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運用工程學》(第二版)系統闡述汽車運用工程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全面介紹汽車使用過程中有關汽車運用基礎設施、汽車使用性能、汽車運用技術、汽車運用技術保障等內容,努力反映汽車運用工程領域的新技術、新理論、新成果。本書既可用作高等院校交通運輸(汽車運用工程)、汽車服務工程和其他相關專業本科生或研究生汽車運用工程課程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汽車技術管理、汽車運輸、汽車技術使用、汽車維修等工作的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
前 言要實現汽車運用的最佳效果, 就必須科學合理地運用車輛。 《汽車運用工程學》 以提高 汽車運用效果為主線, 全面介紹汽車使用過程中有關汽車運用基礎設施、 汽車使用性能、 汽 車運用技術、 汽車運用技術保障等內容, 系統闡述汽車運用工程學科的基本概念、 基本規律 和基本方法, 努力反映汽車運用工程領域的新技術、 新理論、 新成果, 深入探討提高汽車運 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技術措施、 組織措施和管理措施。
《汽車運用工程學》 (第 1 版) 自 2010 年 5 月出版以來, 數次重印, 在全國許多高等院 校的交通運輸 (汽車運用工程) 專業、 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和其他相關專業的教學中得到廣 泛應用, 并于 2016 年 9 月獲得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本次修訂過程中, 在 總結并堅持第 1 版優點的基礎上, 根據汽車運用工程領域的發展和技術進步, 結合我們在實 際教學中的學術積累和教學經驗積累, 第 2 版在以下方面進行了更新:1. 根據汽車運用和汽車技術管理領域最新頒布的標準法規, 力求反映汽車行業、 汽車 運輸和管理行業的新技術、 新成果、 新趨勢; 對全書內容及文字進行了較大幅度更新。
2. 在保持第 1 版的基本內容框架的基礎上, 進一步優化了章節和內容安排, 以更好地 與其他相關課程的授課內容相銜接。
3. 根據所介紹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對相關內容進行了調整, 使其邏輯性和系統性更好。
4. 增加了各章復習題以供讀者參考選做。
5. 修改了第 1 版文字、 圖表、 公式中的錯誤。
本書由長安大學陳煥江教授和三門峽速達交通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李復活博士編著。 長安 大學邱兆文、 王來軍、 肖梅、 陳昊、 朱彤、 沈小燕等和三門峽速達交通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李 紅宇、 李雪鋒、 鄒忠月、 趙訓練、 李燕、 衛振國、 趙靜等參與了資料分析、 數據整理、 插圖 繪制等工作。 長安大學汽車學院和三門峽速達交通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領導對本書出版非常 關心并提供了許多幫助, 作者對此表示感謝。 在本書編著過程中, 參考了很多文獻資料, 在 此對各位作者深表謝意。
懇請讀者對本書的內容和章節安排等提出寶貴意見, 并對書中存在的錯誤及不當之處提 出批評和修改建議, 以便本書再版修訂時參考。
目 錄
前 言
第一篇 汽車運用基礎設施
第一章汽車運輸道路設施 2
第一節道路交通網絡 2
第二節道路設施 10
第三節道路交通控制設施 19
復習題 26
第二章公路運輸樞紐和站場設施 28
第一節公路運輸樞紐 28
第二節汽車貨運站 (場) 29
第三節汽車客運站 (場) 34
復習題 41
第二篇 汽車使用性能
第三章汽車整車結構參數和使用 方便性 44
第一節汽車的結構參數 44
第二節汽車的質量參數及利用 46
第三節汽車的使用方便性 49
復習題 52
第四章汽車的動力性 53
第一節汽車動力性的評價指標 53
第二節汽車行駛方程式 54
第三節汽車動力性分析 68
第四節附著條件限制下汽車的動力性 75
第五節影響汽車動力性的驅動系統參數 79
第六節汽車動力性試驗 83
復習題 87
第五章汽車的燃油經濟性 89
第一節汽車燃油經濟性的評價指標 89
第二節汽車燃油經濟性的計算 93
第三節影響汽車燃油經濟性的結構因素 98
第四節汽車燃油經濟性試驗 102
復習題 103
第六章汽車的制動性 105
第一節汽車制動性的評價指標 105
第二節制動時車輪的受力 106
第三節汽車的制動效能 112
第四節制動效能的恒定性 115
第五節制動時汽車的方向穩定性 117
第六節前、后軸制動器制動力的比例 關系 120
第七節防抱死制動系統的工作原理 125
第八節汽車制動性試驗 126
復習題 129
第七章汽車的操縱穩定性 130
第一節彈性輪胎的側偏特性 130
第二節汽車轉向時的運動 135
第三節汽車穩態轉向特性分析 137
第四節轉向輪繞主銷的擺振 144
第五節作用于轉向輪的穩定效應 146
第六節汽車的瞬態響應簡介 149
第七節汽車操縱穩定性試驗 150
復習題 151
第八章汽車的行駛平順性 153
第一節汽車行駛平順性的評價 153
第二節汽車振動系統的簡化和振動特性分析 156
第三節影響汽車行駛平順性的結構 因素 159
第四節汽車行駛平順性試驗 161
復習題 162
第九章汽車的通過性 164
第一節汽車通過性的評價指標 164
第二節汽車的傾覆失效 167
第三節影響汽車通過性的因素 169
第四節汽車通過性試驗 172
復習題 173
第十章汽車的環保性 175
第一節汽車的排放性能 175
第二節汽車噪聲排放性能 182
第三節汽車電磁波干擾 187
復習題 188
第三篇 汽車運用技術
第十一章 汽車運輸組織與效益 192
第一節運輸需求 192
第二節汽車運輸過程和統計指標 193
第三節汽車貨物運輸組織 195
第四節公路旅客運輸組織 200
第五節城市公共汽車客運組織 204
第六節汽車利用效率單項評價指標 207
第七節汽車運輸綜合評價指標 210
復習題 215
第十二章 汽車運行材料及合理使用 217
第一節汽車燃料及合理使用 217
第二節汽車潤滑材料及合理使用 225
第三節汽車工作液及合理使用 235
第四節汽車輪胎及合理使用 240
復習題 247
第十三章 汽車運用安全技術 249
第一節道路交通事故及其分類 249
第二節道路交通事故的影響因素 251
第三節道路交通安全系統分析 254
第四節道路交通事故的預防措施 261
復習題 264
第十四章 汽車公害防治技術 266
第一節汽車排放公害的防治 266
第二節汽車噪聲公害的防治 274
第三節汽車電磁波公害的防治 279
復習題 280
第十五章 汽車在特殊條件下的合理使用 282
第一節汽車的走合期及其合理使用 282
第二節第二節 汽車在低溫條件下的合理使用 285
第三節汽車在高溫條件下的合理使用 290
第四節汽車在高原和山區條件下的使用 295
第五節汽車在拖掛運輸條件下的合理使用 299
復習題 301
第四篇 汽車運用技術保障
第十六章 汽車技術狀況及其變化 304
第一節汽車技術狀況和運用性能 304
第二節汽車技術狀況變化的基本原因 305
第三節影響汽車技術狀況變化的使用因素 307
第四節汽車技術狀況變化的規律 310
第五節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等級劃分和評定 311
復習題 312
第十七章 車輛的技術管理 314
第一節車輛技術管理概述 314
第二節車輛的基礎管理 315
第三節車輛的全過程技術管理 318
復習題 326
第十八章 汽車的檢測診斷與維修 327
第一節汽車的檢測診斷 327
第二節汽車的維護 342
第三節汽車的修理 346
第四節汽車維修經營及維修質量管理 353
復習題 356
第十九章 汽車更新理論 357
第一節汽車性能劣化的原因 357
第二節汽車使用壽命 357
第三節汽車更新時刻的確定 359
復習題 364
參考文獻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