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學校立體化系列教材:會計電算化(會計專業·第2版·T3-用友通標準版)》是根據教育部《中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教 學方案》、《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財政部制定的《會計電算化 初級、中級知識培訓大綱》,結合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會計電算化教學工 作的實踐經驗編寫的。本書第l版自2008年6月出版發行已有4年,考慮到會 計軟件不斷升級換代,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作者對1教材進行了修訂,全書共8章,內容包括:會計電算化概論、會計軟件、建立會計核算體系、總賬系統、出納管理與往來賬管理系統、工資管理系統、固定資產管理系 統、報表管理系統。本書重點突出、系統性強、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特別注重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中等職業學校注重能力培養這條主線,有機地融合 知識、技能、素質等培養要素,以方便學生學以致用、學有所成。本書既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或其他相關專業的教科 書,也可作為在職會計人員初、中級崗位培訓教材和用友會計信息化認證教 材。本書還配有電子教學參考資料包,詳見前言。
《中等職業學校立體化系列教材:會計電算化(會計專業·第2版·T3-用友通標準版)》在教材結構上,整個教材從總體上劃分為兩個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模塊,即會計電算化基礎理論模塊和會計電算化實務操作模塊。會計電算化基礎理論模塊主要集中在第l章和第2章,重點強調會計電算化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會計電算化實務操作模塊主要集中在第3章到第8章,重點講授建立會計核算體系、總賬系統、出納管理與往來賬管理系統、工資管理系統、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報表管理系統的操作方法,以突出教材的實踐性,考慮到教學的連續性,本次教材修訂的重點為第3章到第8章,主要修訂了會計軟件的操作界面。本書既可作為中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或其他相關專業教學的教科書,也可作為在職會計人員初、中崗位培訓教材和用友會計信息化認證教材。
第1章 會計電算化概論
1.1 會計電算化的基本概念
1.1.1 會計電算化的概念
1.1.2 會計電算化的含義
1.1.3 會計電算化的內容
1.1.4 會計電算化對手工會計核算的影響
1.1.5 實現會計電算化的意義
1.2 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概念與組成
1.2.1 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概念
1.2.2 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組成
1.3 會計電算化的實現過程
1.3.1 制定會計電算化的總體規劃
1.3.2 企業會計業務的規范化
1.3.3 建立會計電算化系統的運行環境
1.3.4 配置會計軟件
1.3.5 培訓會計電算化人員
1.3.6 計算機代替手工記賬
1.4 會計電算化的組織管理
1.4.1 會計電算化的微觀管理
1.4.2 會計電算化宏觀管理與社會化服務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會計軟件
2.1 會計軟件的基本概念
2.1.1 會計軟件的定義
2.1.2 會計軟件的分類
2.1.3 會計軟件的數據處理流程
2.2 會計軟件的基本功能
2.2.1 系統初始化
2.2.2 會計數據的輸入
2.2.3 會計數據的處理
2.2.4 會計數據的輸出
2.2.5 會計數據的安全
2.3 會計軟件的功能模塊劃分及模塊間的相互關系
2.3.1 會計軟件功能模塊劃分的作用
2.3.2 會計軟件各功能模塊劃分
2.3.3 會計軟件各功能模塊的作用
2.3.4 會計軟件各功能模塊之間的相互關系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建立會計核算體系
3.1 會計軟件安裝與系統管理
3.1.1 會計軟件安裝與系統管理的基本流程
3.1.2 會計軟件的安裝
3.1.3 系統管理的功能
3.1.4 增加操作員
3.1.5 建立會計核算賬套
3.1.6 設置操作員權限
3.1.7 啟用會計軟件各功能模塊
3.1.8 會計核算賬套的備份
3.1.9 會計核算賬套的恢復
3.2 總賬系統初始化
3.2.1 總賬系統初始化的基本流程
3.2.2 總賬系統初始化的前期準備工作
3.2.3 建立部門基礎檔案
3.2.4 建立職員基礎檔案
3.2.5 建立客戶分類與客戶檔案
3.2.6 建立供應商分類與供應商檔案
3.2.7 設置會計科目
3.2.8 設置憑證類別
3.2.9 設置結算方式
3.2.10 期初余額錄入與正確性檢查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總賬系統
4.1 總賬系統概述
4.1.1 總賬系統的基本概念
4.1.2 總賬系統的基本業務流程
4.1.3 總賬系統的基本功能模塊
4.1.4 總賬系統的基本操作過程
4.2 日常賬務處理
4.2.1 總賬系統參數“選項”調整
4.2.2 填制憑證
4.2.3 常用憑證的定義與生成
4.2.4 憑證的修改、作廢、沖銷
4.2.5 出納簽字
4.2.6 審核憑證
4.2.7 記賬
4.2.8 查詢憑證與科目匯總
4.3 期末賬務處理
4.3.1 自定義結轉
4.3.2 期間損益結轉
4.3.3 生成轉賬憑證
4.3.4 期末對賬
4.3.5 期末結賬
復習思考題
第5章 出納管理與往來賬管理系統
5.1 出納管理
5.1.1 出納管理概述
5.1.2 指定會計科目
5.1.3 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和資金日報表
5.1.4 銀行對賬
5.2 往來賬管理
5.2.1 往來賬管理概述
5.2.2 客戶往來賬管理
5.2.3 供應商往來賬管理
復習思考題
第6章 工資管理系統
6.1 工資管理系統概述
6.1.1 工資管理的特點
6.1.2 工資管理系統的基本業務流程
6.1.3 工資管理系統的基本操作過程
6.2 工資管理系統初始化
6.2.1 啟用工資管理系統
6.2.2 建立工資核算賬套
6.2.3 工資管理系統初始化設置
6.3 日常工資管理與月末處理
6.3.1 工資類別管理
6.3.2 工資變動處理
6.3.3 個人所得稅計算和申報
6.3.4 工資分錢清單
6.3.5 銀行代發工資
6.3.6 工資費用分攤
6.3.7 工資費用分攤制單業務處理
6.3.8 月末結轉
6.3.9 工資數據的查詢
復習思考題
第7章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
7.1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概述
7.1.1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概念與特點
7.1.2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模塊
7.1.3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基本操作過程
7.2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初始化
7.2.1 啟用固定資產管理系統
7.2.2 建立固定資產賬套
7.2.3 固定資產基礎設置
7.3 固定資產日常管理與月末處理
7.3.1 錄入原始卡片
7.3.2 固定資產增加
7.3.3 固定資產減少
7.3.4 固定資產卡片管理
7.3.5 固定資產變動處理
7.3.6 資產評估
7.3.7 計提本月折舊
7.3.8 批量制單
7.3.9 月末處理
7.3.10 固定資產賬表管理
復習思考題
第8章 報表管理系統
8.1 報表管理系統概述
8.1.1 報表管理系統的基本概念
8.1.2 報表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
8.1.3 報表管理系統的基本操作過程
8.2 報表管理系統的概念與窗口
8.2.1 報表管理系統的基本概念
8.2.2 報表管理系統的窗口
8.3 報表格式管理
8.3.1 會計報表的格式設計
8.3.2 會計報表的編輯公式
8.3.3 報表管理系統的報表模板
8.4 報表數據處理與圖表功能
8.4.1 日常報表數據處理
8.4.2 表頁管理
8.4.3 報表輸出
8.4.4 報表圖表功能
復習思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