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著作,把握和理解它所承載的思想內涵,除了對著作本身的深入研讀外,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了解這些著作的寫作背景、寫作經過、發表經過、傳播經過及文章所產生的影響,探尋*著作背后的故事。這樣才能夠對*著作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把文章讀透,讓文章的思想滲透到讀者的骨子里,領悟其中深邃的思想精華。
*著作是為解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問題,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寫成的。本書采取紀實為主的敘述形式,從對*著作的整體把握與認識和*重要著作發表的前前后后兩個方面,選取*四十余篇著作進行解讀,通過故事展示*著作的思想性、時代性、科學性,有助于加深讀者對*著作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目標。
我是一個黨史工作者,一個毛澤東著作的喜愛者。我最初學習毛澤東著作是從學校開始的,從教科書中學的。從學《毛主席語錄》開始,先后讀過《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改造我們的學習》等。在學校里讀毛澤東的文章,學毛澤東的著作,那是被動地去學,是跟著老師去學,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而學。
要說主動地去學習毛澤東著作,是從參加工作后開始的。1988年師范院校畢業前夕,我買了一套《毛澤東著作選讀》,自學的第一篇是《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學校領導看到我的辦公桌上擺放著這樣一本書,感到有點驚訝,一些同事也投來異樣的目光,我就躲躲閃閃地看,自學毛著就這樣開始了。經過多年的自學,《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算基本看完,還看了毛澤東的一些其他著作。
寫到這里,我想起了一首歌:毛主席的書我最愛讀,千遍那個萬遍喲下功夫,深刻的道理我細心領會,只覺得心里頭熱乎乎。哎……好像那旱地里下了一場及時雨呀!小苗兒掛滿了露水珠呀!毛主席的雨露滋養了我呀!我干起那革命勁頭兒足……這幾句歌詞最能代表我看毛澤東著作的感受。毛澤東著作既是一個思想寶庫,又是一個藝術天堂,毛澤東善于把深刻的道理通過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深入淺出,賞心悅目。因此,許多文章我看了好幾遍,圈圈點點畫得密密麻麻,記憶深刻。
一次,我讀到《毛澤東寫〈論持久戰〉》這篇文章。該文詳細介紹了《論持久戰》是怎么寫的,又是怎么傳播的,及在國內外所產生的影響,第一次讀到毛澤東著作背后的故事。以后又陸續看到了毛澤東其他一些文章發表前后的有關情況,這使我逐漸認識到讀了毛澤東原著后,再去探尋毛澤東文章背后的故事,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寫作經過、發表經過、傳播過程、修改過程及文章所產生的影響,這樣能讓讀者對文章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能讓讀者把文章讀透,讓文章的思想滲透到讀者的骨子里,更能把握和理解毛澤東著作所體現的思想,于是便有了編著《毛澤東著作背后的故事》一書的初衷。
《毛澤東著作背后的故事》一書,主要介紹毛澤東著作的寫作、編輯出版情況及影響。一方面,從總體上介紹毛澤東一生有哪些著作、這些著作是如何編輯出版的、毛澤東著作的歷史地位及其影響;另一方面,對毛澤東一些重要的單篇著作即文章進行重點介紹,介紹其寫作背景、寫作經過、發表過程、文章特點、文章價值及影響,寫出文章背后的故事。
在編著《毛澤東著作背后的故事》一書時,在寫作方法上力求創新,以紀實為主,議論為輔,史論結合,夾敘夾議。主要通過史實,尤其是一些故事來展示毛澤東著作的思想性,增添該書的可讀性。可以有分析,有議論。議論起畫龍點睛、承上啟下、統領全局的作用,但議論是輔助的。在選材上突出重點和亮點,把那些反映主題和靈魂的東西展開寫,不面面俱到。
該書的編著從毛澤東原著出發,去探尋毛澤東著作背后的故事。隨著探索的深入,我的認識也逐漸深入,對毛澤東及其著作的認識也更深刻。毛澤東的著作都是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寫就的,都是為解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問題而寫,經過實踐的不斷熔煉而綻放出真理的光芒,不僅對中國革命和建設起著指導作用,而且對世界革命都產生影響。毛澤東思想不僅屬于中國人民,同時,也屬于世界人民,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以至將來,總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在人們的心中矗立起一座永遠的豐碑,閃耀著永不消失的光芒。
我衷心地期盼著,廣大讀者朋友在閱讀《毛澤東著作背后的故事》這本書后,能有與我一樣的感想和認識。
是為序。
吳楚嬰
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