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全書共11章。第1章介紹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形成與發展過程;第2~9章以現代計算機系統結構和并行處理為主線,對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合成、存儲系統結構、流水線結構、并行處理機、多處理機系統、RISC結構、分布計算環境結構和數據流計算機結構等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分析和探討;第10章討論軟件對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影響;第11章就現代計算機系統結構的*發展進行了綜述。本書為任課老師免費提供電子課件和例題及習題參考解答。
本書是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本科生“計算機系統結構”課程的通用教材,也可作為有關專業研究生教材和科技工作者的參考書。
第1章 計算機系統結構導論
1.1 計算機系統的基本概念
1.2 計算機系統的發展
1.2.1 馮·諾依曼體系結構的特點
1.2.2 器件發展對系統結構的影響
1.2.3 應用對系統結構的影響
1.2.4 算法對系統結構的影響
1.2.5 價格對系統結構的影響
1.2.6 現代計算機系統的分類和發展過程
1.3 計算機系統的功能和結構
1.3.1 計算機系統的層次結構
1.3.2 計算機系統結構定義
1.3.3 計算機組成與實現
1.3.4 計算機系統結構、組成和實現三者的關系
1.3.5 計算機系統的特性
1.4 計算機系統設計的方法
1.4.1 軟、硬件取舍的基本原則
1.4.2 計算機系統設計的定量原則
1.4.3 計算機系統的設計任務
1.4.4 計算機系統的設計步驟
1.5 現代計算機系統結構的研究領域
1.5.1 計算機系統結構分類
1.5.2 現代計算機系統結構研究方向
1.5.3 計算機系統結構發展趨勢
第2章 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合成
2.1 中央處理器
2.1.1 CPU組成
2.1.2 數據表示
2.1.3 尋址方式分析
2.1.4 指令優化
2.2 總線結構
2.2.1 總線的分類
2.2.2 總線結構的特點
2.2.3 總線通信方式
2.2.4 總線仲裁
2.2.5 總線標準
2.3 存儲系統概述
2.3.1 存儲器容量、速度與價格的關系
2.3.2 存儲系統的層次結構
2.3.3 存儲系統的性能參數
2.3.4 程序訪問的局部性
2.4 輸入/輸出系統
2.4.1 輸入系統
2.4.2 輸出系統
2.4.3 中斷系統
2.4.4 通道處理機和I/O處理機
第3章 存儲系統結構
第4章 流水線結構
第5章 并行處理機
第6章 多處理機系統
第7章 RISC結構
第8章 分布計算環境結構
第9章 數據流計算機結構
第10章 軟件對系統結構的影響
第11章 現代計算機系統結構的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