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中的科學故事:初中物理的那些事兒》以初中物理課本中出現的17位重要科學家為線索,將與其相關的科學趣事、史實,和青少年即將學習的物理知識、身邊的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用小故事的形式呈現出來。
另外,《課本中的科學故事:初中物理的那些事兒》也強調了實用性。特別將物理學中的一些重要定律或原理單獨列出,讓小讀者讀完后更有收獲。
每一個學科都有自己的歷史和故事,自然科學的歷史和故事顯得更生動、更有趣。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同時放下兩個重物的故事廣為流傳,它激起了無數中小學生對科學的無限向往和崇敬。
初三的時候,我和學生們一起對自然科學課本中出現的科學家進行了一次統計,一共提及了52位科學家的名字。實際上,我們課本上出現的科學家并不算多。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自然科學的每一處知識都可以追溯它的歷史,都有其可以訴說的故事。
學生們熱愛自然科學故事但卻十分缺乏相關的知識。科學故事不僅使課堂生動有趣,而且拉近了學生與科學知識、科學家的距離,另外還有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在課堂上,我盡量多挖掘一些科學故事與同學們分享。這讓我閱讀了一定量的科普讀物,同時,在教學和閱讀過程中也有了一些資料的積累和感想。
既然學生熱愛科學故事,那為什么科普知識如此匱乏呢?我對班級同學調查后發現:學生閱讀的科普書與初中科學課本嚴重脫節。
那么目前市面上的科普圖書哪些比較適合學生呢?因為也有學生和家長曾經提出過這樣的問題。這么多年來,我讀了很多有關科普的書籍。無論寫得如何,每本書都能帶給我一些寶貴的知識和啟發。
盡管每本書都讓我受益匪淺,但我還是發現書中似乎缺了點什么。因為這些書籍大多是由科學家、科研人員或記者編寫的,和現在的學生生活實際或課本都有所脫節。
本書是最接近課本和學生的科普讀物,如果能對中小學的學習和閱讀有所助益,同時豐富家庭藏書,讓自然科學故事成為家庭飯桌上的談資,則善莫大焉。
感謝電子工業出版社,以及基礎教育分社賈賀社長、何況編輯及相關的工作人員,正是你們和我一起完成了這一有意義的工作。
在寫作過程中,參閱了大量的科普讀物和網絡資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阿基米德:力學之父
故事1:蹺蹺板和杠桿原理
故事2:尤里卡(Eureka,我發現了)
故事3:小小曹沖稱大象
故事4:打撈沉在水底的鐵牛
故事5:不要踩壞了我的圓
故事6:愛物理更愛數學
伽利略:近代物理學之父
故事1:運動還是靜止,這是一個問題
故事2:博爾特和獵豹誰更快?
故事3:比薩斜塔實驗
故事4:自由落體定律
故事5:慣性
故事6:望遠鏡的發明:偷窺上帝的秘密
牛頓: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天才
故事1:蘋果和萬有引力
故事2:萬有引力與重力
故事3:重力與質量
故事4:失重與超重
故事5: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故事6:光的色散實驗
故事7:牛頓的小故事
故事8:牛頓的贊美詩
帕斯卡:提出帕斯卡定律
故事1:為什么吸管一端是尖的
故事2:帕斯卡定律
故事3:撈上來就死掉的帶魚
故事4:帕斯卡的小故事
托里拆利:發明水銀氣壓計
故事1:托里拆利實驗
故事2: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
故事3:標準大氣壓
故事4:為什么高山上生米煮不成熟飯
格里克:進行了馬德堡半球實驗
故事1:馬德堡半球實驗
故事2:大氣壓在生活中的應用
攝爾修斯:提出攝氏溫標
故事1:攝氏溫度和華氏溫度
故事2:溫度計的發展歷程
故事3:體溫計
焦耳:提出焦耳定律
故事1:能量
故事2:焦耳定律
故事3:永動機
故事4:能量守恒定律
開爾文勛爵:提出熱力學溫標
故事1:熱是什么
故事2:熱力學第一定律
故事3:熱力學第二定律
故事4:熱力學溫標
故事5:開爾文的小故事
吉爾伯特:磁學之父
故事1:磁吸引和電吸引
故事2:指南針為什么能指示方向
故事3:生物磁
富蘭克林:統一天電和地電
故事1:摩擦起電
故事2:生活中的靜電
故事3:風箏實驗
故事4:避雷針
故事5:富蘭克林的小故事
伏打:發明伏打電堆
故事1:電池的誕生
故事2:生活中的電池
故事3:水流和電流
歐姆:提出歐姆定律
故事1:導體和絕緣體
故事2:歐姆定律
故事3:變阻器
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
故事1:電流磁效應的發現
故事2:電磁鐵
故事3:奧斯特和安徒生的友誼
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
故事1:法拉第的小故事
故事2:世界上第一臺電動機
故事3:磁生電
故事4:磁場
麥克斯韋:統一電磁學
故事1:麥克斯韋的小故事
故事2:物理學的第二次大綜合
故事3:電磁波譜
故事4:電磁波的應用
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
故事1:愛因斯坦的國籍
故事2:愛因斯坦的小故事
故事3:神奇的1905年
故事4:愛因斯坦與原子彈
故事5:引力場彎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