《紅色將帥·十大元帥 徐向前元帥》:
“世界上沒有神童,我也不是神童。生于一個窮秀才家。從小笨,讀書也不是高才生。革命初期,我是個無名小卒!边@是徐向前對家世、童年和青少年以及走向革命的自我點評。
1901年11月8日,徐向前出生在山西省五臺縣永安村。
村邊是一條長流不息的滹沱河,比起長江、黃河來說它是條小川,但在五臺人眼里,它是了不起的大河,是一條和名家、偉人的名字相連的河。它全長540多公里,源頭在五臺山東北的泰戲山,湍急奔流,穿割太行山區,流人河北平原,匯進子牙河。就在這條滹沱河流經的五臺縣境內,緊靠河北岸有個偌大的村莊,叫永安村。
徐向前就是看著這條河長大的。每年滹沱河發大水,大人總是囑咐他:“不要去河邊,河里會有水鬼爬上來。”他長到8歲那年,開始偷偷到河邊玩水,慢慢地在這條河里學會了狗刨式游泳。他一生不管走到哪里,想起家鄉,就要想到滹沱河。
徐向前出生時是農歷辛丑年,正是清王朝搖搖欲墜年代。1900年秋天,英、美、日、俄、法、德、奧、意等八國聯軍10萬余人,進攻北京。北京城慘遭浩劫,八國軍隊一直打到五臺縣龍泉關。1901年7月,就是徐向前出生前的4個月,清政府與侵略中國的11個大小帝國主義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每一個家庭,都有一部興衰史。那年代,遷居多是伴隨著貧困的,農家人不是討飯,就是跑小買賣。徐向前祖宗輩自從洪洞縣遷居五臺縣之后,一代代繁衍,一代代奮斗。到第十代,有人發財做了官,有人一貧如洗。據徐門的家譜記載,清王朝順治初年前后至光緒末年,徐族中在250年間,做過七品官以上的人50多;得誥封、誥授的15人以上。其中最高的官,算是徐向前祖上的徐松龕,官至欽差,頭品頂戴。清道光年間欽點狀元,翰林院編修,做過巡撫,署理過兩廣總督,編著有《瀛寰志略》。此人多才,卻不知為什么犯了王法,被罷官治罪。他死后,還得服刑,棺材上鎖著鐵鏈子。這樁事距離徐向前出生,是前十多代的事。
徐向前的母親一輩子生下7個子女。徐向前是第六個孩子,奶奶開心,遂取名為“銀存”。意思明白:他的前程不光發財,而且銀錢會多多積存起來。
農家有勞力,才是家庭興旺發達之源,可是徐向前兄弟姐妹6個,算得上整勞力的,只有母親。她已年近40歲,一雙小腳,眼神又不好,不要說種田地,就是忙著全家七八張嘴吃飯,也是整年起早貪黑。徐向前的父親“四書”、“五經”讀得爛熟,只是不會種地,找了個教書館離家謀生。
徐向前剛剛記事,每天跟隨在母親的身邊,做些小孩子能做的事。他最愿意做的事是照看妹妹小占月。論說,家庭中有奶奶、兩個姐姐,照看最小的孩子,本不應該落在一個男孩頭上,可是從小心善的徐向前卻整天陪著多病的小妹妹占月一塊玩。
徐向前七八歲的時候,冬天,母親就叫他和哥哥每天早起拾一筐糞,否則不準吃飯。拾糞,要去離家1里多地的村前車馬大道。起得早拾得多,起得晚了,就可能空著筐回家。寒冬臘月里人稱“鬼齜牙”的五更時分,冷得透骨徹心。小小的徐向前在外邊拾糞,手和腳都凍僵了,要是拾不滿,就不敢早回家。等他和哥哥把滿滿一筐糞提回家,母親總是幫他脫鞋上炕,幫他暖暖凍僵的小手,可是從不說可以少拾一些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