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基礎
定 價:¥34
中 教 價:¥26.18 (7.70折)
庫 存 數: 0
叢 書 名:21世紀立體化高職高專規劃教材.財經系列
經濟學基礎是高等教育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在課程體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學習各專業課程是非常必要的。本教材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理論知識夠用為度,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內容和方法,并附有相關經濟學知識的拓展內容,重點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章開始有導入案例,中間插入閱讀與思考、案例分析,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每章附有本章小結、思考與練習,以便于學生學習。為方便教師的教學,本書還配有教學課件。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經濟學的概念
一、稀缺性
二、經濟學的概念與研究的基本問題
三、選擇與機會成本
四、生產可能性曲線
五、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第二節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一、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
二、實證分析的方法
三、實證分析的工具
第三節 經濟學發展簡史
一、重商主義——經濟學的萌芽
時期
二、古典經濟學——經濟學的形成
三、新古典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的
形成與發展時期
四、當代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的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二章 均衡價格理論
第一節 需求理論
一、需求與需求的表達
二、影響需求的因素
三、需求定理
四、需求量與需求的變動
第二節 供給理論
一、供給與供給的表達
二、影響供給的因素
三、供給定理
四、供給量與供給的變動
第三節 均衡價格理論
一、均衡與均衡價格的形成
二、供求定理
三、供求定理的應用
第四節 彈性理論
一、需求彈性
二、供給彈性
三、需求彈性理論的應用
第三章 消費者行為理論
第一節 效用理論概述
一、欲望
二、效用
三、效用評價
第二節 邊際效用分析
一、總效用與邊際效用
二、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三、消費者均衡
四、消費者剩余
第三節 無差異曲線分析
一、無差異曲線
二、消費者預算線
四、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
第四章 生產理論
第一節 廠商、生產要素和生產函數
一、廠商
二、生產要素
三、生產函數
第二節 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
一、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
二、邊際產量遞減規律
三、生產的3個階段
第三節 兩種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
一、等產量曲線
二、等成本線
三、生產者均衡(最優的生產要
素組合)
四、擴展線
第四節 規模報酬
一、規模報酬
二、規模報酬的數學表達
三、規模報酬變化的原因
第五章 成本與收益
第一節 成本及其分類
一、機會成本與經濟成本
二、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
三、沉沒成本與可回收成本
第二節 短期成本分析
一、短期成本的分類
二、短期成本曲線的相互
第三節 長期成本分析
一、長期總成本函數及其曲線
二、擴展線和長期總成本曲線
三、長期平均成本函數及其曲線
四、長期邊際成本函數及其曲線
第四節 收益與利潤最大化
一、總收益、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
二、收益曲線
三、會計利潤與經濟利潤
四、利潤最大化原則
第六章 市場理論
第一節 市場結構的類型及特征
一、市場結構類型的劃分依據
二、市場結構的類型及特征
第二節 完全競爭市場
一、完全競爭市場的概念及特點
二、完全競爭市場的需求曲線和
收益曲線
三、完全競爭市場均衡
第三節 完全壟斷市場
一、完全壟斷市場及其形成
二、完全壟斷市場的需求曲線和
三、完全壟斷市場均衡
四、完全壟斷市場的價格歧視及
壟斷利潤
第四節 壟斷競爭市場
一、壟斷競爭市場的概念及特點
二、壟斷競爭市場的需求曲線及
三、壟斷競爭市場均衡
第五節 寡頭壟斷市場
一、寡頭壟斷市場的概念、形成及
其特征
二、寡頭壟斷市場的價格決定
三、博弈論在寡頭壟斷市場的
運用
第七章 分配理論
第一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和供給
一、生產要素的需求和供給
二、生產要素的價格決定
第二節 工資理論
一、勞動與工資
二、完全競爭市場上工資的決定
三、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工資的
決定
第三節 利息理論
一、資本與利息
二、資本的需求與供給
三、利率的決定
第四節 地租理論
一、地租的決定
二、級差地租的決定
三、準地租的決定
四、經濟租的決定
第五節 利潤理論
一、正常利潤
二、超額利潤
第六節 社會收入分配
一、勞倫斯曲線和基尼系數
二、引起收入不平等的原因
三、收入分配平等化策略
第八章 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第一節 市場失靈及其表現
一、壟斷與低效率
二、公共產品
三、外部性
四、信息不對稱
第二節 政府干預
一、對壟斷造成市場失靈的干預
二、公共選擇理論
三、政府解決外部效應的政策
四、不完全信息的對策
第九章 國民收入核算和決定理論
第一節 國內生產總值及核算方法
一、國內生產總值
二、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
第二節 國民收入核算指標體系
一、國民收入核算中的5個基本
總量
二、實際國內生產總值與名義國內
生產總值
三、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
總值
四、國民生產總值與人均國民生
產總值
第三節 國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關系
一、兩部門經濟中的收入流量循環
模型與恒等關系
二、三部門經濟中的收入流量循環
三、四部門經濟中的收入流量循環
第四節 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
一、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
二、均衡國民收入決定模型
第十章 失業與通貨膨脹
第一節 失業問題
一、失業的定義和失業率
二、失業的種類
三、失業的影響和奧肯定律
四、失業的治理
第二節 通貨膨脹
一、通貨膨脹的含義
二、通貨膨脹的度量
三、通貨膨脹的成因
四、通貨膨脹的影響
第三節 失業和通貨膨脹的關系——菲
利普斯曲線
一、原始菲利普斯曲線
二、貨幣主義的菲利普斯曲線
三、理性預期的菲利普斯曲線
第十一章 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
第一節 經濟周期
一、經濟周期概述
二、經濟周期的政策評述
第二節 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
一、經濟增長的含義與特征
二、經濟增長理論的發展與現狀
三、經濟增長的源泉
四、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
第十二章 宏觀經濟政策
第一節 宏觀經濟政策概述
一、宏觀經濟政策的定義
二、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
三、各目標之間的關系
四、宏觀經濟政策的工具
第二節 宏觀財政政策
一、國家財政的構成
二、財政政策工具
三、自動穩定器
四、財政政策的應用
第三節 宏觀貨幣政策
一、西方國家的貨幣
二、西方國家的銀行體系
三、銀行存款的創造機制
四、貨幣政策的運用
五、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及
其他政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