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手冊》第六版共5卷,涵蓋了機械常規設計的所有內容。其中第1卷包括一般設計資料,機械制圖、極限與配合、形狀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結構,常用機械工程材料,機構,機械產品結構設計;第2卷包括連接與緊固,軸及其連接,軸承,起重運輸機械零部件,操作件、小五金及管件;第3卷包括潤滑與密封,彈簧,螺旋傳動、摩擦輪傳動,帶、鏈傳動,齒輪傳動;第4卷包括多點嚙合柔性傳動,減速器、變速器,常用電機、電器及電動(液)推桿與升降機,機械振動的控制及利用,機架設計;第5卷包括液壓傳動,液壓控制,氣壓傳動等。
《機械設計手冊》第六版是在總結前五版的成功經驗,考慮廣大讀者的使用習慣及對《機械設計手冊》提出新要求的基礎上進行編寫的。《機械設計手冊》保持了前五版的風格、特色和品位:突出實用性,從機械設計人員的角度考慮,合理安排內容取舍和編排體系;強調準確性,數據、資料主要來自標準、規范和其他權威資料,設計方法、公式、參數選用經過長期實踐檢驗,設計舉例來自工程實踐;反映先進性,增加了許多適合我國國情、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采用了新標準和規范,廣泛收集了具有先進水平并實現標準化的新產品;突出了實用、便查的特點。《機械設計手冊》可作為機械設計人員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高等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參考使用。
《機械設計手冊》(第六版)■ 這套書累計暢銷130萬套!內容豐富、實用便查。■這是一部機械設計史上的功勛圖書,歷時五十載,對我國機械工業發展的貢獻已超越手冊本身。■這是一部引起轟動的工具書,1969年的初版是新中國首部大型機械設計工具書。目前修訂至第六版,受到無數機械設計和工程技術人員的稱頌。■這是一部五十年與讀者共同成長的圖書,很多讀者從學生時代就開始使用它,如今看到新版面世,仍然愛不釋手,因為它是一生事業中親密、忠誠的伙伴。這更是我們一生追求的事業,從初版開始,作者和編輯們就五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和懈怠,把它作為畢生追求的事業。■本書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科技成果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獎★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
第21篇液壓傳動
第1章基礎標準及液壓流體力學常用公式21-3
1基礎標準21-3
1.1流體傳動系統及元件的公稱壓力系列21-3
1.2液壓泵及馬達公稱排量系列21-3
1.3液壓缸、氣缸內徑及活塞桿外徑系列21-4
1.4液壓缸、氣缸活塞行程系列21-4
1.5液壓元件的油口螺紋連接尺寸21-5
1.6液壓泵站油箱公稱容量系列21-5
1.7液壓氣動系統用硬管外徑和軟管內徑21-5
1.8液壓閥油口的標識21-5
2液壓氣動圖形符號21-6
2.1圖形符號21-6
2.2控制機構、能量控制和調節元件符號繪制規則21-13
3液壓流體力學常用公式21-15
3.1流體主要物理性質公式21-15
3.2流體靜力學公式21-16
3.3流體動力學公式21-16
3.4雷諾數、流態、壓力損失公式21-17
3.5小孔流量公式21-22
3.6平行平板間的縫隙流公式21-23
3.7環形縫隙流公式21-23
3.8液壓沖擊公式21-24
第2章液壓系統設計21-25
1概述21-25
1.1液壓系統的組成和型式21-25
1.2液壓系統的類型和特點21-25
1.3液壓傳動與控制的優缺點21-26
1.4液壓開關系統邏輯設計法21-26
1.5液壓CAD的應用21-27
1.6可靠性設計21-27
2液壓系統設計21-29
2.1明確設計要求21-29
2.2確定液壓執行元件21-29
2.3繪制液壓系統工況圖21-30
2.4確定系統工作壓力21-30
2.5確定執行元件的控制和調速方案21-30
2.6草擬液壓系統原理圖21-33
2.7計算執行元件主要參數21-33
2.8選擇液壓泵21-34
2.9選擇液壓控制元件21-35
2.10選擇電動機21-35
2.11選擇、計算液壓輔助件21-36
2.12驗算液壓系統性能21-36
2.13繪制工作圖、編寫技術文件21-37
2.14液壓系統設計計算舉例21-37
2.14.1ZS-500型塑料注射成型液壓機液壓系統設計21-37
2.14.280MN水壓機下料機械手液壓系統設計21-49
第3章液壓基本回路21-57
1壓力控制回路21-57
1.1調壓回路21-57
1.2減壓回路21-59
1.3增壓回路21-61
1.4保壓回路21-63
1.5卸荷回路21-65
1.6平衡回路21-68
1.7制動回路21-70
2速度控制回路21-71
2.1調速回路21-71
2.1.1節流調速回路21-71
2.1.2容積調速回路21-75
2.1.3容積節流調速回路21-78
2.1.4節能調速回路21-79
2.2增速回路21-81
2.3減速回路21-83
2.4同步回路21-84
3方向控制回路21-88
4其他液壓回路21-91
4.1順序動作回路21-91
4.2緩沖回路21-94
4.3鎖緊回路21-95
4.4油源回路21-97
第4章液壓工作介質21-99
1液壓工作介質的類別、組別、產品符號和命名21-99
2液壓油黏度分類21-100
3對液壓工作介質的主要要求21-101
4常用液壓工作介質的組成、特性和應用21-102
5液壓工作介質的添加劑21-104
6液壓工作介質的其他物理特性21-105
6.1密度21-105
6.2可壓縮性和膨脹性21-105
7液壓工作介質的質量指標21-106
7.1液壓油21-106
7.2專用液壓油(液)21-109
7.3難燃液壓液21-112
7.4液力傳動油(液)21-116
8液壓工作介質的選擇21-117
9液壓工作介質的使用要點21-119
第5章液壓泵和液壓馬達21-122
1液壓泵和液壓馬達的分類與工作原理21-122
2液壓泵和液壓馬達的選用21-123
3液壓泵產品及選用指南21-126
3.1齒輪泵21-126
3.1.1CB型齒輪泵21-127
3.1.2CB-F型齒輪泵21-129
3.1.3CBG型齒輪泵21-132
3.1.4CB※-E、CB※-F型齒輪泵21-136
3.1.5三聯齒輪泵21-141
3.1.6P7600、P5100、P3100、P197、P257型高壓齒輪泵(馬達)21-145
3.1.7恒流齒輪泵21-147
3.1.8復合齒輪泵21-149
3.2葉片泵產品及選用指南21-151
3.2.1YB型、YB1型葉片泵21-152
3.2.2YB-※車輛用葉片泵21-157
3.2.3PFE系列柱銷式葉片泵21-159
3.2.4Y2B型雙級葉片泵21-164
3.2.5YB※型變量葉片泵21-166
3.3柱塞泵(馬達)產品及選用指南21-169
3.3.1※CY14-1B型斜盤式軸向柱塞泵21-171
3.3.2ZB系列非通軸泵(馬達)21-177
3.3.3Z※B型斜軸式軸向柱塞泵21-182
3.3.4A※V、A※F型斜軸式軸向柱塞泵(馬達)21-184
3.3.5JB-※型徑向柱塞定量泵21-202
3.3.6JB※型徑向變量柱塞泵21-203
3.3.7JBP徑向柱塞泵21-205
3.3.8A4VSO系列斜盤軸向柱塞泵21-207
4液壓馬達產品21-216
4.1齒輪液壓馬達21-216
4.1.1CM系列齒輪馬達21-216
4.1.2CM5系列齒輪馬達21-218
4.1.3BMS、BMT、BMV系列擺線液壓馬達21-219
4.2葉片液壓馬達21-231
4.3柱塞液壓馬達21-234
4.3.1A6V變量馬達21-234
4.3.2A6VG變量馬達21-239
4.3.3A6VE內藏式變量馬達21-242
4.3.4※JM、JM※系列曲軸連桿式徑向柱塞液壓馬達21-244
4.3.5DMQ系列徑向柱塞馬達21-254
4.3.6NJM型內曲線徑向柱塞馬達21-255
4.3.7QJM型、QKM型液壓馬達21-259
4.4擺動液壓馬達21-278
第6章液壓缸21-281
1液壓缸的分類21-281
2液壓缸的主要參數21-282
3液壓缸主要技術性能參數的計算21-283
4通用液壓缸的典型結構21-287
5液壓缸主要零部件設計21-288
5.1缸筒21-288
5.2活塞21-293
5.3活塞桿21-296
5.4活塞桿的導向套、密封裝置和防塵圈21-299
5.5中隔圈21-301
5.6緩沖裝置21-301
5.7排氣閥21-303
5.8油口21-304
5.9單向閥21-307
5.10密封件、防塵圈的選用21-307
6液壓缸的設計選用說明21-310
7液壓缸的標準系列與產品21-312
7.1工程用液壓缸21-313
7.2車輛用液壓缸21-318
7.3冶金設備用液壓缸21-319
7.4重載液壓缸21-332
7.4.1CD/CG250、CD/CG350系列重載液壓缸21-332
7.4.2帶位移傳感器的CD/CG250系列液壓缸21-346
7.4.3C25、D25系列高壓重型液壓缸21-347
7.4.4CDH2/CGH2系列液壓缸21-363
7.5輕型拉桿式液壓缸21-365
7.6多級液壓缸21-374
7.7齒條齒輪擺動液壓缸21-377
7.7.1UB型齒條齒輪擺動液壓缸21-377
7.7.2UBZ重型齒條齒輪擺動液壓缸21-385
7.8同步分配器液壓缸21-386
第7章液壓控制閥21-390
1液壓控制閥的類型、結構原理及應用21-390
1.1液壓控制閥的類型21-390
1.2液壓控制閥的結構原理和應用21-392
2中、高壓系列液壓閥21-401
2.1D型直動式溢流閥、遙控溢流閥21-401
2.2B型先導溢流閥21-403
2.3電磁溢流閥21-405
2.4低噪聲電磁溢流閥21-409
2.5H型壓力控制閥和HC型壓力控制閥21-411
2.6R型先導式減壓閥和RC型單向減壓閥21-414
2.7RB型平衡閥21-416
2.8BUC型卸荷溢流閥21-417
2.9F(C)G型流量控制閥21-419
2.10FH(C)型先導操作流量控制閥21-423
2.11FB型溢流節流閥21-425
2.12SR/SRC型節流閥21-428
2.13疊加式(單向)節流閥21-431
2.14Z型行程減速閥、ZC型單向行程減速閥21-433
2.15UCF型行程流量控制閥21-435
2.16針閥21-438
2.17DSG-01/03電磁換向閥21-440
2.18微小電流控制型電磁換向閥21-443
2.19DSHG型電液換向閥21-444
2.20DM型手動換向閥21-451
2.21DC型凸輪操作換向閥21-457
2.22C型單向閥21-461
2.23CP型液控單向閥21-462
3高壓液壓控制閥21-464
3.1DBD型直動式溢流閥21-464
3.2DBT/DBWT型遙控溢流閥21-468
3.3DB/DBW型先導式溢流閥、電磁溢流閥(5X系列)21-469
3.4DA/DAW型先導式卸荷溢流閥、電磁卸荷溢流閥21-473
3.5DR型先導式減壓閥21-477
3.6DZ※DP型直動式順序閥21-483
3.7DZ型先導式順序閥21-485
3.8FD型平衡閥21-490
3.9MG型節流閥、MK型單向節流閥21-496
3.10DV型節流截止閥、DRV型單向節流截止閥21-497
3.11MSA型調速閥21-499
3.122FRM型調速閥及Z4S型流向調整板21-500
3.13S型單向閥21-504
3.14SV/SL型液控單向閥21-506
3.15WE型電磁換向閥21-510
3.16WEH電液換向閥及WH液控換向閥21-516
3.17WMM型手動換向閥21-528
3.18WM型行程(滾輪)換向閥21-533
4疊加閥21-535
4.1疊加閥型譜(一)21-535
4.2疊加閥型譜(二)21-543
4.3液壓疊加閥安裝面21-546
5插裝閥21-547
5.1Z系列二通插裝閥及組件21-547
5.2TJ系列二通插裝閥及組件21-550
5.3L系列二通插裝閥及組件21-553
5.4LD、LDS、LB、LBS型插裝閥及組件21-569
5.5二通插裝閥安裝連接尺寸21-573
6其他閥21-575
6.1截止閥21-575
6.1.1CJZQ型球芯截止閥21-575
6.1.2YJZQ型高壓球式截止閥21-577
6.2壓力表開關21-578
6.2.1AF6型壓力表開關21-578
6.2.2MS2型六點壓力表開關21-579
6.2.3KF型壓力表開關21-580
6.3分流集流閥21-580
6.3.1FL、FDL、FJL型分流集流閥21-580
6.3.23FL-L30※型分流閥21-582
6.3.33FJLK-L10-50H型可調分流集流閥21-582
6.3.43FJLZ-L20-130H型自調式分流集流閥21-583
6.4ZFS型多路換向閥21-583
6.5壓力繼電器21-585
6.5.1HED型壓力繼電器21-585
6.5.2S型壓力繼電器21-589
6.5.3S※307型壓力繼電器21-590
……
第22篇液壓控制
第1章控制理論基礎22-3
1控制系統的一般概念22-3
1.1反饋控制原理22-3
1.2反饋控制系統的組成、類型和要求22-3
2線性控制系統的數學描述22-4
2.1微分方程22-4
2.2傳遞函數及方塊圖22-5
2.3控制系統的傳遞函數22-7
2.4信號流圖及梅遜增益公式22-8
2.4.1信號流圖和方塊圖的對應關系22-8
2.4.2梅遜增益公式22-9
2.5機、電、液系統中的典型環節22-10
2.6頻率特性22-11
2.6.1頻率特性的定義、求法及表示方法22-11
2.6.2開環波德圖、 奈氏圖和尼柯爾斯圖的繪制22-12
2.7單位脈沖響應函數和單位階躍響應函數22-14
3線性控制系統的性能指標22-15
4線性反饋控制系統分析22-16
4.1穩定性分析22-16
4.1.1穩定性定義和系統穩定的充要條件22-16
4.1.2穩定性準則22-16
4.1.3穩定裕量22-18
4.2控制系統動態品質分析22-19
4.2.1時域分析法22-19
4.2.2頻率分析法22-22
4.2.3控制系統波德圖的繪制22-24
4.3控制系統的誤差分析22-24
4.3.1誤差和誤差傳遞函數22-24
4.3.2穩態誤差的計算22-25
4.3.3改善系統穩態品質的主要方法22-26
5線性控制系統的校正22-26
5.1校正方式和常用的校正裝置22-26
5.1.1校正方式22-26
5.1.2常用的校正裝置22-27
5.2用期望特性法確定校正裝置22-31
5.2.1期望特性的繪制22-31
5.2.2校正裝置的確定22-32
5.3用綜合性能指標確定校正裝置22-33
6非線性反饋控制系統22-34
6.1概述22-34
6.2描述函數的概念22-35
6.3描述函數法分析非線性控制系統22-38
6.3.1穩定性分析22-38
6.3.2振蕩穩定性分析22-39
6.3.3消除自激振蕩的方法22-39
6.3.4非線性特性的利用22-39
6.3.5非線性系統分析舉例22-40
7控制系統的仿真22-40
7.1系統仿真的基本概念22-40
7.1.1模擬仿真和數字仿真22-40
7.1.2仿真技術的應用22-42
7.2連續系統離散相似法數字仿真22-42
7.2.1離散相似法的原理22-42
7.2.2連接矩陣及程序框圖22-43
8線性離散控制系統22-45
8.1概述22-45
8.1.1信號的采樣過程22-45
8.1.2信號的復原22-46
8.1.3數字控制系統的離散脈沖
8.2Z變換22-47
8.2.1Z變換定義22-47
8.2.2Z變換的基本性質22-49
8.2.3Z反變換22-49
8.2.4用Z變換求解差分方程22-50
8.3脈沖傳遞函數22-50
8.3.1脈沖傳遞函數的定義22-50
8.3.2離散控制系統的脈沖傳遞函數22-51
8.4離散控制系統分析22-51
8.4.1穩定性分析22-51
8.4.2過渡過程分析22-52
8.4.3穩態誤差分析22-53
第2章液壓控制概述22-54
1液壓控制系統與液壓傳動系統的比較22-54
2電液伺服系統與電液比例系統的比較22-55
3液壓伺服系統的組成及分類22-55
4液壓伺服系統的幾個重要概念22-56
5液壓伺服系統的基本特性22-56
6液壓伺服系統的優點、難點及應用22-57
第3章液壓控制元件、液壓動力元件、伺服閥22-59
1液壓控制元件22-59
1.1液壓控制元件概述22-59
1.1.1液壓控制元件的類型及特點22-59
1.1.2液壓控制閥的類型、原理及特點22-59
1.1.3液壓控制閥的靜態特性及其閥系數的定義22-60
1.1.4液壓控制閥的液壓源類型22-61
1.2滑閥22-61
1.2.1滑閥的種類及特征22-61
1.2.2滑閥的靜態特性及閥系數22-62
1.2.3滑閥的力學特性22-64
1.2.4滑閥的功率特性及效率22-66
1.2.5滑閥的設計22-66
1.3噴嘴擋板閥22-67
1.3.1噴嘴擋板閥的種類、原理及應用22-67
1.3.2噴嘴擋板閥的靜態特性22-68
1.3.3噴嘴擋板閥的力特性22-69
1.3.4噴嘴擋板閥的設計22-69
1.3.5噴嘴擋板閥用作先導級時的實際結構22-69
1.4射流管閥和射流偏轉板閥22-70
1.4.1射流管閥的紊流淹沒射流特征22-70
1.4.2流量恢復系數與壓力恢復系數22-71
1.4.3射流管閥的靜態特性及應用22-71
1.4.4射流偏轉板閥的特點及應用22-72
2液壓動力元件22-73
2.1液壓動力元件的類型、特點及應用22-73
2.2液壓動力元件的靜態特性及其負載匹配22-73
2.2.1動力元件的靜態特性22-73
2.2.2負載特性及其等效22-74
2.2.3閥控動力元件與負載特性的匹配22-76
2.3液壓動力元件的動態特性22-76
2.3.1對稱四通閥控制對稱缸的動態特性22-76
2.3.2對稱四通閥控制不對稱缸分析22-82
2.3.3三通閥控制不對稱缸的動態特性22-84
2.3.4四通閥控制液壓馬達的動態特性22-85
2.3.5泵控馬達的動態特性22-87
2.4動力元件的參數選擇與計算22-89
3伺服閥22-90
3.1伺服閥的組成及分類22-90
3.1.1伺服閥的組成及反饋方式22-90
3.1.2伺服閥的分類及輸出特性22-91
3.1.3電氣-機械轉換器的類型、原理及特點22-91
3.2典型伺服閥的結構及工作原理22-92
3.3伺服閥的特性及性能參數22-96
3.3.1流量伺服閥的特性及性能參數22-96
3.3.2壓力伺服閥的特性及性能參數22-99
3.4伺服閥的選擇、使用及維護22-101
3.5伺服閥的試驗22-102
3.5.1試驗的類型及項目22-103
3.5.2標準試驗條件22-103
3.5.3試驗回路及測試裝置22-104
3.5.4試驗內容及方法22-104
第4章液壓伺服系統的設計計算22-106
1電液伺服系統的設計計算22-106
1.1電液位置伺服系統的設計計算22-106
1.1.1電液位置伺服系統的類型及特點22-106
1.1.2電液位置伺服系統的方塊圖、傳遞函數及波德圖22-106
1.1.3電液位置伺服系統的穩定性計算22-108
1.1.4電液位置伺服系統的閉環頻率響應22-108
1.1.5電液位置伺服系統的分析及計算22-110
1.2電液速度伺服系統的設計計算22-111
1.2.1電液速度伺服系統的類型及控制方式22-111
1.2.2電液速度伺服系統的分析與校正22-112
1.3電液力(壓力)伺服系統的分析與設計22-114
1.3.1電液力伺服系統的類型及特點22-114
1.3.2電液驅動力伺服系統的分析與設計22-114
1.3.3電液負載力伺服系統的分析與設計22-118
1.4電液伺服系統的設計方法及步驟22-120
2機液伺服系統的設計計算22-124
2.1機液伺服系統的類型及應用22-124
2.1.1閥控機液伺服系統22-124
2.1.2泵控機液伺服系統22-127
2.2機液伺服機構的分析與設計22-128
3電液伺服油源的分析與設計22-129
3.1對液壓伺服油源的要求22-129
3.2液壓伺服油源的類型、特點及應用22-130
3.3液壓伺服油源的參數選擇22-130
3.4液壓伺服油源特性分析22-131
3.4.1定量泵—溢流閥油源22-131
3.4.2恒壓變量泵油源22-132
4液壓伺服系統的污染控制22-133
4.1液壓污染控制的基礎知識22-133
4.1.1液壓污染的定義與類型22-133
4.1.2液壓污染物的種類及來源22-133
4.1.3固體顆粒污染物及其危害22-134
4.1.4油液中的水污染、危害及脫水方法22-134
4.1.5油液中的空氣污染、危害及脫氣方法22-135
4.1.6油液污染度的測量方法及特點22-136
4.1.7液壓污染控制中的有關概念22-136
4.2油液污染度等級標準22-137
4.2.1GB/T 14039—2002《液壓傳動—油液—固體顆粒污染等級代號法》22-137
4.2.2PALL污染度等級代號22-140
4.2.3NAS 1638 污染度等級標準22-140
4.2.4SAE 749D污染度等級標準22-141
4.2.5幾種污染度等級對照表22-142
4.3不同污染度等級油液的顯微圖像比較22-142
4.4伺服閥的污染控制22-143
4.4.1伺服閥的失效模式、后果及失效原因22-143
4.4.2雙噴嘴擋板伺服閥的典型結構及主要特征22-144
4.4.3伺服閥對油液清潔度的要求22-146
4.5液壓伺服系統的全面污染控制22-146
4.5.1系統清潔度的推薦等級代號22-146
4.5.2過濾系統的設計22-149
4.5.3液壓元件、液壓部件(裝置)及管道的污染控制22-151
4.5.4系統的循環沖洗22-152
4.5.5過濾系統的日常檢查及清潔度檢驗22-152
5伺服液壓缸的設計計算22-153
5.1伺服液壓缸與傳動液壓缸的區別22-153
5.2伺服液壓缸的設計步驟22-153
5.3伺服液壓缸的設計要點22-154
6液壓伺服系統設計實例22-155
6.1液壓壓下系統的功能及控制原理22-155
6.2設計任務及控制要求22-157
6.3APC系統的控制模式及工作參數的計算22-158
6.4APC系統的數學模型22-160
7液壓伺服系統的安裝、調試與測試22-162
8控制系統的工具軟件MATLAB及其在仿真中的應用22-163
8.1MATLAB仿真工具軟件簡介22-163
8.2液壓控制系統位置自動控制(APC)仿真實例22-164
8.2.1建模步驟22-164
8.2.2運行及設置22-167
第5章電液比例系統的設計計算22-173
1概述22-173
1.1電液比例系統的組成、原理、分類及特點22-173
1.2電液比例控制系統的性能要求22-176
1.3電液比例閥體系的發展與應用特點22-176
2電-機械轉換器22-177
2.1常用電-機械轉換器簡要比較22-178
2.2比例電磁鐵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典型結構22-178
2.3常用比例電磁鐵的技術參數22-181
2.4比例電磁鐵使用注意事項22-182
3電液比例壓力控制閥22-182
3.1概述22-182
3.2比例溢流閥的若干共性問題22-182
3.3電液比例壓力閥的典型結構及工作原理22-184
3.4典型比例壓力閥的主要性能指標22-191
3.5電液比例壓力閥的性能22-191
3.6電液比例壓力控制回路及系統22-194
4電液比例流量控制閥22-198
4.1電液比例流量控制的分類22-198
4.2由節流型轉變為調速型的基本途徑22-199
4.3電液比例流量控制閥的典型結構及工作原理22-199
4.4電液比例流量控制閥的性能22-203
4.5節流閥的特性22-203
4.6流量閥的特性22-204
4.7二通與三通流量閥工作原理與能耗對比22-206
4.8電液比例流量閥動態特性試驗系統22-208
4.9電液比例流量控制回路及系統22-208
4.10電液比例壓力流量復合控制閥22-210
5電液比例方向流量控制閥22-211
5.1比例方向節流閥特性與選用22-211
5.2比例方向流量閥特性22-214
6比例多路閥22-217
6.1概述22-217
6.2六通多路閥的微調特性22-218
6.3四通多路閥的負載補償與負載適應22-218
7電液比例方向流量控制閥典型結構和工作原理22-221
8伺服比例閥22-225
8.1從比例閥到伺服比例閥22-225
8.2伺服比例閥22-225
8.3伺服比例閥產品特性示例22-227
9電液比例流量控制的回路及系統22-230
10電液比例容積控制22-233
10.1變量泵的基本類型22-234
10.2基本電液變量泵的原理與特點22-234
10.3應用示例塑料注射機系統22-236
11電控器22-238
11.1電控器的基本構成22-238
11.2電控器的關鍵環節及其功能22-239
11.3兩類基本放大器22-241
11.4放大器的設定信號選擇22-241
11.5閉環比例放大器22-242
12數字比例控制器及電液軸控制器22-242
12.1數字技術在電液控制系統中的應用與技術優勢22-242
12.2數字比例控制器22-243
12.3電液軸控制器22-247
13電液控制系統設計的若干問題22-252
13.1三大類系統的界定22-252
13.2比例系統的合理考慮22-252
13.3比例節流閥系統的設計示例22-252
……
第23篇氣壓傳動
第1章基礎理論23-3
1各國液壓、氣動符號對照23-3
2氣動技術特點與流體基本公式23-15
2.1氣動基礎理論的研究與氣動技術特點23-15
2.1.1氣動基礎理論、氣動技術的研究內容23-15
2.1.2氣動技術的特點23-15
2.1.3氣動與其他傳動方式的比較23-16
2.1.4氣動系統的組成23-17
2.1.5氣動系統各類元件的主要用途23-18
2.2空氣的性質23-19
2.2.1空氣的密度、比容、壓力、溫度、黏度、比熱容、熱導率23-19
2.2.2氣體的狀態變化23-20
2.2.3干空氣與濕空氣23-21
2.2.4壓縮空氣管道水分計算舉例23-22
2.3空氣熱力學和流體動力學規律23-22
2.3.1閉口系統熱力學第一定律23-22
2.3.2閉口系統熱力學第二定律23-22
2.3.3空氣的熱力過程23-24
2.3.4開口系統能量平衡方程式23-24
2.3.5可壓縮氣體的定常管內流動23-25
2.3.6氣體通過收縮噴嘴或小孔的流動23-26
2.3.7充、放氣系統的熱力學過程23-27
2.3.8氣阻和氣容的特性及計算23-29
第2章壓縮空氣站、管道網絡及產品23-31
1壓縮空氣設備的組成23-31
1.1空壓機23-31
1.2后冷卻器23-33
1.3主管道過濾器23-34
1.4主管道油水分離器23-35
1.5儲氣罐23-36
1.6干燥器23-36
1.7自動排水器23-38
2空氣管道網絡的布局和尺寸配備23-39
2.1氣動管道最大體積流量的計算因素23-39
2.2空氣設備最大耗氣均值的計算23-39
2.3氣動管道網絡的壓力損失23-39
2.3.1影響氣動管道網絡的壓力損失的主要因素23-39
2.3.2氣動管道網絡的壓力損失的計算舉例23-40
2.4泄漏的計算及檢測23-40
2.4.1在不同壓力下,泄漏孔與泄漏率的關系23-40
2.4.2泄漏造成的經濟損失23-41
2.4.3泄漏率的計算及舉例23-41
2.4.4泄漏檢測系統23-42
2.4.5壓縮空氣的合理損耗23-42
2.5壓縮空氣網絡的主要組成部分23-43
2.5.1壓縮空氣管道的網絡布局23-43
2.5.2壓縮空氣應用原則23-43
2.6管道直徑的計算及圖表法23-44
2.7主管道與支管道的尺寸配置23-45
3增壓器23-46
4壓縮空氣的質量等級23-46
4.1影響壓縮空氣質量的因素23-46
4.2凈化車間的壓縮空氣質量等級23-47
4.3不同行業、設備對空氣質量等級要求23-47
5壓縮空氣站、增壓器產品23-48
5.1環保冷媒冷凍式干燥器(SMC)23-48
5.2IDF系列冷凍式空氣干燥器(SMC)23-50
5.3高溫進氣型(IDU)冷凍式空氣干燥器(SMC)23-52
5.4DPA型增壓器(Festo)23-53
5.5VBA型增壓器(SMC)23-55
第3章壓縮空氣凈化處理裝置23-57
1空氣凈化處理概述23-57
1.1壓縮空氣處理23-57
1.2壓縮空氣要求的凈化程度23-57
1.3壓縮空氣預處理23-58
2過濾器23-58
2.1過濾器的分類與功能23-58
2.2除水濾灰過濾器23-59
2.3除油型過濾器(油霧分離器)23-60
2.4除臭過濾器23-61
2.5自動排水器23-61
3油霧器23-62
4減壓閥23-62
4.1減壓閥的分類23-62
4.2減壓閥基本工作原理23-63
4.3減壓閥的性能參數23-65
4.4減壓閥的選擇與使用23-66
4.5過濾減壓閥23-66
5溢流閥23-67
5.1溢流閥的功能23-67
5.2溢流閥的分類、結構及工作原理23-67
5.2.1溢流閥的分類23-67
5.2.2溢流閥的結構、工作原理及選用23-67
6氣源處理裝置23-69
6.1GC系列三聯件的結構、材質和特性(亞德客)23-69
6.2GFR系列過濾減壓閥結構、尺寸及特性(亞德客)23-71
6.3QAC系列空氣過濾組合三聯件規格、尺寸及特性(上海新益)23-72
6.4QAC系列空氣過濾組合(二聯件)結構尺寸及產品型號(上海新益)23-74
6.5費斯托精密型減壓閥23-75
6.6麥特沃克Skillair三聯件(管道補償)23-78
6.7不銹鋼過濾器、調壓閥、油霧器(Norgren公司)23-79
6.8不銹鋼精密調壓閥、過濾調壓閥(Norgren公司)23-80
第4章氣動執行元件及產品23-82
1氣動執行組件23-82
1.1氣動執行組件的分類23-82
1.1.1氣動執行組件分類表23-82
1.1.2氣動執行組件的分類說明23-83
1.2普通氣缸23-85
1.2.1普通氣缸的工作原理23-85
1.2.2普通氣缸性能分析23-86
1.2.3氣缸設計、計算23-90
1.2.4普通氣缸的安裝形式23-105
1.2.5氣動執行件的結構、原理23-106
1.2.6高速氣缸與低速氣缸23-142
1.2.7低摩擦氣缸23-143
1.2.8耐超低溫氣缸與耐高溫氣缸23-144
1.2.9符合ISO標準的導向裝置23-144
1.2.10無桿氣缸23-145
1.2.11葉片式擺動氣缸23-151
1.2.12液壓緩沖器23-153
1.2.13氣動肌肉23-156
1.3普通氣缸應用注意事項23-161
2氣動產品的應用簡介23-162
2.1防扭轉氣缸在疊板對齊工藝上的應用23-162
2.2氣動產品在裝配工藝上的應用23-163
2.2.1帶導軌氣缸/中型導向單元在軸承襯套裝配工藝上的應用23-163
2.2.2三點式氣爪/防扭轉緊湊型氣缸在軸類裝配卡簧工藝上的應用23-163
2.2.3特殊軸向對中氣缸/緊湊型氣缸等在軸類套圈裝配工藝上的應用23-164
2.2.4小型滑塊驅動器/防扭轉緊湊型氣缸在內孔裝配卡簧工藝上的應用23-164
2.2.5防扭轉氣缸、倍力氣缸對需內芯插入部件進行的預加工工藝裝配上的應用23-165
2.2.6標準氣缸/倍力氣缸在木梯橫擋的裝配工藝的應用23-165
2.3夾緊工藝應用23-166
2.3.1倍力氣缸/放大曲柄機構對工件的夾緊工藝的應用23-166
2.3.2膜片氣缸對平面形工件的夾緊工藝的應用23-166
2.3.3防扭轉緊湊型氣缸配合液壓系統的多頭夾緊系統的應用23-167
2.3.4擺動夾緊氣缸對工件的夾緊工藝的應用23-167
2.4氣動產品在送料(包括儲存、蓄料)等工藝上的應用23-168
2.4.1多位氣缸對多通道工件輸入槽的分配送料應用23-168
2.4.2止動氣缸對前一站儲存站的緩沖蓄料應用23-168
2.4.3雙活塞氣缸對工件的抓取和輸送23-169
2.4.4中間耳軸型標準氣缸在自動化車床的供料應用23-169
2.4.5標準氣缸在螺紋滾壓機供料上的應用23-170
2.4.6帶后耳軸的標準氣缸在涂膠機供料上的應用23-170
2.4.7標準氣缸在圓桿供料裝置上的應用23-170
2.4.8無桿氣缸/雙活塞氣缸/平行氣爪/阻擋氣缸在底部凹陷工件上抓取供料的應用23-171
2.4.9葉片式擺動氣缸在供料裝置分配送料上的應用23-171
2.4.10抗扭轉緊湊型氣缸實行步進送料23-171
2.4.11葉片式擺動氣缸(180°)對片狀工件的正反面翻轉工藝的應用23-172
2.4.12平行氣爪的應用23-172
2.5氣動產品在沖壓工藝上的應用23-172
2.6氣動產品在鉆孔/切刻工藝上的應用23-173
2.6.1無桿氣缸/直線坐標氣缸在鉆孔機上的應用23-173
2.6.2液壓緩沖器等氣動組件在鉆孔機上的應用23-173
2.6.3帶液壓緩沖器的直線單元在管子端面倒角機上的應用23-173
2.6.4倍力氣缸在薄壁管切割機上的應用23-174
2.6.5無桿氣缸在薄膜流水線上高速切割工藝的應用23-174
2.7氣動產品在專用設備工藝上的應用23-175
2.7.1緊湊型氣缸/倍力氣缸在金屬板材彎曲成形上的應用23-175
2.7.2抽吸率升降可調整的合金焊接機上應用23-175
2.7.3雙齒輪齒條/扁平氣缸在涂膠設備上的應用23-176
2.7.4普通氣缸配置滑輪的平衡吊應用23-176
2.8氣動肌肉的應用23-177
2.8.1氣動肌肉作為專用夾具的應用23-177
2.8.2氣動肌肉在機械提升設備上的應用23-177
2.8.3氣動肌肉在軸承裝/卸工藝上的應用23-178
2.9真空/比例伺服/測量工藝的應用23-178
2.9.1止動氣缸在輸送線上的應用23-178
2.9.2多位氣缸/電動伺服軸完成二維工件的抓取應用23-179
2.9.3直線坐標氣缸(多位功能)/帶棘輪分度擺動氣缸在二維工件的抓取應用23-179
2.9.4直線組合擺動氣缸/伺服定位軸在光盤機供料系統上的應用23-179
2.9.5氣動軟停止在生產線上快速喂料23-180
2.9.6真空吸盤在板料分列輸送裝置上應用23-180
2.9.7真空吸盤/擺動氣缸/無桿氣缸對板料旋轉輸送上的應用23-180
2.9.8特殊吸盤/直線組合擺動氣缸緩沖壓機供料上的應用23-181
2.9.9氣障(氣動傳感器)/擺動氣缸在氣動鉆頭斷裂監測系統上的應用23-181
2.9.10利用噴嘴擋板感測工件位置的應用23-182
2.9.11帶導軌無桿氣缸在滾珠直徑測量設備上的應用23-182
2.9.12倍力氣缸在傳送帶上的張緊/跑偏工藝上的應用23-183
2.10帶導軌無桿氣缸/葉片擺動氣缸在包裝上的應用23-183
3導向驅動裝置23-184
3.1模塊化驅動23-184
3.2抓取和放置驅動23-185
3.2.1二維小型抓取放置驅動23-186
3.2.2二維中型/大型抓取放置驅動23-187
3.2.3二維線性門架驅動23-187
3.2.4三維懸臂軸驅動23-188
3.2.5三維門架驅動23-189
3.3氣動驅動與電動驅動的比較23-190
4氣爪23-191
4.1氣爪的分類23-191
4.2影響氣爪選擇的一些因素及與工件的選配23-191
4.3氣爪夾緊力計算23-193
4.4氣爪夾緊力計算舉例23-194
4.5氣爪選擇時應注意事項23-197
4.6比例氣爪23-197
5氣馬達23-200
5.1氣馬達的結構、原理和特性23-200
5.2氣馬達的特點23-203
5.3氣馬達的選擇與使用23-203
6氣動執行組件產品介紹23-204
6.1小型圓形氣缸(φ8~25mm)23-204
6.1.1ISO 6432標準氣缸(φ8~25mm)連接界面的標準尺寸23-204
6.1.2ISO 6432標準小形圓形氣缸23-206
6.1.3非ISO標準小型圓形氣缸23-210
6.2緊湊型氣缸23-213
6.2.1ISO 21287標準緊湊型氣缸(φ20~100mm)連接界面尺寸23-213
6.2.2ISO 21287標準緊湊型氣缸(φ32~125mm)23-215
6.2.3國產非ISO標準緊湊型氣缸(φ12~100mm)23-217
6.3ISO 15552標準普通型氣缸23-224
6.3.1ISO 15552標準普通型氣缸(φ32~320mm)23-224
6.3.2ISO 15552標準氣缸(φ32~125mm)23-226
6.3.3國內外ISO 15552標準氣缸制造廠商名錄23-230
6.3.4非ISO標準普通型氣缸(φ32~125mm)23-233
……
第14章氣動系統的維護及故障處理23-565
1維護保養23-565
2維護工作內容23-566
3故障診斷與對策23-567
4常見故障及其對策23-569
參考文獻23-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