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國際貿易理論及政策的角度切入、結合國際貿易研究前沿,著重分古典貿易理論、新古典貿易理論、新貿易理論、新新貿易理論、國際貿易保護的措施和依據、WTO及區域經濟一體化、國際貿易研究前沿專題(國際產品內分工、國際要素流動等)七個方面講解,內容結合案例,深入淺出。本書既可作為國際經濟貿易專業本科必修課及其他財經類專業本科選修課等課堂用書,也可作為研究生的參考用書,還可供廣大相關國際貿易領域的從業人員參考。
南開大學博士、中央財經大學名師出品的精品教材,從全球視角下的國際貿易前沿動態為你講述領域內的***熱門干貨知識
瑞琴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任教,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10年5月至今)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任教,碩士生導師 (2007年7月至2010年5月
第一章 緒論
一、 學習《國際貿易學》課程的重要性
二、 《國際貿易學》課程主要的研究對象
三、 與國際貿易相關的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 國際貿易理論
第二章 國際貿易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國際貿易的起因
第二節 國際均衡價格的決定
一、 封閉條件下的均衡
二、 開放條件下國際均衡價格的決定
第三章 古典貿易理論――技術差異論
第一節 絕對技術差異論
一、 理論提出的背景――對“重商主義”的批判
二、 絕對技術差異論的基本內容
三、 對絕對優勢理論的評價
第二節 相對技術差異論
一、 舉例分析
二、 李嘉圖相對技術優勢理論的圖形分析
三、 總結
四、 國際貿易對一國工資水平的影響*
五、 國際貿易對兩國相對工資水平的影響*
第三節 比較優勢理論的拓展
一、 多種產品時的比較優勢
二、 多國時的比較優勢
三、 考慮運輸成本時的比較優勢
第四節 李嘉圖比較優勢理論的驗證與評價
一、 李嘉圖比較優勢理論的驗證
二、 對李嘉圖比較優勢理論的評價
第四章 新古典貿易理論――要素稟賦理論
第一節 H-O定理
一、 基本概念
二、 基本假定
三、 H-O定理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要素稟賦理論的收入分配效應
一、 斯托爾帕―薩繆爾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二、 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又稱H-O-S定理)
第三節 H-O定理的檢驗
一、 里昂惕夫之謎
二、 里昂惕夫之謎的解釋
第四節 要素稟賦理論的短期分析――特定要素模型
一、 特定要素模型的假定條件
二、 特定要素模型的主要內容
三、 要素稟賦理論長期與短期分析的比較
四、 特定要素模型的應用: 利益集團和貿易政策
第五章 國際貿易的其他理論解釋
第一節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一、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的主要內容
二、 對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的評價
第二節 重疊需求與國際貿易
第三節 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論
一、 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的主要內容
二、 國家競爭優勢的鉆石模型
三、 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的意義與局限性
第六章 新貿易理論
第一節 外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一、 規模經濟的概述
二、 外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三、 國際分工的影響因素
第二節 壟斷競爭與國際貿易
一、 壟斷競爭市場的特點
二、 壟斷競爭下的廠商均衡――從封閉到開放
三、 壟斷競爭條件下的市場均衡――從封閉到開放
四、 總結
第三節 寡頭壟斷與國際貿易
一、 寡頭壟斷市場的主要特點
二、 古諾模型回顧
三、 寡頭壟斷下的國際貿易
附錄6?1產業內貿易和產業間貿易
一、 產業內貿易的概念及衡量方法
二、 產業內貿易的特點
第七章 國際貿易理論發展前沿
第一節 國際垂直專業化分工與全球價值鏈
一、 國際垂直專業化分工與全球價值鏈的概述
二、 國際垂直專業化分工的衡量方法
三、 國際垂直專業化分工的收入分配效應
第二節 異質性企業與國際貿易
一、 企業生產率與國際貿易
二、 異質性企業國際貿易的影響
附錄7-1 Hummels等人(2001)提出的國際垂直專業化指標的計算方法介紹
第八章 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
第一節 經濟增長的含義和類型
第二節 羅伯津斯基定理
一、 生產要素增長的類型
二、 羅伯津斯基定理
第三節 開放條件下經濟增長對一國福利的影響
一、 偏向出口部門經濟增長條件下的分析
二、 偏向進口部門經濟增長條件下的分析
第四節 國際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一、 國際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二、 對外貿易的乘數理論
三、 內生經濟增長理論對國際貿易作用的評價
附錄8-1“荷蘭病”及其啟示
第二部分 國際貿易政策
第九章 國際貿易保護的政策措施――關稅
第一節 關稅的概述
一、 關稅的概念
二、 關稅的分類
第二節 關稅的經濟效應
一、 關稅的經濟效應――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分析
二、 關稅的經濟效應――不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分析
第三節 關稅的有效保護率
一、 有效保護率的衡量方式
二、 舉例及關稅結構
第十章 國際貿易保護的政策措施――非關稅壁壘
第一節 非關稅壁壘的概述
一、 非關稅壁壘的含義
二、 非關稅壁壘的特點
三、 非關稅壁壘的分類
第二節 配額
一、 配額的概念及分類
二、 配額的福利效應――進口市場為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分析
三、 配額的福利效應――不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分析
四、 配額與關稅的區別
第三節 自愿出口限制
一、 自愿出口限制的概述
二、 自愿出口限制的經濟效應
第四節 傾銷與反傾銷
一、 傾銷的定義與分類
二、 反傾銷及其經濟效應
第五節 出口補貼與反補貼
一、 出口補貼的概念
二、 出口補貼的福利效應
三、 出口補貼的判定標準與反補貼措施
第六節 其他主要的非關稅壁壘
一、 保障措施
二、 歧視性政府采購
三、 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
四、 藍色壁壘
五、 其他行政管理程序形成的貿易壁壘
六、 單邊貿易制裁措施
專欄10-1中國太陽能電池板“雙反”調查
專欄10-2歐盟碳關稅案例
專欄10-3歐盟對我國蜂蜜出口的技術壁壘
專欄10-4美國針對中國的輪胎特保案
第十一章 出口鼓勵和出口管制的政策措施
第一節 出口鼓勵的政策措施
一、 貿易和匯率政策
二、 產業政策
三、 出口退稅政策
四、 促進出口的行政組織措施
第二節 經濟特區
一、 經濟特區的含義和發展
二、 經濟特區的基本類型
第三節 出口管制政策
一、 出口管制的原因及商品
二、 出口管制的形式
三、 出口管制的政策措施
專欄11-1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為例
專欄11-2巴黎統籌委員會
第十二章 國際貿易保護政策的依據
第一節 重商主義的貿易保護
一、 主要內容
二、 評價
第二節 最佳關稅論
一、 最佳關稅論的核心思想
二、 最佳關稅論的爭論
第三節 自由競爭時期的貿易保護政策――幼稚產業保護理論
一、 李斯特幼稚產業保護理論的產生背景
二、 幼稚產業保護理論的理論基礎和依據
三、 幼稚產業保護論的基本觀點
四、 幼稚產業的判斷標準
五、 對幼稚產業保護理論的爭議
第四節 壟斷競爭時期的貿易保護政策――凱恩斯主義的超保護貿易理論
一、 凱恩斯主義貿易保護論的歷史背景
二、 凱恩斯的貿易保護觀點
三、 后凱恩斯主義的貿易保護觀點
四、 凱恩斯貿易保護論的評價
五、 凱恩斯主義貿易保護論與重商主義的異同
第五節 戰略性貿易保護政策
一、 戰略性進口政策
二、 戰略性出口政策
三、 進口保護以促進出口
四、 戰略性貿易保護政策的評價
第六節 貿易保護的政治經濟學
一、 政策的需求和供給
二、 貿易政策的國內政治經濟學
三、 貿易政策的國際政治經濟學
第七節 新貿易保護主義
一、 新貿易保護主義的起源、 動機和目的
二、 新貿易保護主義關注的焦點、 實施的手段和方式
三、 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根源和影響
第三部分 區域經濟一體化及世界貿易組織
第十三章 區域經濟一體化
第一節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含義和主要形式
一、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基本內涵
二、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分類
第二節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分析
一、 關稅同盟的靜態效應
二、 關稅同盟的動態效應
第三節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發展
一、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階段
第四節 區域經濟一體化對世界自由貿易的影響
一、 WTO世界多邊自由貿易體制的困境
二、 區域經濟一體化作為實現世界貿易自由化的途徑之一的合理性
三、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提供的“示范效應”
專欄13-1世界主要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專欄13-2中國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第十四章 世界貿易組織與國際貿易
體系第一節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
一、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建立
二、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基本原則
三、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主持下的多邊貿易談判
四、 對關貿總協定的評價
第二節 世界貿易組織
一、 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情況
二、 世界貿易組織協定的基本內容
三、 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
四、 世界貿易組織的組織結構
五、 世界貿易組織的決策機制
六、 世界貿易組織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基本程序
七、 世界貿易組織主持下的多邊貿易談判
八、 多哈回合談判的內容及新進展
專欄14-1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
第十五章 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政策與工業化
第一節 發展中國家的基本類型和基本特征
一、 發展中國家的含義
二、 發展中國家的基本類型
三、 發展中國家的共同經濟特征
第二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至70年代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
一、 進口替代戰略
二、 出口導向戰略
第三節 近年來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主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 新的國際分工模式和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機遇
二、 當前發展中國家主要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