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在介紹發(fā)動機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重點講解發(fā)動機兩大機構(曲柄連桿機構和配氣機構)、三大系統(tǒng)(發(fā)動機供給系、潤滑系和冷卻系)的組成、結構特點和工作原理,在理實一體教室實施教學,突出知識的實際應用性。同時還增添了任務實施,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及時用于實際應用中,提高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本書每章配有習題。隨書配有教學課件。
本書按照“基礎理論夠用,提升動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綜合能力”的原則,全面而清晰地講述了汽車發(fā)動機技術領域的相關知識。
史楠,畢業(yè)于西安石油大學,在職研究生;2005年11月-至今 就職于西安汽車科技職業(yè)學院,主要從事“自動變速器”和“汽車構造”的教學任務,負責“發(fā)動機構造”理實一體化課程研究與設計項目。出版有“二手車鑒定與評估”(2014,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第1章 汽車基礎知識 1
1.1 8S管理和常用工具、量具 1
1.1.1 8S管理 2
1.1.2 汽車常用工具與量具 4
1.2 汽車發(fā)展史 7
1.2.1 世界汽車發(fā)展史 7
1.2.2 中國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 9
1.2.3 現(xiàn)代汽車技術的發(fā)展 10
1.3 汽車總體構造與技術參數(shù) 11
1.3.1 汽車的分類 12
1.3.2 汽車總體結構的組成 15
1.3.3 汽車主要技術參數(shù)和車輛識別代號 15
1.4 汽車行駛原理 18
1.4.1 汽車行駛的驅動條件 18
1.4.2 汽車行駛的附著條件 19
第2章 發(fā)動機基礎知識 22
2.1 發(fā)動機基礎知識 22
2.1.1 發(fā)動機定義 22
2.1.2 發(fā)動機類型 23
2.1.3 發(fā)動機型號編制規(guī)則 25
2.1.4 基本術語 26
2.1.5 四沖程發(fā)動機工作過程 28
2.1.6 發(fā)動機總體構造 29
2.1.7 發(fā)動機主要性能指標與特性 31
第3章 曲柄連桿機構 36
3.1 曲柄連桿機構基礎知識 36
3.1.1 曲柄連桿機構功用與組成 37
3.1.2 曲柄連桿機構受力分析 37
3.2 機體組 40
3.2.1 氣缸體 40
3.2.2 氣缸蓋與氣缸蓋襯墊 43
3.2.3 油底殼 48
3.3 活塞連桿組 52
3.3.1 活塞 53
3.3.2 活塞環(huán) 58
3.3.3 活塞銷 63
3.3.4 連桿 64
3.4 曲軸飛輪組 69
3.4.1 曲軸 69
3.4.2 曲軸扭轉減振器 76
3.4.3 飛輪 77
3.5 曲柄連桿機構的拆裝 80
3.5.1 拆裝目的與內容 80
3.5.2 拆裝操作及步驟 80
第4章 配氣機構 89
4.1 配氣機構基礎知識 89
4.1.1 配氣機構功用 89
4.1.2 配氣機構組成 90
4.1.3 配氣機構類型 90
4.2 配氣機構主要零部件 94
4.2.1 氣門組 94
4.2.2 氣門傳動組 98
4.2.3 氣門間隙 105
4.3 可變配氣機構 107
4.3.1 配氣相位 107
4.3.2 可變配氣相關資料 109
4.4 配氣機構的拆裝 117
第5章 發(fā)動機供給系 127
5.1 燃料 128
5.1.1 汽油 128
5.1.2 柴油 128
5.1.3 壓縮天然氣(CNG) 129
5.2 汽油機供給系 129
5.2.1 汽油機供給系基礎知識 129
5.2.2 汽油供給 134
5.2.3 進、排氣系統(tǒng) 138
5.2.4 廢氣渦輪增壓系統(tǒng) 145
5.3 柴油發(fā)動機燃料供給系 148
5.3.1 柴油發(fā)動機燃料供給系基礎知識 149
5.3.2 噴油泵 153
5.3.3 調速器 162
5.3.4 噴油器 168
5.3.5 柴油機供給系輔助裝置 169
5.3.6 柴油機電控燃油噴射系統(tǒng) 171
第6章 發(fā)動機潤滑系 186
6.1 潤滑系基礎知識 186
6.1.1 潤滑系概述 187
6.1.2 潤滑劑 189
6.2 潤滑系主要零部件 190
6.2.1 潤滑系主要機件構造與工作原理 191
第7章 發(fā)動機冷卻系 200
7.1 冷卻系的基礎知識 200
7.1.1 冷卻系統(tǒng)基礎知識 201
7.1.2 水路 202
7.1.3 冷卻液 203
7.2 冷卻系主要零部件 204
7.2.1 散熱器 204
7.2.2 水泵 206
7.2.3 冷卻強度調節(jié)裝置 207
附錄A 全球十佳發(fā)動機 215
參考文獻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