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談人生:人生的境界》人生是什么?有人說,人生就像一盤棋,走錯了一步,終生悔悟;也有人說,人生如夢,只有把想法付諸行動,才會夢想成真。人生究竟是什么?或許對于一百種人,會有一千種說法。本書以季老對人生的感悟為主題,結合作者九十多年的生活體驗,為讀者解密大師最成功的人生密碼。
季羨林先生結合自身九十多年生活體驗,一一為你講述。
季羨林(1911.8.6—2009.7.11),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家、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
代表作品:《牛棚雜憶》《天竺心影》《朗潤集》《留德十年》《病榻雜記》《中印文化關系史論集》《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等。
第一輯人生隨想
人生/002
再談人生/004
三論人生/006
人生漫談/008
生命冥想/013
人生之美/017
禪趣人生/020
人生小品/024
養生無術是有術/029
長壽之道/031
長生不老/033
不完滿才是人生/035
緣分與命運/038
論壓力/041
愛情/043
當時只道是尋常/049
生活的現實/051
第二輯九十述懷
黃昏/054
老馬識途/059
一個信念,一個主旨,一點精神/061
我的座右銘 /064
我的懷舊觀/066
我的美人觀/069
老年四“得”/074
老年十忌/076
八十述懷/093
九十述懷/098
九三述懷/108
九十五歲初度/114
老年談老/118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123
我對未來教育的幾點希望/126
第三輯死的浮想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130
生命的價值/133
他實現了生命的價值——悼念朱光潛先生/137
晚節善終大節不虧——悼念馮芝生(友蘭)先生/143
希望在你們身上/150
我們要奉行“送去主義”/152
重返哥廷根/156
三個小女孩/164
兩個乞丐/171
死的浮想/175
回頭看看/177
希望21世紀家庭更美好/182
溫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氣氛/185
站在胡適之先生墓前/188
一雙長滿老繭的手/200
聽雨/205
一座精美絕倫的漢白玉雕像——一個幻影/209
人生
在一個人生漫談的專欄中,首先談一談人生,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未可厚非的。
而且我認為,對于我來說,這個題目也并不難寫。我已經到了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經滾了八十多個春秋了。一天天面對人生,時時刻刻面對人生,讓我這樣一個世故老人來談人生,還有什么困難呢?豈不是易如反掌嗎?
但是,稍微進一步一琢磨,立即出了疑問:什么叫人生呢?我并不清楚。
不但我不清楚,我看蕓蕓眾生中也沒有哪個人真清楚的。古今中外的哲學家談人生者眾矣。什么人生意義,什么人生的價值,花樣繁多,撲朔迷離,令人眼花繚亂;然而他們說了些什么呢?恐怕連他們自己也是越談越糊涂。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
哲學家的哲學,至矣高矣。但是,恕我大不敬,他們的哲學同吾輩凡人不搭界,讓這些哲學,連同它們的家,坐在神圣的殿堂里去獨現輝煌吧!像我這樣一個凡人,吃飽了飯沒事兒的時候,有時也會想到人生問題。我覺得,我們人的生,都絕對是被動的。沒有哪一個人能先制訂一個誕生計劃,然后再下生,一步步讓計劃實現。只有一個人是例外,他就是佛祖釋迦牟尼。他住在天上,忽然想降生人寰,超度眾生。先考慮要降生的國家,再考慮要降生的父母。考慮周詳之后,才從容下降。但他是佛祖,不是吾輩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