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國,看環境: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社會實踐五周年合集》收錄歷年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寒假返鄉實踐報告和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精品,地域上覆蓋祖國自東部沿海到西部內陸的廣大地區,調研范圍包括水污染、垃圾處理、土地荒漠化、能源、環境政策與管理等各個方面。每個實踐人或團隊在實踐過程中采取訪談、親身體驗、問卷調查、文獻調研等多種方式,深入研究,加以整理并闡述了自己的理解。合集收集了大量常被關注的如PM2.5、生態移民,或易被忽略如身邊的垃圾處理等環境各方面的第一手資料,力求從學生的角度為中國環境問題提供一個注腳。
行走北國篇
行且思,肥鄉邊——記肥鄉縣農村環境狀況與政策調查 尚冬杰
濱海之城,更愛“拾貝” 黃賢睿
京城藍天與機動車尾氣的持久戰 姜一晨 劉帥 李尹睿 王靜遠
誰動了我的“化肥”——河南駐馬店農村化肥施用現狀及成因調研 陳海丹
從找石頭發愁,到找綠色致富——記通榆縣的綠色經濟發展道路 張浩月
京郊農村生物質氣化能應用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李超 劉川 穆泉 吳婧 余嘉玲 張旭
調研南方篇
飲其流者懷其源——“千島湖引水工程”的公眾參與及響應調研報告黃荷 馮琳 師帥 李詩瑤 黃賢睿 楊俊楠
星星之火,為何難以燎原——皖南地區農村沼氣工程推廣應用調查王靖添 汪韜 馮寧 范明明 劉杰
綠色經濟,協調發展——江西省上饒縣山區自然資源的開發與保護調查報告舒中亞
“天堂”的車來車往——杭州公共自行車調研 壽明佳
探訪西部篇
郡縣治則天下安,縣域強則國家富——以堆龍德慶縣為樣本縱觀西藏自治區縣域發展策略薄宇 謝旭軒 李娜 楊強
移民之“生”——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牧區生態移民民生狀況調研王戰 陳積微 蔣玉嬌 李蕓邑 宋立娜 朱元晴 梁嘉良
紅寺堡,紅似寶——寧夏紅寺堡開發區對大柳樹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的啟示湯雙宇 陳昱昊 周夢怡 汪若宇 張夢嬌
麥奉青 夏凡 范汗青 張旭 馬知遙 勾斌 馬源
“全收集,全處理”的母親河清潔行動 馮韜
青海湖區沙漠化治理的曙光 師維康
區域聯合篇
“一煤獨大”型城市的現在及未來 李璇 李玉照
兩座城市的凈水夢想 李逸婧 張兆陽 龍顯靈 李志超
第一槍空氣革命的反響
王靜遠 鄒琦 鄭哲 張兆陽 于曉雯 邢英華
單敬雯 龍顯靈 李志超 李逸婧 姜嘉慶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