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財稅制度的改革和金稅三期的上線,企業對會計實習員執業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本書以實習會計崗位能力為編寫依據,適應會計教育課程改革,力圖充分反映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實踐要求,用真實企業崗位能力需求來引導會計教學行業改革。本書共七個項目,涵蓋會計基礎工作認知、復式記賬法、存貨計價方法、賬務處理程序、錯賬更正、現金管理及發票管理等內容。本書的特色主要有兩點:一是結合實際,按照企業實際工作中會計實習崗位執業要求編寫;二是內容前沿,本書中會計處理按照目前適用的會計準則進行處理。
本書可以使讀者盡快掌握會計實習員的崗位技能,達到畢業即可上崗的水平。
本書適用于財會及相關專業在校學生及其他有志于從事會計職業的自學人士。
2018 年2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人才評價是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才資源開發管理和使用的前提;鼓勵行業企業參與到專業人才評價中來,建立社會化、市場化的人才評價制度,發揮多元評價主體作用。
隨著國家創新創業戰略的推進、財稅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金稅三期部署效果的逐漸顯現,企事業單位對會計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且用人單位對會計學生的執業能力、綜合素養等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社會迫切希望有既可科學評價會計專業執業水平、又能牽引學生學習和老師教學的評價體系和標準。
經多方調研、評估,由中國商業會計學會聯合稅友集團開發的CMAC 認證體系特別符合現階段我國會計專業崗位能力認證的需求,符合企業用人的能力與素養要求。
CMAC 認證是會計能力成熟度認證的簡稱,是根據會計崗位職責和崗位能力的要求,采用分崗位、逐級遞進、理論與實務、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制定的認證體系。
CMAC 認證基于各崗位職責所需要的財稅專業能力、職業素養、工作方法和習慣、工具軟件等能力維度,構建以會計、財務、 稅法、經濟法、金融結算等法律、法規、準則、制度、規則、指南為基礎;以試題庫、案例庫為載體、按照最小顆粒度為知識點與試題聯動掛鉤為原則;運用大數據采集分析手段,憑借開放又不失嚴謹的認證機制,進行數據化評價。CMAC 認證有利于整體上提升會計人員執業能力和綜合素養,提升會計從業人員和工作者為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
CMAC 會計能力或熟度認證系列教材根據CMAC 認證崗位(實習會計、出納、初級稅務專員及代理記賬師)能力指標配置相關的教學內容。
本書依據實習會計崗位能力指標編寫相關的財稅專業知識。全書共分七個項目,以實習會計崗位能力需要的財稅專業知識為主線,進行系統的展示。七個項目的內容分別是會計基礎工作認知、復式記賬法、存貨計價方法、賬務處理程序、錯賬更正、現金管理、發票管理。
本書的特點是與實際企業崗位的專業技能要求高度吻合,實用性強。讀者通過本書的學習,可以掌握實際工作中實習會計崗位所需的財稅專業知識,勝任該崗位。
本書由國內的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教授及高校老師組成的專業團隊編寫,還得到稅友軟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李高齊總經理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本書由李媛、周銘梨任主編;由屠曉佳、陳肖松任副主編。參與編寫的還有王翠、陳永清、何義山、陳美娟、邵露、黃妙、陳影、樓晴靜、沈苗華、梁永強、余笑冰、趙麗金、劉曉鈺、陳榮華、蔣芬芬。最后,本書由李高齊審定。
本書在撰寫過程中參閱了大量優秀的論著和相關文獻資料,在此對上述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鑒于企業會計準則和稅收政策的動態性,書中仍難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便日后補正修訂。
項目一 會計基礎工作認知 1
任務一 了解會計基礎工作 1
任務二 學習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8
任務三 了解會計法律責任 27
項目二 復式記賬法 38
任務一 掌握借貸記賬法 38
任務二 學習編制會計分錄 50
任務三 掌握試算平衡 53
項目三 存貨計價方法 61
任務一 了解存貨計價方法 61
任務二 掌握個別計價法 66
任務三 掌握先進先出法 69
任務四 掌握加權平均法 72
項目四 賬務處理程序 78
任務一 學習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 78
任務二 學習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 96
任務三 學習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 101
項目五 錯賬更正 107
任務一 了解錯賬更正 107
任務二 掌握劃線更正法 111
任務三 掌握紅字更正法 114
任務四 掌握補充登記法 117
項目六 現金管理 128
任務一 學習現金管理 128
任務二 了解《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135
項目七 發票管理 144
任務一 了解發票管理 144
任務二 學習發票的領購流程 153
任務三 學習發票的開具和保管 155
任務四 了解發票管理的法律責任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