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介紹納米粒子作為化學藥物或者其他生物制劑載體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全書以十章的篇幅,比較系統地介紹了醫用納米材料的特點及納米載體的種類與性質,探討了納米粒子的生物分布與代謝特性,對納米載體在抗腫瘤藥物、核酸物質和生長因子的遞送及在免疫治療和分子影像學中的應用研究進行了比較全面的介紹,并討論了納米粒子的血液相容性。
獲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出版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主編
本書系統地介紹作為載體的醫用納米材料,可供生物醫學、藥學、材料科學等專業的研究生或科研人員閱讀參考。
許海燕,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醫學科學院納米生物醫學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取得中國科技大學理學學士、理學碩士學位。曾在北京化工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工作,并赴日本大阪工業技術研究所有機課研修(JICA項目)。1995進入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所工作,1999~2000在美國匹茲堡大學McGowanInstitute of RegenerativeMedicine工作。近年來主要從事納米結構功能性生物材料設計制備及在腫瘤治療、組織修復及藥物輸運方面的相關應用基礎研究。先后承擔國家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九五"攻關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教育部資助項目,在納米材料與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納米材料調控細胞功能作用方面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主要社會兼職包括: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北京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編輯委員會委員、《北京生物醫學工程》編輯委員會委員。
《納米科學與技術》叢書序
前言
第1章緒論
1?1引言
1?2納米材料的結構與基本性質
1?2?1納米材料的定義
1?2?2納米粒子的基本物理效應
1?3納米載體的種類及基本生物學性質
1?4納米粒子的理化性質表征
參考文獻
第2章納米粒子的生物分布與代謝特性
2?1物質跨膜運輸
2?2納米粒子進入細胞的途徑
2?2?1氧化鐵磁性納米粒子進入細胞的途徑和代謝特性
2?2?2碳納米管進入細胞的途徑
2?3碳納米管在細胞中的定位
2?3?1碳納米管在細胞中的示蹤
2?3?2定位在溶酶體
2?3?3定位在細胞質
2?3?4定位在細胞核
2?4碳納米管在體內的生物分布
參考文獻
第3章聚合物納米粒子作為抗腫瘤藥物載體的應用研究
3?1聚合物納米粒子的主要材料與類型
3?1?1可降解的聚合物納米粒子
3?1?2載藥聚合物納米粒子的主要形式
3?2納米粒子對腫瘤的靶向性策略及應用研究
3?2?1“靶向”的概念及策略
3?2?2腫瘤EPR效應及其對腫瘤靶向治療的意義
3?3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納米粒子在藥物遞送中的作用
3?3?1載藥納米粒子研究舉例
3?3?2載藥納米膠束舉例
3?3?3環境響應型載藥膠束舉例
3?3?4其他載藥聚合物納米粒子
3?3?5聚合物?藥物或聚合物?蛋白耦合體的應用研究
3?3?6光動力治療中的聚合物納米載體
3?4抗腫瘤血管生長的藥物輸送策略和納米技術
3?5結語
參考文獻
·vi·第4章納米載體在核酸物質遞送方面的研究
4?1基因治療和基因沉默
4?2金納米粒子
4?3介孔納米粒子(硅/二氧化硅)
4?4磁性納米粒子
4?5碳納米管
4?5?1碳納米管與核酸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復合物的制備
4?5?2碳納米管?核酸復合物的表征
4?5?3碳納米管?核酸復合物在細胞中的定位
4?5?4碳納米管作為核酸物質轉運載體的研究進展
4?6量子點
4?7有機納米粒子作為核酸載體的研究
4?7?1脂質體
4?7?2合成聚合物納米粒子
4?7?3微膠束
4?8納米結構組織工程支架在基因治療中的應用
4?8?1水凝膠
4?8?2電紡絲材料
4?8?3多孔支架
4?9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5章碳納米管在抗腫瘤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5?1碳納米管在腫瘤化療中的應用研究
5?1?1碳納米管作為化療藥物的遞送系統
5?1?2碳納米管對抗腫瘤藥物的靶向遞送
5?1?3利用碳納米管克服腫瘤的多藥耐藥性
5?2碳納米管在腫瘤物理治療中的輔助作用研究
5?2?1碳納米管與近紅外輻射的協同作用
5?2?2碳納米管對其他物理治療方法的促進作用
5?3碳納米管在腫瘤基因治療中的作用
5?4碳納米管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作用
5?4?1碳納米管的免疫學效應
5?4?2碳納米管免疫效應對腫瘤免疫治療的意義
5?5碳納米管在腫瘤治療中的毒性評價
參考文獻
第6章納米載體在生長因子遞送方面的應用研究
6?1生長因子的生物學特性
6?1?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6?1?2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
6?1?3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
6?1?4骨形態發生蛋白質
6?2復乳法和鹽析法構建負載生長因子的納米粒子及其應用研究
6?3靜電紡絲方法制備負載生長因子的納米纖維載體
6?3?1靜電紡絲技術概述
6?3?2靜電紡絲常用的生物材料
6?3?3通過物理吸附或混合在納米纖維上負載生長因子
6?3?4通過化學鍵合方法在納米纖維上負載生長因子
6?4自組裝多肽水凝膠納米纖維載體
6?5展望
參考文獻
·vii·第7章跨越血腦屏障的納米載體
7?1納米藥物遞送系統突破血腦屏障的主要策略
7?1?1轉鐵蛋白受體
7?1?2胰島素受體
7?1?3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相關蛋白1和2
7?1?4表面活性劑的作用
7?1?5瘦素30
7?1?6唾液酸受體
7?1?7白喉毒素受體/肝素結合類表皮生長因子
7?1?8PEG修飾策略
7?1?9基于吸附作用的陽離子載體
7?2可以通過血腦屏障的納米載體
7?2?1脂質體
7?2?2微乳液/納米乳液
7?2?3脂質納米粒
7?2?4聚合物納米粒子
7?2?5聚合物膠束
7?2?6樹狀大分子
7?2?7聚合物納米凝膠
7?3納米載體在腦部疾患治療中的應用
7?3?1腦部腫瘤
7?3?2神經退行性病變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與帕金森病)
7?3?3腦缺血再灌注損害的抑制
7?4納米載體與神經毒性研究
參考文獻
·viii·第8章納米粒子的免疫效應及其在免疫治療中的作用
8?1納米粒子的免疫學效應概述
8?2納米粒子對血液免疫細胞的作用
8?2?1納米粒子對T細胞的作用
8?2?2納米粒子對B細胞的作用
8?2?3納米粒子對樹突細胞的作用
8?3納米載體在免疫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8?4納米粒子對補體的活化作用
8?5展望
參考文獻
第9章納米載體在分子影像學中的應用研究
9?1分子影像學概述
9?2納米粒子對比劑在不同分子成像中的應用研究
9?2?1放射性核素成像
9?2?2光學成像
9?2?3磁共振成像
9?2?4超聲成像
9?2?5CT成像
9?3納米載體在多模態分子成像中的應用研究
9?4靶向性納米粒子對比劑的構建
9?5通過表面化學修飾提高納米粒子對比劑的穩定性、長循環性和生物相
容性
9?6多功能納米粒子對比劑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參考文獻
第10章納米粒子的血液相容性
10?1納米粒子對蛋白質分子的作用
10?2納米粒子對紅細胞的作用
10?3納米材料對血小板的作用及凝血反應
10?3?1血小板
10?3?2納米粒子對血小板的作用
10?4納米粒子對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
10?5碳納米管及其復合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10?6結語及展望
參考文獻
納米生物醫藥載體第1章緒論第1章緒論〖*2〗1?1引言近年來在與納米生物醫學研究相關的文獻中,“載體”(carriers,vector,deliverysystem)一詞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比如“藥物載體”、“基因載體”、“放射性核素載體”、“熒光分子載體”、“探針載體”等,大多數“載體”的出現都與納米材料聯系在一起。綜合迄今已經出現的“載體”方面的研究報道,我們可以發現,納米材料已經成為一類具有獨特性質和功能的新型生物醫藥載體,受到生物醫學、化學、物理學、材料學等多領域的研究人員以及醫藥產業界的極大關注,正在得到高強度的研究,并取得快速的進展。在本書中,我們把那些通過物理吸附、包裹、分子自組裝或者化學鍵合方式攜帶各種各樣功能性分子(治療或檢測性的分子)的納米材料(粒子、纖維或者薄膜)稱為納米載體。
“納米載體”藍本的出現應該回溯到1959年12月29日,在加州理工學院舉行的美國物理學會年會上,理查德·費曼(RichardFeynman)教授作了他著名的演講“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bottom”[1]。費曼在演講中闡述了他關于在小尺度范圍內制造、操縱和控制分子機器的設想及對未來的影響。在談到極微小機器對生物醫學可能產生的作用和影響時,提起他的朋友艾伯特·希布斯(AlbertR?Hibbs)曾經有一個很“瘋狂”的想法,他說如果一個人能夠吞下一個外科大夫,那該是很有趣的事情。這個機器人大夫可以到血管中和心臟內去到處“看看”,然后把看到的信息反饋回去,如果發現心瓣有什么病變,拿微型手術刀把病變的部分切除就行了。還有一些小機器可能會永久地植入到機體內,作為那些喪失了功能的器官的輔助裝置。費曼還充滿信心地作出預言:“我毫不懷疑當我們能夠在小尺度上控制物質的組裝和排列時,我們將獲得更強大的能力去制備全然不同的新材料。”在費曼作出上述預言的50年后,研究人員已經部分實現了他的期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操縱原子的排列,將分子組裝成納米粒子(或納米結構),讓它們攜帶多種功能分子,去探測疾病的發生,在分子、細胞和整體水平上發掘它們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潛能,從中尋找難以攻克的醫學難題的新的解決方案。可以期望,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人們對這些載體的控制和操縱能力將不斷增加,使它們的結構越來越精細,功能越來越強大。
納米粒子作為治療性和(或)檢測性分子的新型載體已經受到科學界和工業界的極大關注,成為當前納米生物醫學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迄今,納米粒子運載和遞送的物質已經涉及核酸、多肽、蛋白質、放射性核素、化療藥物、光敏性分子、熒光探針分子等眾多種類,在疾病的早期檢測與診斷和治療方面展示出巨大的應用前景和經濟價值。目前,一些納米技術相關的藥物產品已被批準進入臨床,大部分納米藥物正處于不同的臨床前研究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