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NGINEER Wildfire 5.0產品造型設計》以Pro/ENGINNEER Wildfire 5.0 為基礎,重點介紹了使用Pro/ENGINEER軟件進行產品造型設計的方法、步驟與技巧。全書包括Pro/ENGINEER基礎操作、草繪、實體特征造型、工程特征、基準特征、特征的操作、曲面特征造型、零件的裝配設計、工程圖設計和產品造型設計應用實例等10章。
該書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案例式教學法,每一章節通過若干典型實例來展開教學,使讀者能夠在做中學、學中做、做中通。每一章的后面配有適量的練習題,使讀者能夠學以致用,并進一步提高讀者的應用能力,同時,也可用來檢驗讀者的學習效果。
《Pro/ENGINEER Wildfire 5.0產品造型設計》結構清晰,內容詳實,案例豐富。講解內容深入淺出,重點難點突出,著重培養讀者的應用能力。
《Pro/ENGINEER Wildfire 5.0產品造型設計》可供高職高專院校機械類和工業設計類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作為相關技術人員崗位培訓及職業技能證書考核的教材和參考用書。
Pro/ENGINEER(簡稱Pro/E)軟件是美國參數技術公司(簡稱PTC公司)開發的CAD/CAM/CAE一體化的三維軟件,該軟件作為參數化技術的最早應用者,是現今主流的CAD/CAM/CAE軟件之一,在國際三維設計軟件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特別是在產品設計領域占據重要位置,已經廣泛應用于機械、汽車、航空、電子、模具、玩具和工業設計等各行各業。
CAD軟件作為一個設計工具,其課程的教學必須以培養學生或讀者的實際應用能力為重點。傳統的以命令講解為重點的教學方式顯然不符合該門課程的教學特點,也不符合學生尤其是高職院校學生的認知規律。作為高職院校CAD課程的教材,本書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案例式教學法,每一章節通過若干典型實例來展開教學,使讀者能夠在做中學、學中做、做中通。所謂工作過程是指在企業里為完成一件工作并取得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個處于動態中的、結構相對固定的系統;诠ぷ鬟^程導向的項目教學法是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它將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法的核心是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適用于學習操作類的知識與技能,符合人類認知規律,是目前較為先進的教學方法。
目前的CAD軟件越來越集成化、大型化,功能也越來越全面、強大,命令也越來越多,但在實際工作中真正用得到的命令和功能畢竟只是其中的小部分。因此,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我們要求做到主次分明,重點突出,不貪多求全。
本書以Pro/ENGINNEER Wildfire 5.0 為基礎,重點介紹了使用Pro/ENGINEER軟件進行產品造型設計的方法、步驟與技巧。全書包括Pro/ENGINEER基礎操作、草繪、實體特征造型、工程特征、基準特征、特征的操作、曲面特征造型、零件的裝配設計、工程圖設計和產品造型設計應用實例等10章。
全書結構清晰,內容翔實,案例豐富。講解內容深入淺出,重點難點突出,著重培養讀者的應用能力。本書面向高職院校相關專業的學生來編寫,也可作為其他大中專院校學生和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的學習教材和參考用書。
本書由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的柯美元老師執筆編寫,其中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的朱慕潔老師編寫了第1章、第2章和第3章。另外,廣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的何秋梅老師和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的袁根華老師也參與了本書的編寫工作,全書由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的吳裕農老師擔任主審,在此一并向他們表示感謝。
由于時間倉促,編寫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讀者和同行批評指正。
編者
2012年12月
第1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5.0 基礎操作
1.1 Pro/ENGINEER簡介
1.1.1 Pro/E的發展
1.1.2 建模特點
1.2 Pro/E Wildfire 5.0的基礎操作
1.2.1 Pro/E Wildfire 5.0 的工作界面
1.2.2 文檔操作
1.2.3 視圖查看
1.2.4 模型樹
1.2.5 層的應用
1.2.6 Config.pro 配置文件
1.2.7 零件單位的轉換
第2章 草繪
2.1 草繪器中的術語
2.2 草繪環境的設置
2.3 草繪診斷器
2.4 繪圖的基本圖元
2.5 圖形編輯
2.6 幾何約束
2.7 尺寸標注
2.8 創建文本
2.9 解決尺寸和約束沖突
2.10 草繪實例
2.11 草繪練習
第3章 實體特征造型
3.1 特征造型簡述
3.2 拉伸特征
3.2.1 拉伸特征創建的一般步驟與要點
3.2.2 “拉伸”操控板
3.2.3 拉伸特征應用實例
3.2.4 拉伸特征練習
3.3 旋轉特征
3.3.1 旋轉特征創建的一般步驟與要點
3.3.2 “旋轉”操控板
3.3.3 旋轉特征應用實例
3.3.4 旋轉特征應用練習
3.4 掃描特征
3.4.1 掃描特征創建的一般步驟與要點
3.4.2 掃描特征應用實例
3.4.3 掃描特征應用練習
3.5 混合特征
3.5.1 混合特征創建的一般步驟與要點
3.5.2 混合特征的應用實例
3.5.3 混合特征應用練習
3.6 螺旋掃描特征
3.6.1 螺旋掃描特征創建的一般步驟與要點
3.6.2 螺旋掃描特征應用實例
3.7 掃描混合特征
3.7.1 掃描混合特征創建的一般步驟與要點
3.7.2 “掃描混合”操控板
3.7.3 掃描混合特征應用實例
3.8 可變截面掃描特征
3.8.1 可變截面掃描特征創建的一般步驟與要點
3.8.2 “可變截面掃描”操控板
3.8.3 可變截面掃描特征應用實例
3.9 唇特征
3.9.1 唇特征簡述
3.9.2 唇特征應用實例
第4章 工程特征
4.1 倒圓角特征
4.2 自動倒圓角特征
4.3 倒角特征
4.4 筋特征
4.5 孔特征
4.5.1 “孔”特征操控板
4.5.2 簡單孔
4.5.3 標準孔螺紋孔
4.6 殼特征
4.7 拔模特征
4.8 工程特征綜合應用實例
4.9 綜合練習題
第5章 基準特征
5.1 基準的顯示開關和設置
5.2 基準曲線的創建
5.2.1 創建草繪基準曲線
5.2.2 創建插入基準曲線
5.3 基準坐標系
5.3.1 基準坐標系創建方法
5.3.2 基準坐標系創建實例
第6章 特征的基本操作
6.1 特征的修改
6.2 特征的隱含與隱藏
6.3 特征的重新排序及插入操作
6.4 特征的復制
6.5 特征的陣列
6.6 特征的成組
第7章 曲面特征造型
7.1 填充曲面
7.2 邊界混合曲面
7.2.1 邊界混合曲面創建的一般步驟
7.2.2 邊界混合特征操控板
7.2.3 邊界混合曲面應用實例
7.3 曲面的編輯處理
7.3.1 曲面相交
7.3.2 曲面合并
7.3.3 曲面修剪
7.3.4 曲面延伸
7.3.5 曲面偏移
7.3.6 曲面加厚
7.3.7 曲面實體化
7.4 曲面特征造型應用實例
7.5 曲面特征造型練習
第8章 零件的裝配設計
8.1 裝配約束
8.2 裝配設計應用實例
8.3 視圖的管理
8.3.1 組件的分解視圖
8.3.2 樣式視圖
8.3.3 定向視圖
8.4 香皂盒的Top-Down設計
8.5 裝配設計練習
第9章 工程圖設計
9.1 進入工程圖界面
9.2 工程圖的繪圖環境設置
9.3 創建工程圖視圖
9.3.1 一般視圖與投影視圖
9.3.2 輔助視圖和詳圖視圖
9.3.3 全剖視圖、半剖視圖、局部剖視圖與3D剖視圖
9.3.4 破斷視圖與移出剖面圖
9.3.5 階梯剖視圖
9.3.6 旋轉剖視圖
9.4 工程圖的標注
9.4.1 驅動尺寸的標注
9.4.2 從動尺寸的標注
9.4.3 尺寸文本的編輯
9.4.4 千斤頂底座零件工程圖的標注
第10章 產品造型設計應用實例
10.1 踏腳座的造型
10.2 鼠標上蓋的造型
10.3 風扇葉的造型
10.4 茶壺的造型
10.5 護發素瓶的造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