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以信息技術為主線,介紹了信息技術各方面的知識,包括信息技術方面的基本知識,計算機硬件組成的各個部分及其工作原理,計算機軟件的基本知識及操作系統、程序設計語言、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文字信息、圖像和圖形、聲音、視頻信息在計算機中的表示和工作原理,數據庫及一些典型的信息系統等方面的知識。另外,《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導論》配有一 本《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實驗指導》(劉芝怡 丁志云主編),可作為實驗實踐環節的指導書。
《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導論》可供大中專院校的師生閱讀,也可供各類計算機培訓班學員作教學參考書,還適用于相關內容的各類計算機等級考試。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是教育部規定的在校大學生必須開設的一門公共計算機課程,各高校都非常重視這門課程的建設,是學生學習其他計算機課程的基礎,為學生學習其專業課程服務。
進入21世紀,隨著計算機基礎教育逐漸普及到中、小學課程,給大學課堂的計算機基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非零起點”和“個體差異”,如何組織大學課堂的計算機教學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教材也應根據這一實際情況來組織編寫,一方面要照顧到基礎薄弱的學生,另一方面要考慮基礎好的學生的情況,讓這些學生也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所以教材編寫要有層次感,各取所需。
本書以信息技術為主線,以培養大學生的信息素養為根本宗旨,提高大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即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分析、評價、發布和運用能力,充分考慮到信息意識情感、信息倫理道德修養、信息科學知識和信息技術操作和應用等“信息素養”的各個層面,為大學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服務。本書共6章,第1章信息技術概述,綜合闡述了信息技術的主要內容;第2章計算機組成原理,介紹了作為信息技術核心的計算機的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第3章計算機軟件,介紹了計算機軟件系統的組成,操作系統的功能和常用操作系統的特點,程序設計語言、算法和數據結構的基本知識;第4章計算機網絡,介紹了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局域網和廣域網的組成和特點,國際互聯網Internet的常用服務功能;第5章數字媒體技術與應用,介紹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和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在計算機中的表示及應用;第6章數據庫技術與信息系統,簡單介紹了數據庫方面的知識,關系型數據庫的基本操作,典型信息系統。
本書由長期從事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一線教師參加編寫,凝聚了他們的多年科研與教學改革的成果,以現代教育學、心理學、課程論、學習論、教學論、系統論、控制論和信息論等基本理論為依據,系統全面地論述了信息技術各方面的知識。教材從大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堅持把信息技術作為大學生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合作學習、構建知識的認知工具,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語言流暢,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力求知識的新穎性。本書可作為大中專高等院校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的教科書,也可作為社會上各種計算機考試的參考書,其他計算機應用人員也將從本書中得到啟發和裨益。本書還有一本配套的實驗指導書,可作為學生上機操作用書。
本書第1章由陳玉泉編寫,第2章由李曙英編寫,第3章由劉模群編寫,第4章由陳舜青編寫,第5章由趙曉靜編寫,第6章由丁志云編寫,莊燕濱主審。全書由丁志云和趙曉靜統稿定稿。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華容茂老師和各位同事的關心和指導。限于水平,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第1章 信息技術概述
1.1 信息與信息技術概述
1.1.1 信息與信息科學
1.1.2 信息技術
1.1.3 信息處理系統
1.1.4 信息產業
1.2 微電子技術簡介
1.2.1 微電子技術與集成電路
1.2.2 集成電路的制造
1.2.3 集成電路的發展趨勢
1.3 通信技術入門
1.3.1 概述
1.3.2 通信系統的基本原理
1.3.3 傳輸介質
1.3.4 有線通信系統
1.3.5 無線通信系統
1.3.6 移動通信系統
1.4 數字技術基礎
1.4.1 信息的基本單位——比特
1.4.2 不同數制之間的相互轉換
1.4.3 數值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1.5 本章小結
習題1
第2章 計算機組成原理
2.1 計算機系統概述
2.1.1 計算機的發展
2.1.2 計算機的分類
2.1.3 計算機的應用
2.2 計算機的組成
2.2.1 計算機的硬件功能
2.2.2 總線
2.3 存儲器與存儲系統
2.3.1 存儲器的層次結構
2.3.2 主存儲器
2.3.3 高速緩沖存儲器
2.3.4 輔助存儲器
2.3.5 虛擬存儲器
2.4 中央處理器
2.4.1 CPU的組成和功能
2.4.2 指令和指令系統
2.4.3 CPU的性能指標
2.5 PC的主機
2.5.1 主板
2.5.2 BIOS和CMOS
2.5.3 芯片組
2.5.4 I/O系統
2.6 輸入設備
2.6.1 鍵盤
2.6.2 鼠標
2.6.3 掃描儀
2.6.4 其他輸入設備
2.7 輸出設備
2.7.1 顯示設備
2.7.2 打印機
2.8 本章小結
習題2
第3章 計算機軟件
3.1 計算機軟件概述
3.1.1 計算機軟件
3.1.2 計算機軟件的發展
3.1.3 軟件危機
3.1.4 軟件工程
3.1.5 計算機軟件技術涉及的內容
3.2 操作系統
3.2.1 基本概念
3.2.2 處理機管理
3.2.3 存儲管理
3.2.4 文件管理
3.2.5 設備管理
3.2.6 幾種常用操作系統簡介
3.3 程序設計語言及語言處理程序
3.3.1 程序設計語言的分類
3.3.2 程序設計語言的組成成分
3.3.3 語言處理系統
3.3.4 常用程序語言簡介
3.4 算法和數據結構
3.4.1 算法
3.4.2 數據結構
3.4.3 二叉樹
3.5 本章小結
習題3
第4章 計算機網絡
4.1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
4.1.1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
4.1.2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與功能
4.1.3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4.2 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及協議
4.2.1 網絡通信協議
4.2.2 數據通信
4.2.3 數據交換技術
4.3 網絡的硬件、軟件系統
4.3.1 網絡硬件系統
4.3.2 網絡軟件系統
4.3.3 網絡服務與網絡軟件
4.3.4 網絡互聯
4.4 計算機局域網
4.4.1 局域網的特點
4.4.2 局域網的拓撲結構
4.4.3 網絡資源
4.5 計算機廣域網
4.5.1 廣域網中的路由選擇機制
4.5.2 電話網
4.5.3 常用廣域網
4.6 因特網
4.6.1 因特網的組成和發展
4.6.2 Internet的一些常用術語
4.6.3 Internet的基本功能
4.6.4 Internet的信息服務
4.6.5 訪問Internet
4.7 World Wide Web簡介
4.7.1 WWW概述
4.7.2 客戶機/服務器工作機制
4.7.3 HTTP
4.7.4 URL
4.7.5 HTML
4.7.6 主頁
4.8 網絡安全
4.8.1 概述
4.8.2 計算機犯罪的主要形式
4.8.3 電子商務模型的共同點
4.8.4 信息安全系統需要考慮的問題
4.8.5 病毒的防范
4.8.6 防火墻
4.8.7 安全系統的設計
4.9 本章小結
習題4
第5章 數字媒體技術與應用
5.1 文本與文本處理
5.1.1 字符的編碼
5.1.2 文本的準備
5.1.3 文本的類型
5.1.4 文本處理軟件
5.1.5 文本的輸出
5.2 圖像與圖形
5.2.1 數字圖像基礎
5.2.2 圖像和圖形的文件格式和處理軟件
5.2.3 圖像和圖形的獲取和編輯
5.2.4 圖像和圖形的應用
5.3 聲音與音頻
5.3.1 聲音與音頻基礎
5.3.2 數字聲音
5.3.3 數字聲音的文件格式
5.3.4 計算機合成聲音
5.4 視頻與動畫
5.4.1 數字視頻信息的獲取
5.4.2 數字視頻信息的壓縮/解壓縮
5.4.3 數字視頻處理軟件
5.4.4 計算機動畫
5.4.5 數字視頻應用
5.5 本章小結
習題5
第6章 數據庫技術與信息系統
6.1 數據庫系統
6.1.1 數據、信息和數據處理
6.1.2 數據庫系統
6.1.3 數據庫系統的體系結構
6.1.4 三個世界
6.1.5 兩種模型
6.2 關系數據庫操作
6.2.1 傳統集合的關系操作
6.2.2 專門的關系操作
6.2.3 關系數據庫標準語言SQL簡介
6.3 計算機信息系統
6.3.1 什么是計算機信息系統
6.3.2 信息系統的分類
6.3.3 典型信息系統
6.4 信息系統開發與管理
6.4.1 軟件開發與軟件工程
6.4.2 常用信息系統的開發方法
6.4.3 信息系統設計的全過程
6.5 信息化與信息社會
6.5.1 什么是信息化
6.5.2 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6.6 本章小結
習題6
天空教室自測題
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