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機器人是機器人研究的一個分支,其目標是賦予機器人情感,讓機器人像人類一樣觀察、思考,能夠感知世界,擁有喜怒哀樂。
本書是認知機器人領域的集大成者,由數十位專家撰寫,全景式展示了認知機器人領域的重要思想和技術成果,內容兼具專業性和趣味性,不但可作為業內人士開拓思路的參考資料,亦可作為一般受眾茶余飯后的科普讀物。
1、認知機器人領域集大成者,由該領域眾多知名專家撰寫。
2、兼具專業性和趣味性,用大眾聽得懂的語言講述機器人尖端科技。
3、內容覆蓋面廣,既能讓您腳踏實地,也能幫您腦洞大開。
譯者序
第一部分 倫理角度
第1講 如果機器人犯了錯
1.1 引言
1.2 歸咎于機器人嗎?
1.3 歸咎于人類嗎?
1.4 過失和產品責任法
1.5 機器人車輛
1.6 保險
1.7 結論
1.8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哲學角度
第2講 美洲印第安人的物質文化與模塊化智能機器人
2.1 引言
2.2 技術和理念的演變
2.3 美洲印第安人的社會和現代技術與萬物有靈論的交叉
2.4 萬物有靈論:從原材料到成品
2.5 平等的社會
2.6 機器人社會的形成
2.7 結論
2.8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 化學角度
第3講 一個學習星球
3.1 引言
3.2 觀點
3.3 第二定律
3.4 火勢控制
3.5 學習的出現
3.6 半人馬
3.7 大逃亡
3.8 參考文獻
第四部分 物理學角度
第4講 認知機器人技術的實現
4.1 介紹
4.2 有關中文語義和相關理論的探討
4.3 賦予機器人情感、動機和意圖狀態的最新實踐成果
4.4 結論
4.5 參考文獻
第5講 想象物理學:探索有關分界面在物體形態變化中的實例
5.1 簡介
5.2 界面形態改變
5.3 教學實例
5.4 致謝
5.5 參考文獻
第五部分 文化和社會角度
第6講 文化背景和社會角色對人機交互的影響
6.1 引言
6.2 文化背景的影響
6.3 機器人社會角色的影響:自主水平和群體取向
6.4 未來研究展望
6.5 參考文獻
第7講 人類與機器人協作意愿的認知模型:機器人學文化的出現
7.1 引言
7.2 確定人類與協作型機器人相處意愿的認知模型
7.3 文化機器人學
7.4 未來研究
7.5 結論
7.6 參考文獻
第8講 人機交互中機器人的社會意識
8.1 引言
8.2 語言行為與對話情境
8.3 描述對話語境變化的語言行為模型
8.4 各式各樣的對話語境
8.5 有多種語境的語言行為模型
8.6 對話中的語境意識
8.7 基于DBN的語境意識推理計算模型
8.8 實驗
8.9 結論
8.10 參考文獻
第六部分 心理學角度
第9講 機器人行為控制:認知心理學與認知機器人學的交叉
9.1 相關領域的早期歷史
9.2 行為控制
9.3 獲得行為控制
9.4 未來研究方向
9.5 結論
9.6 參考文獻
第10講 創造仿人類的認知
10.1 引言
10.2 認知機器人方法
10.3 感知環境
10.4 與環境交互
10.5 集成
10.6 結果
10.7 結論
10.8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