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接《物流信息技術與應用》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以“采集物流信息”→“使用物流信息”→“跟蹤物流信息”→“交換物流信息”→“綜合物流信息”→“物流信息分析與處理”的物流信息在物流行業的應用流程為主線,由湖南省物流信息技術省級教學團隊編寫。全書共12章,內容包括物流信息技術概述、物流信息標準化、物流數據采集條碼技術、物流數據自動采集RFID技術、物流動態跟蹤技術、物流數據庫技術與數據挖掘、物流數據交換技術、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物流自動化立體倉庫信息管理系統、電子商務與物流協同發展、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規劃與運營模式及智慧物流園區信息化規劃與建設,全書全面地介紹了物流業務過程中常用信息化關鍵技術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
第1章 物流信息技術概述
1.1 信息與物流信息2
1.1.1 信息2
1.1.2 物流信息3
1.2 物流信息技術7
1.2.1 信息技術7
1.2.2 物流信息技術7
1.3 現代物流信息技術發展14 第1章 物流信息技術概述
1.1 信息與物流信息2
1.1.1 信息2
1.1.2 物流信息3
1.2 物流信息技術7
1.2.1 信息技術7
1.2.2 物流信息技術7
1.3 現代物流信息技術發展14
1.3.1 我國物流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
問題14
1.3.2 我國物流信息化現狀16
1.3.3 物流信息化的發展趨勢21
1.4 物流信息應用調研實訓23
1.4.1 實訓目的及要求23
1.4.2 實訓任務23
1.4.3 注意事項24
小結24
習題24
第2章 物流信息標準化
2.1 物流信息標準化概述26
2.1.1 物流標準化的含義26
2.1.2 物流信息標準化的含義26
2.1.3 物流信息標準化的意義27
2.1.4 物流信息標準化組織28
2.1.5 物流信息標準化發展的主要困難29
2.1.6 我國物流標準科學體系的建立
與發展30
2.2 物流信息標準體系31
2.2.1 物流信息標準體系編制的原則31
2.2.2 物流信息標準化體系的組成32
2.2.3 物流信息標準體系說明36
2.3 物流信息分類編碼標準37
2.3.1 物流信息分類編碼標準的內涵37
2.3.2 層次劃分38
2.3.3 基礎標準38
2.3.4 業務標準38
2.4 EANUCC標準體系39
2.4.1 EANUCC標準體系的內涵39
2.4.2 條碼技術標準40
2.4.3 信息交換技術標準41
2.4.4 我國物流信息標準實施對策41
2.5 物流信息化標準收集整理實訓43
2.5.1 實訓目的及要求43
2.5.2 實訓任務43
小結43
習題44
第3章 物流數據采集條碼技術
3.1 條碼技術概述46
3.1.1 條碼和條碼技術46
3.1.2 條碼相關術語47
3.1.3 條碼的特點48
3.1.4 條碼的編碼原則48
3.1.5 條碼的分類49
3.1.6 條碼的編碼方法52
3.1.7 條碼的工作原理52
3.1.8 條碼識讀設備53
3.1.9 條碼的主要應用55
3.2 EANUCC系統56
3.2.1 EANUCC系統的形成與發展56
3.2.2 EANUCC體系57
3.2.3 EANUCC物流單元碼63
3.3 條碼技術在服裝行業中的應用67
3.3.1 服裝商品條碼的編碼與符號表示68
3.3.2 服裝商品條碼與企業內部產品
編碼70
3.4 二維條碼基本知識72
3.4.1 一維條碼存在的問題72
3.4.2 二維條碼的內涵73
3.4.3 幾種典型的二維條碼74
3.5 條碼技術運用實訓76
3.5.1 實訓目的及要求76
3.5.2 實訓設備及軟件76
3.5.3 實訓任務76
3.5.4 實訓步驟77
3.4.5 實訓結果80
3.5.6 實訓思考題81
小結81
習題81
第4章 物流數據自動采集RFID技術
4.1 RFID概述83
4.1.1 RFID基礎知識83
4.1.2 RFID的識讀原理與流程89
4.1.3 RFID工作頻率的分類90
4.1.4 RFID主要標準化組織93
4.2 RFID系統結構與EPC數據結構93
4.2.1 RFID系統結構93
4.2.2 EPC數據結構94
4.3 RFID技術在特色家畜養殖及產品溯源
系統中的應用建設98
4.3.1 RFID技術的家畜信息化養殖
管理的追溯體系98
4.3.2 RFID技術的家畜信息化養殖
管理的追溯流程101
4.4 物流數據自動采集RFID技術實訓105
4.4.1 實訓目的及要求105
4.4.2 實訓設備及軟件105
4.4.3 實訓任務106
4.4.4 實訓步驟106
4.4.5 實訓結果114
4.4.6 實訓思考題114
小結115
習題115
第5章 物流空間信息技術
5.1 物流空間信息技術概述117
5.1.1 3S技術118
5.1.2 3S技術的綜合應用與現代物流
管理信息化技術119
5.2 地理信息系統120
5.2.1 地理信息120
5.2.2 地理信息系統特征120
5.2.3 地理信息系統的類型121
5.2.4 地理信息系統的組成123
5.2.5 地理信息系統的功能126
5.2.6 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129
5.3 GIS的工作原理131
5.3.1 空間模型間模式131
5.3.2 地理參考系131
5.3.3 矢量和柵格數據結構132
5.4 GIS的應用132
5.5 地理信息系統的開發134
5.6 GPS技術概述138
5.6.1 GPS概述138
5.6.2 GPS的構成140
5.7 GPS的工作原理及應用142
5.7.1 GPS的工作原理142
5.7.2 GPS的應用143
5.8 GIS與GPS在物流配送中的應用145
5.9 GIS實訓148
5.9.1 實訓目的148
5.9.2 實訓設備及軟件148
5.9.3 實訓任務148
5.9.4 實訓步驟149
小結149
習題150
第6章 物流數據庫技術與數據挖掘
6.1 數據庫技術基礎知識152
6.1.1 數據庫系統概述152
6.1.2 數據模型155
6.2 空間數據庫基礎知識158
6.2.1 空間數據的概念與特征159
6.2.2 空間數據模型160
6.2.3 空間數據的獲取162
6.2.4 空間數據的組織與管理164
6.3 數據庫設計概述165
6.3.1 數據庫設計基本知識165
6.4 物流數據庫設計167
6.4.1 物流數據庫設計命名規范167
6.4.2 物流數據庫邏輯設計167
6.5 數據挖掘技術基礎知識173
6.6 數據挖掘技術在物流領域中的應用174
6.7 物流系統數據庫設計實訓178
6.7.1 實訓目的及要求178
6.7.2 實訓任務178
小結179
習題179
第7章 物流數據交換技術
7.1 EDI物流數據交換技術181
7.1.1 EDI概述181
7.1.2 EDI數據交換的系統功能模型182
7.1.3 EDI的工作原理184
7.1.4 EDI在物流中的應用185
7.2 ebXML物流數據交換技術189
7.2.1 ebXML簡介189
7.2.2 ebXML的功能190
7.3 物流信息服務交換技術191
7.3.1 物流信息服務交換技術概述191
7.3.2 物流信息服務交換技術與標準
現狀192
7.3.3 物流信息服務交換網絡架構194
7.3.4 物流信息服務交換的業務流程196
7.3.5 服務交換業務分類198
7.3.6 物流信息服務主要函數199
7.4 物流EDI實訓203
7.4.1 實訓目的及要求203
7.4.2 實訓任務203
7.4.3 實訓準備203
7.4.4 實訓步驟203
小結208
習題208
第8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
8.1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概述210
8.1.1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210
8.1.2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體系結構210
8.1.3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內容211
8.2 幾種典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211
8.2.1 物流決策支持系統212
8.2.2 自動倉儲系統213
8.2.3 智能運輸系統214
8.2.4 供應鏈物流信息系統216
8.2.5 電子商務下的物流信息系統217
8.3 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實訓218
8.3.1 實訓目的218
8.3.2 實訓設備及軟件218
8.3.3 實訓任務219
8.3.4 實訓要求219
8.3.5 操作步驟220
小結226
習題226
第9章 物流自動化立體倉庫信息管理系統
9.1 自動化立體倉庫的基本知識229
9.1.1 自動化立體倉庫的概念229
9.1.2 自動化立體倉庫的分類229
9.1.3 自動化立體倉庫的優缺點及適用
條件231
9.1.4 自動化立體倉庫的功能231
9.2 自動化立體倉庫的規劃設計232
9.2.1 自動化立體倉庫的設計原則232
9.2.2 自動化立體倉庫的主要性能
參數232
9.2.3 自動化立體倉庫的總體規劃設計
步驟233
9.3 自動化立體倉庫管理系統235
9.3.1 自動化立體倉庫管理系統的
構成237
9.3.2 自動化立體倉庫管理系統的工作
流程238
9.3.3 自動化立體倉庫管理系統的管理
技術239
9.4 自動化立體倉庫管理系統操作實訓239
9.4.1 實訓目的及要求239
9.4.2 實訓設備及軟件240
9.4.3 實訓任務240
9.4.4 實訓的基本原理240
9.4.5 實訓步驟242
9.4.6 實訓結果244
9.4.7 實訓思考題244
小結245
習題245
第10章 電子商務與物流協同發展
10.1 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的關系247
10.1.1 電子商務概述247
10.1.2 電子商務與物流的整合250
10.1.3 電子商務下
前 言
隨著目前物流業的迅猛發展,物流領域對信息化的重視程度顯著提高,物流信息技術作為現代物流運作的平臺和基礎,它對現代物流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方式產生了深刻的變革,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應用是物流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大中型物流企業都建立了物流信息系統,以期能掌握迅速、準確、及時和全面的物流信息,為企業的物流活動提供支持和保證。
《物流信息技術與應用》第一版從2010年出版使用至今,得到了電子工業出版及各兄弟院校的同仁的厚愛,深受使用廣大師生及社會工程技術人員的好評,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通過廣泛收集師生的反饋意見,也發現一些問題。一方面課程內容需要更新,由于物流信息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2010年版教材部分案例顯得陳舊,物流信息技術的新知識和新應用還需要進一步體現,如智慧物流園區信息化規劃與建設、在數據交換技術中物流服務交換技術的變革、RFID技術在物品追溯中應用等,這些新知識應及時在修訂教材展現。另一方面,現代職業教育改革,要求采用與之相適應的職業特色更明顯的、操作性更強的教材,《物流信息技術與應用(第2版)》突出理論夠用的原則,在每章物流信息關鍵中都增加了該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小節。修訂后的第二版教材,內容更新,實用性更強,更符合職業教育的特色。
《物流信息技術與應用(第2版)》的修訂得到了企業的廣泛支持,課程資源的建設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融合了“物流企業+信息企業”資源,如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有限公司的信息化建設案例及技術支持,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數據處理交換流程及標準的相關資源,廣州遠望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RFID技術案例,北京京勝世紀科技有限公司的物聯網技術相關資源,整合了企業的相關信息系統案例。
本書由校企聯合編寫,由米志強、鄧子云主編,并負責全書的策劃與統稿。本書第1、第10、第11章由謝艷梅編寫,第2章由王晨編寫;第3、第4、第9章由米志強編寫;第5、第8章由翦象慧編寫;第7、第12章由楊曉峰編寫;第6章由潘果編寫;湖南天驕物流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鐵軍編寫了第11章的部分實訓,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楊曉峰編寫了第7、第12章的實訓部分;北京京勝世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喜勝編寫了第3章的實訓部分;廣州遠望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編寫了第4章的實訓部分。
本書是湖南職業教育“十二五”重點建設項目(物流信息技術特色專業建設)配套成果(湘教通〔2012〕489號)及湖南省教育廳科技課題《基于RFID技術的精確倉儲物流追蹤信息系統的研究》配套成果,得到其部分資金的資助。
本書由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文振華教授審定,文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為本書的結構編排和新技術的引入進行了精心的指導。
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我們參考了大量的國內外有關研究成果,在此對所涉及文獻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謝;此外本書的編寫還得到了電子工業出版張云怡編輯的全力支持與指導,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由于時間倉促及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衷心希望廣大讀者對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編者將不勝感激,來信請發至mzq_008@163.com。
米志強
2014年8月于長沙月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