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注冊會計師審計為主線,在內容上,側重于注冊會計師審計理論要素的介紹和闡述,并概要介紹了審計循環的相關內容。為了滿足學生參加注冊會計師考試的需要,本書比較多地參考了2006年財政部頒布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2006)》及《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指南》。本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審計、財務管理、會計等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審計人員、財務管理人員、會計人員等經濟管理人員學習審計知識的參考書。
審計史學家理查德?布朗先生有一句名言:“審計產生于與會計相距不遠的時代,當文明發展到需要某人受托管理他人財產的時候,顯然就要對前者的誠實性進行某種程度的檢查。”相對于歷史悠久的審計實踐活動,審計理論卻顯得如此年輕,以致于任何一個流派和學說都無法完全闡明其豐富的內涵。因此,關于審計學的研究實在是任重而道遠。
本書以注冊會計師審計為主線,在內容上,我們側重于注冊會計師審計理論要素的介紹和闡述,并概要介紹審計循環的相關內容。正如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系統的、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方法,比單純講授個案更有價值。這也是本書編寫的初哀。如果這種嘗試是成功的,那么學生可以借此薄薄的一本《審計學》,應對紛繁復雜的審計社會實踐。
本書的編寫把握了以下幾點:
(1)我們盡可能吸取并參考了最新頒布的會計與審計準則,同時還盡可能地吸收了本書作者及審計理論界最新的研究成果。
(2)隨著我國加入WTO,我國經濟的國際化趨勢日益顯著,注冊會計師審計市場進一步開放。為了適應這種國際化的要求,我們增加了相關國家審計準則和國際審計準則的介紹。
(3)立足于注冊會計師審計實務,結合典型的審計案例,闡述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基本思路。我們認為,審計準則既是對審計實務的高度總結,也集中反映了現有審計理論的研究成果。因此,我們在本書中將審計準則放在了一個很突出的地住。
第一章 注冊會計師審計概述
第一節 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審計的概念
第三節 會計師事務所
本章小結
中英文對照專業名詞
思考與練習
第二章 注冊會計師職業規范體系
第一節 審計準則
第二節 質量控制準則
第三節 職業道德規范
第四節 職業繼續教育規范
第五節 對違反執業規范行為的懲戒辦法
本章小結
中英文對照專業名詞
思考與練習
第三章 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第一節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概述
第二節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歸責原則
第三節 國外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第四節 中國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本章 小結
中英文對照專業名詞
思考與練習
【案例3—1】巨人零售公司的破產
【案例3—2】成都紅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章 審計目標
第一節 財務報表審計目標的演變
第二節 我國財務報表審計的總目標和一般原則
第三節 審計對管理層認定的劃分
本章小結
中英文對照專業名詞
思考與練習
第五章 審計證據與審計工作底稿
第一節 審計證據及其分類
第二節 審計證據的收集和評價
第三節 審計工作底稿
本章小結
中英文對照專業名詞
思考與練習
【案例】實現審計目標的證據及其評價
【附錄】進一步審計程序工作底稿格式范例
第六章 審計抽樣
第一節 審計抽樣與其他審計方法的選擇
第二節 審計抽樣的步驟
第三節 審計抽樣的運用
本章小結
中英文對照專業名詞
思考與練習
第七章 重要性與風險導向審計
第一節 重要性
第二節 審計風險與風險導向審計模式
第三節 重要性與審計風險
本章小結
中英文對照專業名詞
思考與練習
第八章 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過程
第九章 針對已評估的重大錯報實施的程序
第十章 銷售與收款循環
第十一章 購貨與付款循環審計
第十二章 生產循環審計
第十三章 籌資與投資循環審計
第十四章 特殊項目審計
第十五章 終結審計
第十六章 審計報告
參考文獻
客戶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的原因很多。但有兩種原因很可能不利于行業的發展和市場的正常秩序。一種原因是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為爭攬業務而進行惡性競爭,另一種原因則是注冊會計師可能與客戶在重大會計、審計問題上存在分歧,客戶不認可注冊會計師的立場。在一些情況下,如果注冊會計師拒絕出具客戶希望得到的意見,客戶就可能通過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實現其目的,這種情況構成了購買審計意見。
為了弄清上市公司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的原因,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要求,上市公司更換注冊會計師時,必須以8一K格式向委員會提交報告,說明上市公司和注冊會計師之間是否存在重要意見不一致的情況及具體內容。注冊會計師也應當及時客觀地以書面形式說明上市公司的陳述是否屬實。中國證監會早在1996年便發布了有關通知,要求上市公司解聘或者不再續聘會計師事務所應當由股東大會作出決定,并在有關報刊上予以披露,必要時應說明更換原因,并報中國證監會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備案;上市公司解聘或者不再續聘會計師事務所,應當事先通知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有權向股東大會陳述意見。由此可見,證券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做出規范,旨在抑制上市公司潛在的購買審計意見行為。
近年來,一些上市公司存在著頻繁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現象,甚至在一次年度會計報表審計過程中,接連變更會計師事務所。上市公司頻繁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的行為,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例如,有些后任注冊會計師為了承攬業務,迎合上市公司對審計意見的要求,蓄意侵害前任注冊會計師的合法權益;有些前任注冊會計師不配合后任注冊會計師的工作,拒絕答復后任注冊會計師的詢問;有些后任注冊會計師對涉及前任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問題,不與前任注冊會計師溝通,在不完全了解事實的情況下,輕率發表審計意見,導致同行關系的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