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在保證思想性和科學性的前提下,注重對國際貿易領域出現(xiàn)的新理論、新規(guī)則和新做法的介紹與講解,使學生既能掌握國際貿易學的基本知識,也能了解國際貿易前沿問題。全書共分12章,第1章至第3章講述國際貿易純理論;第4章至第7章講述國際貿易政策;第8章至第12章講述國際貿易實務。
目錄
第一章 導論2
1.1 國際貿易的產生與發(fā)展2
1.2 國際貿易學的研究對象、內容與分析工具9
1.3 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和分類16
第二章 自由貿易理論21
2.1 比較優(yōu)勢理論21
2.2 生產要素稟賦理論及其擴展35 目錄
第一章 導論2
1.1 國際貿易的產生與發(fā)展2
1.2 國際貿易學的研究對象、內容與分析工具9
1.3 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和分類16
第二章 自由貿易理論21
2.1 比較優(yōu)勢理論21
2.2 生產要素稟賦理論及其擴展35
2.3 當代國際貿易理論45
第三章 保護貿易理論62
3.1 重商主義62
3.2 幼稚產業(yè)保護理論64
3.3 超保護貿易理論67
3.4 新貿易保護理論—戰(zhàn)略性貿易理論69
3.5 其他保護貿易的主要論點72
第四章 國際貿易政策概述77
4.1 國際貿易政策的含義、分類與特征77
4.2 制定國際貿易政策的主要理論依據(jù)79
4.3 國際貿易政策的歷史演變82
第五章 國際貿易政策措施89
5.1 限制進口的政策措施89
5.2 鼓勵出口的政策措施103
5.3 出口管制措施107
第六章 區(qū)域經濟一體化111
6.1 區(qū)域經濟一體化概述111
6.2 關稅同盟理論113
6.3 區(qū)域經濟一體化實踐117
第七章 國際貿易體制123
7.1 關稅與貿易總協(xié)定123
7.2 世界貿易組織128
第八章 國際貿易術語136
8.1 國際貿易術語概述136
8.2 《2010通則》中適用任何運輸方式的貿易術語140
8.3 《2010通則》中適用水上運輸方式的貿易術語145
8.4 國際貿易術語的選擇和使用151
第九章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標的154
9.1 商品的品名與品質154
9.2 商品的數(shù)量和包裝158
9.3 商品價格161
9.4 商品的檢驗166
第十章 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170
10.1 國際貨物運輸170
10.2 國際貨物運輸保險176
第十一章 國際貨款的收付184
11.1 支付工具184
11.2 匯付與托收187
11.3 信用證190
11.4 銀行保函與備用信用證196
第十二章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與履行200
12.1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200
12.2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履行209
前言
國際貿易是一個國家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融入世界經濟的進程逐步加快,對國際貿易專業(yè)學生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國際貿易課程成了經濟、管理類各專業(yè)的必修課程。作者在廣泛吸收國內外優(yōu)秀國際貿易教材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的國際貿易教學實踐,編寫了本教材。本教材共分12章,第1章至第3章講述國際貿易純理論,第4章至第7章講述國際貿易政策,第8章至第12章講述國際貿易實務。在編寫過程中,本教材力求做到以下幾方面:
(1)內容完整,強化基礎。本教材遵循全方位的原則,在參閱了大量國內外優(yōu)秀教材和研究文獻的基礎上,將國際貿易理論、政策與實務的最新進展加入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國際貿易的理論、知識與研究方法。在力求做到內容完整的同時,強化“三基”教學,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能力,為其今后的學習與工作奠定扎實基礎。
(2)反映學科最新研究成果。國際貿易學是一門與時俱進的科學,新現(xiàn)象、新觀點、新理論不斷涌現(xiàn)。本教材在保證教材的思想性和科學性的前提下,注重對國際貿易領域出現(xiàn)的新理論、新規(guī)則和新做法的介紹與講解,使學生既能掌握國際貿易學的基本知識,也能了解國際貿易前沿問題。
(3)語言表達通俗易懂。國際貿易學的基礎課程是經濟學,其中的基本概念和分析工具在國際貿易中同樣適用。本教材在運用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分析工具解釋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時,力求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淺出,便于學生的自學與復習。
本書由翟濤(東北農業(yè)大學)、楊明(東北農業(yè)大學)和翟立強(黑河學院)任主編,徐穎(綏化學院)和陳曉丹(湖南生物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任副主編,郭淑華(東營職業(yè)學院)參與編寫。編寫分工如下:翟濤編寫第一章、第十章至第十二章,楊明編寫第二章,翟立強編寫第四章至第八章,徐穎編寫第三章,陳曉丹編寫第九章,郭淑華負責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最后由翟濤對全書進行統(tǒng)籌、修改和定稿。東北農業(yè)大學李爽教授擔任主審。
要編寫一部科學性、可讀性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材絕非易事。盡管幾易其稿,花費了大量心血和時間,但是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時間倉促,教材中肯定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甚至錯誤的地方,敬請讀著批評指正,以便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加以改進。
編 者
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