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物流專業的基礎教材,在堅持理論與實用兼備的原則、堅持物流學與經濟地理學相結合的原則的基礎上,將物流地理的基本內容逐步展開,闡述了經濟布局的原則、物流基地布局以及農業物流地理、輕工業物流地理、重工業物流地理、交通業物流地理、商業物流地理、港澳臺地區物流地理的經濟布局理論、地域組合形成、特征、規律等,同時重點介紹了物流領域新的經濟發展規律,將經濟地理學中“物”的內容和物流學中“流”的內容很好地進行了結合。
本書文字簡練,敘述清楚,深入淺出,簡明易學,適合作為中等職業學校職物流專業和工商管理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物流從業人員的自學參考書。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物流從生產領域中分離出來后,逐漸發展成為新的獨立的產業,并在全球迅速興起。物流的概念逐漸被人們認識和接受,并不斷普及和深化。物流研究的水平和在實踐中的能力顯著提高,成為"降低成本的寶庫"和"國家經濟的支柱"。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物流業的發展已成為衡量我國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我國現代物流在經濟建設中促進了國內外經濟貿易的發展,帶動了就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經濟越發展,物流越重要。在現代物流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物流知識的不斷更新、物流技術的不斷進步。培養具有現代物流知識的專業人才,提升物流企業的整體素質成為目前我國物流發展中亟待完成的任務。
培養和指導具有物流專業知識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使熱衷物流事業和從事物流企業工作的各方人士普遍提高物流理論水平,掌握物流管理的方法,并將理論知識和方法運用到物流實踐中去,提高企業物流管理的整體水平,全面提升物流企業的競爭力,是我們編寫本教材的真誠目的。
我們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考察了許多物流企業,搜集到了大量的實際資料,從而將物流學和經濟地理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既包括各經濟部門在地域上的布局,探討了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等部門的經濟布局理論、地域組合形成、特征、規律等,又重點介紹了物流領域新的經濟發展規律。在本書的知識體系中將經濟地理"物"的內容和物流"流"的內容很好地進行了結合。
本書采用了多種特色小段落,以"小知識"、"想一想"等方式增強了本書基礎知識的可讀性、實用性和啟發性,并通過"實踐活動"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的作用。每個章節后面都配有大量的練習題,以及案例分析題等,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本書是現代物流專業基礎知識用書,建議安排一學期的課程,每周4課時。
本書由趙雪梅擔任主編,具體分工如下:第1、2、4章由趙雪梅編寫;第3、6章由劉艷玲編寫;第5、8章由張均編寫;第7章由李云芳編寫。趙雪梅總纂并整理定稿。
第1章經濟布局的原則/1
1.1影響經濟布局的基本因素/1
1.1.1地理位置/l
1.1.2自然因素/4
1.1.3人文因素/9
1.2經濟布局的基本原則/12第2章物流基地布局/16
2.1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則/16
2.2物流節點/20
2.2.1物流節點概述/20
2.2.2物流節點的作用與功能,/21
2.2.3物流節點的種類及布局/22
2.3物流基地布局,/24
2.3.1物流基地的作用與功能/24
2.3.2物流基地的區位選擇與空間布局./25
2.3.3物流樞紐城市與物流經濟圈/28第3章農業物流地理/32
3.1農業概述/3
23.1.1農業概念/3
23.1.2農業生產的特點/33
3.1.3農業生產發展概況/34
3.2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39
3.2.1概況/39
3.2.2主要作物生產布局/41
3.2.3商品糧基地建設/44
3.3其他產業/48
3.3.1林業/48
3.3.2畜牧業,/50
3.3.3水產業/50
3.3.4土特產/52 3.4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53
3.4.1優勢農產品區域生產布局,/54
3.4.2都市農業生產布局/58
3.4.3智能型農業工廠/61
3.4.4農產品物流/61
3.4.5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63第4章輕工業物流地理/69
4.1輕工業概述/69
4.2紡織工業/70
4.2.1紡織工業的概況/71
4.2.2影響紡織工業布局的因素/71
4.2.3紡織工業的生產與布局/72 4.3食品工業/76
4.3.1食品工業的概況/76
4.3.2食品工業的布局/77
4.3.3食品工業的生產與分布/77
4.4造紙工業/82
4.5日用品工業/85
4.5.1日用機械品工業/85
4.5.2日用陶瓷工業/87
4.5.3日用化學工業/87
4.5.4手工藝品工業/885章重工業物流地理/92
5.1重工業概述/92
5.1.1重工業的重要地位/92
5.1.2能源概述/96 5.2能源工業/99
5.2.1煤炭工業/99
5.2.2石油工業./101
5.2.3電力工業/102 5.3冶金工業/107
5.3.1鋼鐵工業/107
5.3.2有色金屬工業/109 5.4機械電子工業./112
5.4.1機械工業/112
5.4.2電子工業/114
5.5其他重工業/117
5.5.1化學工業/117
5.5.2建筑材料工業/120
第6章交通運輸業物流地理/124
6.1交通運輸業概述/124
6.1.1交通運輸的重要地位/124
6.1.2交通運輸業的生產特點/126
6.1.3各種運輸方式的特點/127 6.2現代化運輸方式/134
6.2.1鐵路運輸/134
6.2.2公路運輸/139
6.2.3水路運輸/142
6.2.4航空運輸/151
6.2.5管道運輸/154
6.3國際運輸方式/158
6.3.1國際海洋運輸/158
6.3.2國際鐵路運輸/166
6.3.3國際航空運輸/169
6.3.4國際集裝箱運輸和國際
多式聯運/171第7章商業物流地理。/179
7.1商業布局概述/179
7.1.1影響商業布局的因素/179
7.1.2商業布局的原則/181
7.2商業中心/183
7.2.1商業中心的形成條件/183
7.2.2我國商業中心的布局特點一/184
7.2.3我國主要商業中心的分布./185
7.3商品流向./188
7.3.1商品流向概述/188
7.3.2我國商品市場分布的種類/189
7.3.3我國主要商品的基本流向/190
7.4商品對外貿易/191
7.4.1我國對外貿易概況/191
7.4.2我國主要對外貿易口岸及邊境貿易/191
7.4.3我國外貿商品的流向/192 7.5國際貨物流向/194
7.5.1國際物流概況/194
7.5.2國際貨物運輸方式/195
7.5.3國際大宗貨物流向/195
第8章港澳臺地區物流地理/199
8.1臺灣省物流地理/199
8.1.1臺灣概況/199
8.1.2臺灣的經濟發展/201
8.1.3臺灣的物流業現狀/202
8.2香港物流地理/206
8.2.1香港概況/206
8.2.2香港的經濟發展,/207
8.2.3香港的物流業現狀/209
8.3澳門物流地理/213
8.3.1澳門概況/213
8.3.2澳門的經濟發展./214
8.3.3澳門的物流業現狀/216
參考文獻、/218
6.玻璃、陶瓷包裝材料
玻璃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包裝材料。它具有極好的化學惰性和穩定性,具有極高的抗壓強度和優良的光學性能。此類包裝材料的優點是耐風化、不變形、耐熱、耐酸、耐磨等,尤其適合各種液體物資的包裝。用玻璃或陶瓷材料制成瓶、罐、壇子,用來盛裝食品、飲料、酒類、藥品等十分適宜。因為玻璃和陶瓷不僅不怕腐蝕、強度高、易洗刷、消毒、滅菌,而且能進行裝潢和裝飾,成為藝術品,有利于促進銷售和回收復用,也有利于包裝成本的降低。其缺點是易碎。傳統的玻璃瓶,重量/容積比大。現代包裝多采用薄壁輕瓶(輕質瓶),這種經特殊處理或物理方法處理的容器重量可減少1/3~1/2,但強度卻大大提高,從而提高了玻璃容器在食品包裝市場中的競爭力。玻璃包裝至今仍獨霸著酒類包裝市場。另外在食品、化工、化妝品和醫藥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
7.復合包裝材料
復合包裝材料是將兩種以上具有不同性質的材料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多層結構,以改進單一包裝材料的性能,滿足內容物對包裝的多方面要求。復合包裝材料彌補了單一包裝材料保護性能的不足,以達到完美的包裝。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復合包裝材料有紙一塑料、紙一鋁箔一塑料、塑料一塑料、塑料一無機氧化物一塑料、塑料一玻璃紙、金屬箔一塑料一玻璃紙等許多種類。復合材料一般用2~6層,但特殊需要的可達10層甚至更多層。例如,用塑料一紙板一鋁塑一塑料等多層材料制成的利樂包裝牛奶的保質期可長達半年到一年。設計復合材料包裝應特別注意各層基材的選擇,搭配必須科學合理,各層組合的綜合性能必須滿足食品對包裝的全面要求。
8.納米包裝新技術
有的包裝材料(如塑料及復合材料)中加入了納米微粒,使其產生了除異味、殺菌消毒的作用。現在我們一些企業就是利用這一技術特性,將納米微粒加入到冰箱內的食物中,大大延長了保存期。同樣也可將納米微粒加入紙、塑料及復合材料中用于包裝食品,可提高包裝食品的貨架壽命(保鮮)。
在研究果蔬新鮮食品的保鮮包裝時發現,在保鮮包裝中,果蔬釋放出乙烯,當乙烯達到一定濃度后,果蔬會加速腐爛。因此,在保鮮包裝中應設法加入乙烯吸收劑,以減少包裝中的乙烯含量而提高保鮮效果和延長貨架壽命。
9.包裝用輔助材料
包裝用的輔助材料主要有以下幾種。
(1)粘合劑
粘合劑用于材料的制造、制袋、制箱及封口作業。粘結劑有水型、溶液型、熱融型和壓敏型的區分。近年來由于普遍采用高速制箱及封口的自動包裝機,所以大量使用短時間內能夠粘結的熱融結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