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大量典型實例詳細介紹了AutoCAD 2014中文版各種命令的操作方法以及利用AutoCAD 2014中文版進行機械設計,即繪制零件圖、裝配圖、軸測圖和三維造型的方法。其中,在繪圖過程還介紹了編者在教學過程和實際操作中獲得的獨到且實用的繪圖技巧,可以幫助讀者全面提高繪圖技能。
本書通過大量典型實例詳細介紹了AutoCAD2014中文版各種命令的操作方法以及利用AutoCAD2014中文版進行機械設計,即繪制零件圖、裝配圖、軸測圖和三維造型的方法。其中,在繪圖過程還介紹了編者在教學過程和實際操作中獲得的獨到且實用的繪圖技巧,可以幫助讀者全面提高繪圖技能。
本書中每個實例均附有二維平面圖和相應的三維實體圖形,為讀者看圖提供了方便。復雜的實例中還附有操作流程,便于讀者對照操作。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高職、高專等工科院校的教材,也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自學參考用書。
前言
第1章 AutoCAD 2014基礎
1.1 AutoCAD 2014的界面
1.2 AutoCAD 2014圖形管理
1.2.1 新建圖形文件
1.2.2 打開圖形文件
1.2.3 保存圖形文件
1.3 退出AutoCAD 2014
1.4 設置工作空間
1.4.1 設置二維工作空間
1.4.2 二維工作空間常用工具欄的功能
1.4.3 設置三維工作空間
1.4.4 三維工作空間常用工具欄的功能
1.4.5 保存工作空間
1.4.6 鎖定工作空間
1.5 設置圖層
1.6 保存和恢復圖層
1.6.1 保存圖層
1.6.2 恢復圖層
1.7 圖層工具
1.8 縮放顯示圖形
1.8.1 全部縮放和范圍縮放
1.8.2 窗口縮放和縮放上一個
1.8.3 實時縮放和實時平移
1.9 小結
1.10 習題
第2章 確定點的位置
2.1 人工定位——坐標輸入法
2.1.1 命令行輸入坐標
2.1.2 動態輸入坐標
2.2 智能定位
2.2.1 柵格和捕捉模式
2.2.2 對象捕捉
2.2.3 正交模式
2.2.4 極軸追蹤
2.2.5 對象捕捉追蹤
2.3 幾何約束
2.3.1 幾何約束類型
2.3.2 自動約束
2.4 小結
2.5 習題
第3章 繪制二維圖形
3.1 繪制直線
3.1.1 “直線”命令
3.1.2 繪制細彈簧折線圖
3.1.3 繪制鉤頭楔鍵主視圖
3.2 繪制構造線
3.2.1 “構造線”命令
3.2.2 繪制切槽凸字形立體的三視圖
3.3 繪制正多邊形
3.3.1 “正多邊形”命令
3.3.2 繪制正五棱柱的俯視圖
3.3.3 繪制正六棱柱的俯視圖
3.4 繪制矩形
3.4.1 “矩形”命令
3.4.2 繪制平頭平鍵主視圖
3.4.3 繪制從動齒輪軸主視圖
3.4.4 繪制深溝球軸承示意圖
3.4.5 繪制圓頭平鍵俯視圖
3.4.6 根據面積繪制矩形
3.4.7 繪制傾斜矩形
3.5 繪制圓和圓弧
3.5.1 “圓”命令
3.5.2 “圓弧”命令
3.5.3 繪制壓緊螺母左視圖
3.5.4 繪制三通管主視圖
3.5.5 繪制半圓鍵主視圖
3.5.6 繪制單圓頭平鍵俯視圖
3.6 繪制橢圓
3.6.1 “橢圓”命令
3.6.2 繪制橢圓形端蓋的俯視圖
3.7 繪制樣條曲線和圖案填充
3.7.1 繪制樣條曲線
3.7.2 圖案填充
3.7.3 繪制錐形沉孔局部剖視圖
3.7.4 編輯圖案填充
3.8 面域和布爾運算
3.8.1 “面域”命令
3.8.2 繪制小墊片主視圖
3.8.3 繪制帶輪軸孔局部視圖
3.8.4 繪制傳動軸斷面圖
3.8.5 繪制安裝座俯視圖
3.9 小結
3.10 習題
第4章 編輯圖形
4.1 選擇對象
4.2 刪除類命令
4.3 利用“復制”和“偏移”命令繪圖
4.3.1 復制和偏移
4.3.2 繪制壓縮彈簧主視圖
4.4 利用“鏡像”“拉伸”和“倒角”命令繪圖
4.4.1 鏡像、拉伸和倒角
4.4.2 繪制蝸桿軸主視圖
4.5 利用“陣列”命令繪圖
4.5.1 陣列
4.5.2 繪制散熱孔局部視圖
4.5.3 繪制箱體俯視圖
4.5.4 繪制管接頭局部視圖
4.6 利用“旋轉”和“移動”命令繪圖
4.6.1 旋轉和移動
4.6.2 繪制斜板的斜視圖
4.7 利用“修剪”命令繪圖
4.7.1 修剪
4.7.2 繪制齒輪主視圖
4.7.3 繪制鍵槽
4.8 利用“縮放”和“圓角”命令繪圖
4.8.1 縮放和圓角
4.8.2 繪制軸承蓋主視圖和局部放大圖
4.8.3 繪制搖桿主視圖
4.9 利用“拉長”命令繪圖
4.9.1 “拉長”命令中的選項
4.9.2 繪制圓錐滾子軸承
4.10 利用“延伸”和“打斷”命令繪圖
4.10.1 延伸和打斷
4.10.2 繪制軸承座主視圖
4.11 利用“分解”和“合并”命令繪圖
4.11.1 分解與合并
4.11.2 繪制底座俯視圖
4.12 小結
4.13 習題
第5章 文字和表格
5.1 設置文字樣式
5.2 輸入文字
5.2.1 利用“單行文字”命令填寫標題欄
5.2.2 利用“多行文字”輸入技術要求
5.2.3 輸入特殊字符
5.3 編輯文字
5.3.1 編輯單行文字
5.3.2 編輯多行文字
5.3.3 修改文字比例
5.4 繪制表格
5.4.1 設置表格樣式
5.4.2 利用“表格”命令繪制齒輪參數表
5.5 小結
5.6 習題
第6章 常用符號——創建塊
6.1 創建表面粗糙度符號塊
6.1.1 繪制表面粗糙度符號
6.1.2 創建塊
6.1.3 創建表面粗糙度完整符號塊
6.2 創建基準符號塊
6.3 插入塊
6.3.1 利用對象捕捉追蹤標注表面粗糙度
6.3.2 利用臨時追蹤點捕捉標注表面粗糙度
6.3.3 利用對象捕捉標注表面粗糙度
6.3.4 利用多重引線標注表面粗糙度
6.4 編輯塊的屬性
6.4.1 編輯屬性值
6.4.2 編輯屬性方向
6.5 小結
6.6 習題
第7章 創建標注
7.1 設置標注樣式
7.1.1 創建機械標注樣式
7.1.2 修改機械標注樣式
7.1.3 創建徑向標注補充樣式
7.1.4 創建線性直徑標注樣式
7.1.5 創建隱藏標注樣式
7.2 創建標注
7.2.1 標注齒輪尺寸
7.2.2 標注斜視圖尺寸
7.2.3 標注蝸桿軸定位尺寸
7.2.4 標注蝸桿軸長度尺寸
7.2.5 標注密封墊半徑尺寸
7.2.6 標注大墊片直徑尺寸
7.2.7 標注斜板傾斜角度
7.2.8 標注倒角和厚度
7.2.9 標注帶輪的公差
7.2.10 標注主動齒輪軸的幾何公差
7.3 編輯標注
7.3.1 編輯標注文字和延伸線
7.3.2 調整標注文字的位置
7.3.3 調整尺寸的位置
7.4 小結
7.5 習題
第8章 繪制零件圖
8.1 創建樣板圖形
8.1.1 設置繪圖界限
8.1.2 繪制標題欄
8.1.3 創建A3樣板圖形
8.2 繪制泵蓋零件圖
8.2.1 創建A2樣板圖形
8.2.2 繪制泵蓋俯視圖
8.2.3 繪制泵蓋主視圖
8.2.4 繪制泵蓋左視圖
8.2.5 完成泵蓋零件圖
8.3 繪制泵體零件圖
8.3.1 編輯泵蓋零件圖
8.3.2 繪制泵體局部剖視圖
8.3.3 繪制泵體俯視圖
8.3.4 繪制泵體主視圖和左視圖
8.3.5 完成泵體零件圖
8.4 小結
8.5 習題
第9章 繪制裝配圖
9.1 插入、編輯零件圖
9.2 繪制機油泵裝配圖
9.2.1 拼裝主視圖
9.2.2 拼裝左視圖
9.2.3 拼裝俯視圖
9.2.4 拼裝緊固件
9.2.5 編輯剖面線和點畫線
9.3 標注尺寸
9.4 完成機油泵裝配圖
9.5 小結
9.6 習題
第10章 繪制正等軸測圖
10.1 設置正等軸測圖的繪圖環境
10.2 繪制軸承座正等軸測圖
10.2.1 繪制底座
10.2.2 繪制空心圓柱
10.2.3 繪制支板和肋板
10.3 在正等軸測圖上標注尺寸
10.3.1 標注線性尺寸和直徑尺寸
10.3.2 編輯線性尺寸和直徑尺寸
10.3.3 標注和編輯半徑尺寸
10.4 小結
10.5 習題
第11章 三維造型基礎
11.1 三維實體的顯示
11.1.1 用戶坐標系統
11.1.2 三維實體的觀察
11.1.3 視覺樣式
11.2 創建基本三維實體
11.2.1 創建多段體
11.2.2 創建長方體
11.2.3 創建楔體
11.2.4 創建圓錐體
11.2.5 創建球體
11.2.6 創建圓柱體
11.2.7 創建圓環體
11.2.8 創建棱錐體
11.3 小結
11.4 習題
第12章 創建復雜三維實體
12.1 從二維圖形創建實體
12.1.1 “拉伸”創建實體
12.1.2 創建彈簧實體
12.1.3 創建帶輪實體
12.2 利用布爾運算創建實體
12.2.1 創建圓柱貫通體
12.2.2 創建帶輪實體
12.2.3 創建螺栓實體
12.3 三維實體編輯
12.3.1 “三維陣列”創建實體
12.3.2 “三維鏡像”和“三維旋轉”創建實體
12.3.3 創建齒輪實體
12.3.4 創建安裝座實體
12.3.5 將棱柱切為棱錐
12.3.6 創建截面
12.3.7 創建箱體實體
12.4 三維實體渲染
12.5 小結
12.6 習題
第13章 三維造型綜合實例
13.1 創建泵體三維實體
13.1.1 創建泵體的底座實體
13.1.2 創建泵體的腔體實體
13.1.3 創建泵體凸臺和支撐部分實體
13.2 創建滑動軸承蓋三維實體
13.2.1 創建左右凸臺三維實體
13.2.2 創建滑動軸承蓋主體
13.2.3 創建上軸襯孔、螺栓通孔和螺孔
13.3 創建機油泵三維爆炸圖
13.4 創建機油泵三維裝配體
13.5 小結
13.6 習題
第14章 打印出圖
14.1 在模型空間打印
14.2 在圖紙空間打印
14.3 小結
14.4 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