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風險評價的城鄉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針對以往單一學科視野的局限性,本選題將區域與城市景觀生態風險評價方法、景觀生態學理論和城市自組織增長與景觀過程模型等多學科理論方法融入城鄉景觀規劃設計的應用中。相對其他城鄉景觀規劃模式而言,基于風險評價的規劃設計有主動引導和控制優勢、多目標共生的空間管理優勢、能適應不確定性未來環境的優勢。
在當前中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空間擴展造成的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我國人地關系危機的代表之一。城鎮的無序蔓延不僅吞沒了自然山水和良田,徹底地改變了土地生態系統,而且摧毀了一些城鄉的文化遺產,代之以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觀,造成不可逆轉的生態與文化破壞,帶來日益嚴重的城市洪澇災害和地質災害風險。城市化為城鄉景觀規劃設計行業提供了大發展的機遇。但是忽視景觀生態風險評價的盲目規劃設計容易導致重大的建設性破壞和災害隱患,具體有四方面的表現:其一是正在廣大城市和農村中流行的景觀化妝運動,這種景觀規劃設計以暫時的美觀為唯一目標,完全忽視本地生態和文化條件,例如某地震災區的重建景觀項目忽視地域生態災害風險,建成沒多久就多次被洪水和泥石流吞沒;其二是正在城鎮熱鬧上演的“高檔化社區(UrbanGentrification)”景觀運動,營造出全新的高檔住宅區景觀,卻永遠抹去了歷史的痕跡和原有生態系統;其三是粉飾市政工程的景觀規劃設計項目,用于美化部分非生態和非人性的市政工程項目,不考慮對受損環境的修復,結果不僅沒能減少城市洪澇等災害,反而導致更大的災害風險;其四是展示“權力意志”的大型景觀,漠視地域文化環境和生態條件,貪大求洋,最后造出一座座死城與空城。
為應對這些城鄉環境問題,國家先后提出了城鄉統籌、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等系列政策。當前的景觀行業面臨的重大課題就是:如何把國家的政策落實到景觀規劃設計中來?對此,本書經過系統研究,認為城市擴展過程和其他景觀生態過程之間的空間沖突是導致城市區域的生態風險和災害隱患的主要原因,有必要對此進行研究,以獲得協調沖突和降低風險的規劃設計對策。作者從分析這兩類過程與格局的關系出發,提出了城市空間擴展生態風險的評價方法框架、預測評估模式和基于風險評估結果的景觀規劃設計途徑,然后以浙江省杭州市市區為研究范圍,進行了實證研究。
本研究的創新性在于:針對城市擴展造成的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和現有研究的不足,本書首先構建了基于景觀過程的城市空間擴展生態風險的評價方法框架,然后提出了基于規劃預景的城市空間擴展生態風險預測評估模式,最后論證了城市空間擴展生態風險存在固有性特征,提出根據城市空間擴展景觀生態風險的預測評估結果,可以高效地進行城鄉景觀規劃設計。
以杭州為案例的實證研究表明,本書提出的評價方法框架可以有效地辨識城市擴展的生態風險,預測評估模式能夠指導城鄉景觀規劃設計。城市空間擴展生態風險的固有性說明,有必要將城市空間擴展生態風險評估納入城鄉景觀規劃設計過程及其環境影響評價內容。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2013年8月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相關規劃設計理論方法
1.2.1 景觀風險與景觀安全的相關研究
1.2.2 基于風險分析的規劃設計理論與方法
1.3 研究意義
1.3.1 理論意義
1.3.2 方法意義
1.3.3 實踐意義
第2章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鄉景觀規劃設計
2.1 相關概念
2.1.1 城市空間擴展與景觀風險
2.1.2 城鄉景觀規劃設計
2.2 基于風險評價的景觀規劃設計體系構建
2.2.1 城市化過程中的景觀風險評價步驟
2.2.2 研究內容與框架
2.3 基于景觀風險評價的規劃設計技術方法
2.3.1 空間博弈格局與過程
2.3.2 風險表征與評估
2.3.3 風險管理與規劃設計方法
第3章 城鄉區域景觀界面上的空間博弈過程
3.1 研究區域
3.1.1 杭州市概況
3.1.2 案例選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3.1.3 研究范圍
3.1.4 區域空間數據
3.2 快速城市化以前的城市景觀演變與景觀風險
3.2.1 城市形態演變過程
3.2.2 城市景觀風險
3.3 快速城市化時期的城市空間擴展
3.3.1 城市空間擴展測度
3.3.2 城市景觀格局測度
3.3.3 城市空間擴展特征
3.4 景觀生態格局的演變
3.4.1 景觀類型的動態變化
3.4.2 類型水平上的生態響應
3.4.3 景觀水平上的生態響應
第4章 城市擴張的景觀風險評價
4.1 景觀風險分析
4.1.1 風險源分析
4.1.2 風險受體分析
4.2 景觀安全格局與生態易損度
4.2.1 自然過程的安全格局
4.2.2 生物過程的安全格局
4.2.3 人文過程的安全格局
4.2.4 綜合景觀安全格局和生態易損度
4.3 景觀風險表征
4.3.1 景觀風險格局
4.3.2 景觀風險指數
4.4 景觀風險評價結果的分析
4.4.1 景觀風險評價結果與景觀格局指數變化的比較
4.4.2 景觀風險區的危害實現
第5章 多解規劃及其景觀風險
5.1 城市自組織增長模型
5.1.1 CA模型的構建
5.1.2 CA模型的實證檢驗
5.2 基于四種預景的城鄉空間規劃
5.2.1 城市增長的四種規劃預景
5.2.2 四種預景下的自組織增長模擬
5.3 多解規劃的景觀風險預測
5.3.1 景觀風險格局
5.3.2 景觀風險指數
5.4 基于風險預測的景觀規劃
5.4.1 土地保護規劃
5.4.2 建設引導規劃
5.4.3 風險區規劃管理
第6章 風險評價下的景觀設計
6.1 非建設用地的景觀設計
6.1.1 風險分析與設計對策
6.1.2 自然生態保護用地的景觀設計
6.1.3 文化遺產保護用地的景觀設計
6.1.4 文化景觀區域的景觀設計
6.2 建設用地的景觀設計
6.2.1 風險分析與設計對策
6.2.2 居住區的景觀設計
6.2.3 公共設施用地的景觀設計
6.2.4 創意產業園區的景觀設計
第7章 結論與展望
7.1 主要結論
7.2 主要創新點
7.3 進一步研究的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