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本書按照高等學校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的教學要求編寫。內容包括:緒論、誤差與不確定度、信號發生器、時頻測量、電壓測量、時域測量、阻抗測量、頻域測量、數據域測試及自動測試技術,共10章。每章均附有本章要點、小結和思考題與習題。本書配有電子課件及習題解答。 本書在選材上具有系統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特點。全書深入淺出,圖文并茂,內容豐富,適用面廣。
《電子測量與儀器》第1版于2005年1月出版發行,第2版于2009年1月出版發行,第3版于2012年7月出版發行,總計印刷25次。該書被近百所院校選用作為教材,是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類專業規劃教材,也受到業界科技人員和工廠企業技術人員所歡迎。
本書第1版2007年被評為廣西優秀教材一等獎,第2版于2010年被評為全國電子信息類優秀教材一等獎,第3版于2014年被列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由于電子測量與儀器技術發展很快,教材中一些內容應與時俱進,在技術上要跟進更新。同時,在教學中發現教材尚有錯漏及不妥之處需要更改。為此,要對第3版教材進行修訂。
本書第4版基本上保留了第3版的主要內容和特色,對部分內容進行了修訂,儀器的技術參數也根據發展情況進行了更新。
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1. 相比同類教材內容較新、實用性強,在《國外電子測量技術》雜志社和相關國內外廠商幫助下更新了教材中各種儀器參數,增加了一些新型儀器;
2. 按國家技術規范對誤差與不確定度進行精練的闡述,刪繁就簡,概念明確,計算方法步驟清晰,更便于學習理解與實際應用;
3. 按發展歷程講解儀器原理,容易入門,敘述深入淺出,圖文并茂,適合自學,同時也有些擴展或深入的內容可供教學和科研的不同需求選用;
4. 理論聯系實際,既講電子測量原理,又講具體儀器應用,通過實例與儀器型號參數介紹,加深對儀器的認識和對國內外技術水平的了解;
5. 弘揚民族品牌,宣講國產儀器”,書中列舉了國產儀器型號、參數及實例,以樹立民族自信心,激勵我國電子儀器事業的發展。
第4版修訂工作主要由桂林科技大學黃新副教授完成。陳尚松、郭慶、李長俊、胡鴻志、胡錦泉等老師為教材修訂提出了很好的意見。
感謝王月娥等老師對本書做了細致的勘誤、校對工作。感謝北京《儀器儀表學報》雜志譯審汪鐵華老師幫助審定了譯文資料。感謝廣西壯族自治區計量檢測研究院吳宇同志提供了很好的參考資料。在修訂中參考、引用了相關教材、論文中的有關內容,除列入參考文獻外,在此順致誠摯的感謝。
在本書編寫及修訂中,得到了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有關領導的支持與幫助;得到了《國外電子測量技術》《電子測量與儀器》《電子測量技術》雜志社的支持和幫助;得到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儀器儀表有限公司(第41研究所)、北京普源精電科技有限公司、廣州致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數英儀器有限公司(無線電四廠)、成都前鋒電子儀器廠和常州同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的支持和幫助;得到了采用本書作教材的兄弟院校任課老師的支持和幫助;得到了電子工業出版社的支持和幫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謝!
書中存在的錯漏和不當之處,懇請同行和讀者批評指正。尤其是對選用本書作為教材的教師,歡迎加強聯系,共同切磋書中的內容及習題的解答,探討教學心得,教好這門課程。
書中標有※號的章節,是供不同教學計劃要求選用的內容。本書配有電子課件及習題解答,可向任課老師免費提供。
聯系人:黃新
E-mail:hxgl@guet.edu.cn
陳尚松
2018年1月
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陳尚松,1961年畢業于西安軍事電信工程學院(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雷達導航專業并留校任教,從事雷達與電子對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1980年集體援建桂林電子工業學院,從事電子測量儀器及自動測控技術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歷任教研室主任、科研處長、中國電子學會計算機學會容錯計算專業委員會委員,電子測量與儀器學會自動測試與控制專業學會理事。現任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編委,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國外儀器應用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