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將帥·十大元帥 賀龍元帥》:
兩把菜刀起家
1916年中,蔡鍔派程潛從云南還湘,路過湘西時,在靖縣出任湖南護國軍總司令,委任大庸革命黨人羅替侯為湘西護國軍左翼司令,賀龍部編人左翼護國軍,任第1團第3營營長。從此,賀龍刀劈鹽局起家的民軍武裝,正式編人了護國軍的序列。這時,湘西2l縣中已有18個縣宣布反袁獨立,并與北洋軍在湘西展開了激戰。
當年8月,湖南新任督軍譚延闿以整編為名,將賀龍所在的羅替侯部隊在常德遣散,當時賀龍因母親病危,隨帶兩人兩槍正在洪家關看望母親。不久,接到在長沙讀書的堂兄賀連元來信,賀龍收藏了兩支槍,只身一人來到了省城長沙,被當局以民軍領袖的名義,安排為“省諮議員”,并撥出一個碼頭,叫賀龍在長沙收稅。他接受省諮議員的頭銜,但拒絕在碼頭收稅的安排,毅然投入了革命黨人領導的“攻譚,殺趙,斃梅”的斗爭。賀龍奉命用炸彈炸毀督軍譚延闿的住宅時不幸被捕,后經革命黨人營救,并改“攻譚”為“擁譚”的策略。賀龍出獄后,又受命與名流內閣總理熊希齡的朱氏夫人一道刺殺北洋政府新調湖南督軍傅良佐和他的秘書長及副官。因這些人均未按期赴長沙,刺殺計劃落空,賀龍感到行刺不是辦法,還是要自己組織隊伍干!
1917年9月,為反對北洋政府用武力統一中國,孫中山號召開展護法戰爭。湖南革命黨人決定,湘軍旅長林修梅(林伯渠堂兄)率部在湘南獨立,賀龍與張溶川回湘西組織起義。于是,賀龍經英江、沅陵,輾轉桑植、大庸等縣,很快發展了一支200余人的武裝,并奉命參加援鄂戰爭。不料,賀龍隨隊伍開到常德時,被張溶川扣押起來,并將他的隊伍調開。
這是賀龍第三次坐牢。他父親聞訊趕來常德時,賀龍雖已被釋放,但僅光身一人了。父親勸他回鄉務農,再莫干武裝。賀龍耐心說服父親,叫他回家把收藏的兩支槍交給二姐夫谷青云,他則到石門聯絡舊友,重拉隊伍。后來,他姐夫谷青云在桑植組織了一支武裝,而賀龍在桃源與慈利兩縣的涼水井過宿時,卻意外地遇到一個叫吳玉霖的人。
賀龍與吳玉霖的祖父吳某是趕騾馬的好友,同時參加過泥沙暴動,但并不認識吳玉霖。當賀龍詢問吳玉霖為什么急促而來時,他說在大庸殺了官府的人,祖父叫他來投奔賀龍。當賀龍承認“我就是賀龍”時,吳玉霖雙膝跪地,連聲“大叔”地說明由來。賀龍問他想干什么時,他揭開衣襟,亮出兩把菜刀后,說:“投奔大叔,要殺富濟貧!”賀龍拉他起身,連拍肩膀,夸獎他很有志氣。
當天,恰好一位新到慈利赴任的知縣坐著轎子,在4人4槍的護衛下向慈利方向前進。賀龍與吳玉霖商量后,各持一把菜刀乘機干掉后邊的兩個護兵,奪得兩支步槍,于是又有了重拉武裝的本錢。
憑借兩把菜刀奪得的兩支步槍,為避開慈利民團的追趕,賀龍及時轉移到石門、臨澧兩縣邊界,又繳了團防槍支,重新組織18個好漢,打著湘西援鄂軍第1路游擊支隊的旗號,渡過澧水,進入長江邊境的公安、石首一線與北洋軍閥部隊周旋,經過兩個月的游擊,很快發展到有70多支槍的百余人隊伍。
1918年春天,賀龍率領這支重新發展的武裝,在相傳為李自成剃度出家的石門縣夾山寺,拜見了孫中山的好友、湘西護國軍第5軍軍長林德軒,被委為第3梯團第1營營長,率部駐守桃源黃市。
對于這一段驚險而又傳奇的經歷,后來賀龍在延安出席黨的七大代表履歷表上寫道:“1917年底,曾用兩把菜刀發展到百余武裝,并任援鄂第l路軍的游擊司令。”毛澤東在1927年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于三灣改編時,曾用“賀龍兩把菜刀起家當軍長”的故事鼓勵紅軍戰士繼續戰斗,指的就是這次奪槍行動。而且當時在三灣僅有的兩個營長中,張子清便是原賀龍部隊的政治連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