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第1版出版后受到廣大師生和讀者的好評。第2版基于《國貿實務術語解釋通則》的修訂和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的需要,結合近年來教學科研的新成果,對部分內容進行了修訂。本書分為4篇,共11章,內容涉及國際貿易基本概念和貿易術語、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條款、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履行和國際貿易方式。每章以案例引導開頭,正文中穿插小詞典、小測試等欄目,作為對基礎理論的延伸;文后還有復習與思考,對鞏固所學知識有一定作用。
仇榮國,副教授,2004.2----至今在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任教,主講報關實務、國際貿易,已出版《國際貿易實務》和《報關實務》兩本教材。
第1篇 國際貿易基本概念和
貿易術語
第1章 導論 2
1.1 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 2
1.2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概述 6
1.3 國際貿易業務流程 9
1.4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 13
第2章 貿易術語 15
2.1 貿易術語的含義和作用 15
2.2 涉及貿易術語的國際貿易慣例 16
2.3 傳統類常用的3種貿易術語 25
2.4 貨交承運人類3種貿易術語 33
2.5 啟運類貿易術語 37
2.6 到達類3種貿易術語 38
2.7 其他貿易術語與國際貿易術語 第1篇 國際貿易基本概念和
貿易術語
第1章 導論 2
1.1 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 2
1.2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概述 6
1.3 國際貿易業務流程 9
1.4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 13
第2章 貿易術語 15
2.1 貿易術語的含義和作用 15
2.2 涉及貿易術語的國際貿易慣例 16
2.3 傳統類常用的3種貿易術語 25
2.4 貨交承運人類3種貿易術語 33
2.5 啟運類貿易術語 37
2.6 到達類3種貿易術語 38
2.7 其他貿易術語與國際貿易術語
的實際應用 43
本章關鍵詞 45
復習與思考 45
第2篇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
條款
第3章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
商訂 48
3.1 交易磋商 48
3.2 訂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法律
步驟 50
3.3 合同成立的時間和合同生效的
要件 59
3.4 書面合同的形式及意義 61
本章關鍵詞 62
復習與思考 62
第4章 商品的品名、品質、數量
和包裝 65
4.1 商品的品名 65
4.2 商品的品質 68
4.3 商品的數量 73
4.4 商品的包裝 78
本章關鍵詞 84
復習與思考 84
第5章 國際貨物運輸
5.1 國際貨物運輸方式 86
5.2 裝運條款 102
5.3 主要運輸單據 106
本章關鍵詞 112
復習與思考 112
第6章 國際貨物運輸保險 113
6.1 保險的基本原則 113
6.2 海運貨物的保險范圍 115
6.3 我國海洋貨物運輸保險險別 120
6.4 倫敦保險協會貨物保險條款 127
6.5 其他運輸方式下的貨運保險 130
6.6 進出口貨物運輸保險實務 132
本章關鍵詞 139
復習與思考 139
第7章 進出口商品的價格 140
7.1 價格的基本理論 140
7.2 出口商品價格 147
7.3 進口商品價格 152
7.4 傭金和折扣的運用 157
7.5 價格條款的規定 160
本章關鍵詞 160
復習與思考 160
第8章 國際貨款的支付 162
8.1 支付工具 162
8.2 主要支付方式 168
8.3 各種支付方式的綜合使用 189
本章關鍵詞 190
復習與思考 190
第9章 商品檢驗、索賠、不可
抗力與仲裁 192
9.1 商品檢驗 193
9.2 索賠 198
9.3 不可抗力 202
9.4 仲裁 204
本章關鍵詞 207
復習與思考 208
第3篇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履行
第10章 進出口商的業務履行
流程 212
10.1 出口商的業務履行流程 213
10.2 進口商的業務履行流程 223
本章關鍵詞 229
復習與思考 229
第4篇 國際貿易方式
第11章 國際貿易的主要方式 232
11.1 經銷 233
11.2 代理 235
11.3 寄售 238
11.4 展賣 240
11.5 招標與投標 243
11.6 拍賣 246
11.7 對銷貿易 249
11.8 加工貿易 254
11.9 商品期貨交易 258
本章關鍵詞 260
復習與思考 260
參考文獻 263
前 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到2020年,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職業教育的需求,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這一強勁號角的引領下,我國職業教育事業必將蓬勃發展,職業教育的就業競爭力必將顯著增強。
新的背景,要求我們必須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重點,必須改革和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必須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必須有適應國內外不斷變化的環境,及時將新知識、新方式、新手段引進來的新教材,以提高學生的適應力。這些都是對從事職業教育的工作者提出的新的教材編寫使命,本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2011年1月,本書第1版面世,2012年被評為校級精品教材,目前,正在積極申報省級精品教材。自出版后,本書受到了數十所高職高專院校的青睞,被選用為國際貿易專業和相關專業的主講教材。同時,作為本書的主編,經常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同行老師的電子郵件,共同探討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模式、方法和手段,并對本書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鑒于此,本人對第1版進行了修訂,其中第1篇做了大幅度的修訂,第2篇、第3篇和第4篇做了局部修訂。本次修訂,擺脫了傳統教材單一敘述型的編寫模式,分為四篇,共11章。本書以進出口業務流程為主線,結合大量案例,分析研究國際貿易用的有關法律與慣例,以及國際貨物交換過程的各種實際運作,總結國內外實踐經驗和吸收國際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貿易習慣做法,使從事進出口業務的人員既能正確貫徹我國對外貿易的方針政策和經營意圖,確保最佳經濟效益,又能按國際規范辦事。
本書從高職院校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和目標出發,以“實操為主,理論夠用”為特色,將理論與實訓有機結合,突出對學生技能的培養,讓學生通過實訓學會“怎么做”、“如何做”等,使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學有了與企業需求對接的“媒介”,減少了學生畢業以后的職業磨合過程,實現零距離、零間隙和零過渡。
本書由全國商科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設計大賽一等獎獲得者仇榮國老師擔任主編,劉曉偉老師、張杰老師擔任副主編。各章編寫分工為:仇榮國編號第1、2、4、7、9~11章;張杰編號第3章;劉曉偉編號第5、6、8章。全書由仇榮國老師負責總纂、修改和定稿。參加本書編寫的老師均為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長期從事企業實踐和國貿教學的“雙師型”教師,有著豐富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理論基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張建華教授在給本書的編寫提供了許多建設性建議的同時,還擔任本書的主審。
我們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參閱了大量的相關資料,借鑒了不少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并且得到了蘇州市進出口商會、蘇州報關有限公司、蘇州恒豐進出口有限公司、蘇州偉中報關有限公司、蘇州西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和電子工業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貿經系張立俊主任、蔡滟副主任、沈良生書記、彭田寶副書記和國貿教研室的全體同仁對本書的編寫工作給予了熱情的關心;另外,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蘇州大學張麗老師的幫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編者受水平和時間的限制,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專家、同仁和廣大讀者向我們提出寶貴建議。
愿每個外貿人在國際貿易市場中都能打出一片天地。
一苦一樂相磨煉,煉極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參勘,勘極而成知者其知始真。愿與有緣者共勉!
仇榮國
2014年2月于蘇州半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