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護理學是一門研究小兒生長發育規律及其影響因素、兒童保健、疾病防治及護理的科學。本教材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以護理本科生的培養目標為依據,根據“貼近學生、貼近社會、貼近崗位”的基本原則,結合臨床兒科護理研究發展取得的新成果、新理論和新技術編寫而成。為了保證教材的科學性、思想性,同時體現實用性、可讀性和創新性,在編寫過程中,按照整體護理的理念,以護理程序為框架,根據兒科護理學的特點組織編寫,力求做到內容新穎、聯系實踐。內容包括兒科護理學基礎知識、兒科護理技術操作、新生兒及新生兒疾病的護理、小兒各系統疾病的護理。各章節我們結合臨床經驗,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各系統典型疾病,以臨床真實病例為線索,根據患者的相關癥狀準確評估分析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并針對最主要的護理問題展開討論,提出切實可行的護理措施,將理論知識充分應用到臨床護理實踐。
總序
前言
第一篇 兒科護理基礎知識及兒科護理技術操作
第一章 生長發育
第一節 生長發育規律及影響因素
第二節 小兒體格生長發育及評價
第三節 小兒神經心理發育及評價
第二章 住院患兒的護理
第一節 兒童醫療機構的設置及護理管理
第二節 小兒健康評估的特點一
第三節 小兒用藥特點及護理
第四節 小兒體液平衡特點和液體療法
第三章 兒童保健
第一節 小兒年齡的分期及各期兒童保健的特點
第二節 計劃免疫
第四章 小兒營養
第一節 能量與營養素的需要
第二節 嬰兒喂養方法
第三節 小兒營養狀況評估
第五章 兒科護理技術操作
第一節 更換尿布法
第二節 嬰兒沐浴法
第三節 約束保護法
第四節 頭皮靜脈輸液法
第五節 經外周導人中心靜脈置管
第六節 股靜脈穿刺法
第七節 嬰幼兒灌腸法
第八節 溫箱使用法
第九節 光照療法
第二篇 新生兒及新生兒疾病的護理
第六章 正常足月兒和早產兒的特點及護理
第七章 新生兒疾病的護理
第一節 新生兒窒息
第二節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第三節 新生兒顱內出血
第四節 胎糞吸入綜合征
第五節 新生兒感染性疾病
第六節 新生兒黃疸
第七節 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
第三篇 小兒疾病的護理
第八章 營養障礙疾病患兒的護理
第一節 蛋白質一能量營養障礙
第二節 維生素營養障礙
第九章 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第一節 口炎
第二節 小兒腹瀉
第十章 呼吸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第一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節 急性支氣管炎
第三節 肺炎
第四節 支氣管哮喘
第十一章 循環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第一節 先天性心臟病
第二節 病毒性心肌炎
第三節 心力衰竭
第十二章 泌尿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第一節 急性腎小球腎炎
第二節 腎病綜合征
第三節 泌尿道感染
第十三章 造血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第一節 小兒貧血
第二節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第三節 急性白血病
第十四章 神經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第一節 化膿性腦膜炎
第二節 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
第十五章 內分泌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第一節 小兒糖尿病
第二節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
第十六章 免疫性疾病患兒的護理
第一節 風濕熱
第二節 過敏性紫癜
第三節 川崎病
第十七章 傳染性疾病患兒的護理
第一節 傳染病患兒的一般護理
第二節 結核病
第十八章 危重癥患兒的護理
第一節 小兒驚厥
第二節 急性顱內壓增高
第三節 急性呼吸衰竭
第四節 急性腎衰竭
參考文獻
附錄 GESELL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