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在根據會計工作崗位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能力和素質要求,緊扣高等職業財務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特點,充分體現近年來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成果和理念基礎上所開發的“工作過程導向式”的教改教材。
本教材按照工作過程的理念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以“工學結合”為目標,以會計工作的實際工作過程為載體,在詳細分解會計業務循環各環節工作任務基礎上,打破原有教材的學科體系,以會計循環各環節的任務為統領,建立了一種嶄新的教學邏輯路徑,將學生的學習與會計工作任務相銜接,環環相扣,使學生在對本課程建立起整體觀念的同時,把握會計工作的職業能力體系和要求,為今后深入學習本專業的后續課程奠定基礎。
作為“工作過程導向式”教改教材,本教材充分體現了“理念新、體系新和教學做一體化”的特點,并配有理念統一的實訓教材。
第1篇 會計與會計職業篇
第1章 會計與會計職業
1.1 經濟活動與會計
1.1.1 經濟活動的類型與特點
1.1.2 會計與社會經濟發展
1.1.3 會計的含義與本質
1.2 會計的目標與職能
1.2.1 會計的目標
1.2.2 會計的職能
1.3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基礎、質量要求及會計計量要求
1.3.1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基礎
1.3.2 會計核算的質量要求
1.3.3 會計計量的要求
1.4 會計方法體系
1.4.1 會計方法 第1篇 會計與會計職業篇
第1章 會計與會計職業
1.1 經濟活動與會計
1.1.1 經濟活動的類型與特點
1.1.2 會計與社會經濟發展
1.1.3 會計的含義與本質
1.2 會計的目標與職能
1.2.1 會計的目標
1.2.2 會計的職能
1.3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基礎、質量要求及會計計量要求
1.3.1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基礎
1.3.2 會計核算的質量要求
1.3.3 會計計量的要求
1.4 會計方法體系
1.4.1 會計方法
1.4.2 會計核算方法
1.5 會計職業分析與會計法規
1.5.1 會計職業分析
1.5.2 會計法規
本章小結
思考與實踐1
第2篇 會計核算基礎篇
第2章 會計要素
2.1 企業經濟活動與會計要素
2.1.1 企業經濟活動與會計要素的關系
2.1.2 會計要素的構成
2.2 會計等式
2.2.1 會計等式的形式
2.2.2 會計等式的擴展
2.2.3 經濟業務對會計等式的影響
本章小結
思考與實踐2
第3章 會計核算原理與方法
3.1 會計科目
3.1.1 會計科目與會計核算
3.1.2 會計科目的設置原則
3.1.3 企業常用會計科目
3.1.4 會計科目的分類
3.2 賬戶
3.2.1 賬戶與會計核算
3.2.2 賬戶的基本結構與內容
3.2.3 賬戶的分類
3.3 復式記賬原理與借貸記賬法
3.3.1 復式記賬原理
3.3.2 借貸記賬法
本章小結
思考與實踐3
第4章 會計信息載體之一――會計憑證
4.1 會計憑證的作用和種類
4.1.1 會計憑證的作用
4.1.2 會計憑證的種類
4.2 原始憑證的填制和審核
4.2.1 原始憑證的基本內容
4.2.2 原始憑證的填制要求
4.2.3 原始憑證的填制方法
4.2.4 原始憑證的審核
4.3 記賬憑證的填制和審核
4.3.1 記賬憑證的基本內容
4.3.2 記賬憑證的填制要求
4.3.3 記賬憑證的填制方法
4.3.4 記賬憑證的審核
4.4 會計憑證的傳遞和保管
4.4.1 會計憑證的傳遞
4.4.2 會計憑證的保管
本章小結
思考與實踐4
第5章 會計信息載體之二――賬簿
5.1 賬簿的基本內容
5.1.1 賬簿的意義
5.1.2 賬簿的種類
5.1.3 賬簿的組成內容
5.2 賬簿的設置和登記
5.2.1 賬簿的設置與登記的原則和要點
5.2.2 賬務處理程序的選擇與總賬登記方法
5.2.3 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的平行登記
本章小結
思考與實踐5
第6章 會計信息載體之三――財務會計報告
6.1 財務會計報告概述
6.1.1 財務會計報告的作用
6.1.2 財務會計報告的構成
6.1.3 會計報表的種類和編制要求
6.2 資產負債表
6.2.1 資產負債表的內容和結構
6.2.2 資產負債表的列報要求
6.3 利潤表
6.4 現金流量表
6.4.1 現金流量
6.4.2 現金流量表的作用和結構
6.5 會計報表附注
6.5.1 會計報表附注的作用
6.5.2 會計報表附注披露信息的順序和基本內容
本章小結
思考與實踐6
第3篇 基于會計工作過程的實務處理篇
第7章 期初業務――建賬
7.1 會計循環概述
7.2 期初建賬
7.2.1 啟用賬簿
7.2.2 設置賬簿
7.2.3 登記期初余額
7.2.4 試算平衡
7.2.5 填寫賬戶目錄
本章小結
思考與實踐7
第8章 日常業務處理――經濟業務的核算
8.1 籌資業務的核算
8.1.1 投入資本的核算
8.1.2 借入資金的核算
8.2 生產準備業務的核算
8.2.1 購入固定資產的核算
8.2.2 材料采購業務的核算
8.3 產品生產業務的核算
8.3.1 產品生產階段的主要交易或事項
8.3.2 產品生產業務核算的賬戶設置
8.3.3 產品生產業務的會計處理
8.4 銷售業務的核算
8.4.1 銷售業務階段的主要交易或事項
8.4.2 銷售業務核算的賬戶設置
8.4.3 銷售業務的會計處理
本章小結
思考與實踐8
第9章 期末業務處理
9.1 財產清查
9.1.1 財產清查的含義、意義和種類
9.1.2 財產清查的程序和方法
9.1.3 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
9.2 試算平衡、賬項調整與結賬
9.2.1 試算平衡
9.2.2 對賬和錯賬更正
9.2.3 會計核算原則與賬項調整
9.3 財務成果的核算
9.4 結賬
9.5 賬簿的更換和保管
9.6 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報
9.6.1 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
9.6.2 利潤表的編制
9.6.3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9.6.4 財務報表的報送與審核
本章小結
思考與實踐9
參考文獻
前言
本教材自2010年9月初版以來,得到了高職院校同行的認可和較高的評價,也得到了許多中肯的建議和期待,基于此點,我們對全書進行了修訂。
本次修訂,除了繼續保持原有的體例及特色外,充分吸收了當前高職教學改革的新成果,進一步對教材的結構進行了優化,使教材的內容與會計工作過程的銜接更趨緊密。與此同時,在教材的體例上也充實了編者在教學實踐中教學方法的積累成果。在每章的開篇環節增加了更加生活化的案例作為導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于應該重點掌握的知識點和能力點,以及易于混淆的問題通過重點提示的方式進行進一步強化,使整個教材內容的體現方式更加多樣化和生活化。
本教材的修訂是校企合作的成果,張岐擔任主編,負責整體策劃和組織,趙建群、張立陽擔任副主編,中油碧辟石油公司財務總監常樹成擔任主審。具體修訂工作分工如下:張岐負責第1、2、3、9章的修訂;趙建群負責第4、5、8章的修訂;張立陽負責第6、7章的修訂;李文歡、張立國、宋林蔭參與了每章思考與實踐部分的修訂。在修訂過程中,得到了相關企業、會計師事務所同行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謝。
注:如無特別說明,本教材中涉及的金額單位均為元。
編 者
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