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全面貫徹新頒布的《技術制圖》和《機械制圖》國家標準。適當簡化了畫法幾何部分的內容,增加了計算機繪圖、第三角畫法、制圖國外標準等內容,內容翔實,圖例清晰,努力體現應用型本科教學的特色。本書共十一章,主要內容有:緒論、制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投影基礎、立體的投影、組合體、圖樣畫法、第三角畫法與制圖國外標準、標準件與常用件、零件圖、裝配圖、計算機繪圖基礎。配套的《工程制圖習題集》同步出版。
本書是根據“高職、高專工程制圖基本要求”, 結合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從事現場技術工作高素質實用型技術人才, 同時考慮不同專業、擴展圖學知識面而編寫的。
本書引入創新讀圖內容, 較系統、較深入地論述了讀圖思維規律, 把讀、畫(測繪)貫穿全書, 并且適當降低難度, 本書具有以下特色:
1. 把讀圖作為主體內容, 貫徹到每一章節中, “讀” “畫” 結合, 以“畫” 促“讀”,實施讀圖想象訓練不斷線, 克服讀圖訓練的“集中式” “跳躍式” 造成的學習困難, 采用“化難為簡” “循序漸進” “逐步提高” 的方法, 不斷啟迪讀圖想象思路, 使讀者的讀圖能力呈“螺旋式” 上升, 培養學習興趣。
2. 書中引入創新內容, 擴大基本體的含義, 介紹形象有趣的“視圖歸位拉伸”, 讀第三角畫法視圖的“手掌翻轉法” 等速成讀圖法, 把抽象思維轉變為形象思維的“凸凹構形”“表面組裝” 等行之有效的讀圖思維方法及讀圖構形設計法, 從多方面、多角度啟迪想象思路, 引入創新的讀機件表達方法的思維基礎, 為讀組合體視圖和零件圖搭橋。
3. 采用國家制圖新標準, 提供相關內容和圖例, 如GB / T 131—2006 《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 技術產品文件中表面結構的表示法》GB / T 1182—2008 《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 幾何公差》; GB / T 1800—2009 《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 極限與配合》, 螺紋緊
固件簡化畫法等。
4. 將測繪和徒手繪圖訓練作為另一主線, 貫徹全書, 把零件測繪和部件測繪結合為一體, 以旋塞為典型部件介紹測繪全過程, 培養測繪基本能力。
5. 以“必需” “夠用” “應用” 為原則處理投影基礎, 介紹投影規律時側重于體上投影分析, 降低了截交線、相貫線的難度和深度, 著重于常見基本作圖的投影分析。
6. 把讀、畫視圖的投影分析法和形體分析法作為全書訓練核心, 貫徹于各章節中, 附有演練題。在讀圖題例中注入想象, 體現構形多樣性和創意性, 為培養創新想象力進行基礎訓練。
7. 對投影的難點和重點采用圖解分析法用“圖” 說“圖”, 達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形象生動、突出要點的目的。
8. 為適應不同專業、不同要求, 擴展圖學知識, 書中帶※ 符號的章節, 以備選學。
本書由福建工程學院翁民玲、王其昌編著。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 書中難免存在疏忽和考慮不周之處, 懇請廣大讀者和選用本書的老師批評指正, 并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以便及時改進、充實、完善, 謝謝。
前言
緒論 1
第一章 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3
第一節 制圖國家標準的基本規定 3
第二節 常用繪圖工具、 儀器的用法 15
第三節 常用幾何圖形的畫法 18
第四節 平面圖形的畫法 25
第五節 徒手畫平面圖形的基本方法 27
第二章 投影基礎 30
第一節 投影法的概述 30
第二節 三視圖的形成及投影規律 31
第三節 點、 線、 面的投影 36
第四節 基本體的投影 49
第五節 基本體的軸測圖 63
第三章 常見立體表面交線和讀圖思維
基礎 71
第一節 截交線 71
第二節 相貫線 79
第三節 截斷體和相貫體的尺寸標注 84
第四節 讀圖的思維基礎 85
第四章 組合體 90
第一節 組合體的形體分析 90
第二節 組合體三視圖的畫法 92
第三節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94
第四節 組合體軸測圖的畫法 97
第五節 讀組合體視圖 99
第五章 機件的表達方法 110
第一節 視圖 110
第二節 剖視圖 114
第三節 斷面圖 126
第四節 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 130
第五節 讀機件表達的思維基礎和方法 135
第六章 標準件和通用件 139
第一節 螺紋 139
第二節 常用螺紋緊固件 145
第三節 鍵、 銷連接 150
第四節 齒輪 153
第五節 滾動軸承 158
第六節 彈簧 162
第七章 零件圖 164
第一節 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 164
第二節 零件圖的視圖選擇 165
第三節 零件圖的尺寸標注 167
第四節 零件圖的技術要求 172
第五節 零件的工藝結構 188
第六節 讀零件圖 191
第八章 裝配圖 201
第一節 裝配圖的作用和內容 201
第二節 裝配圖的規定畫法和特殊畫法 203
第三節 裝配圖的尺寸標注和技術要求 206
第四節 裝配圖中零、部件的序號和
明細欄 207
第五節 裝配的工藝結構 208
第六節 零部件測繪和裝配圖畫法 210
第七節 讀裝配圖 220
∗第九章 讀第三角畫法視圖 226
第一節 第三角畫法視圖的基本知識 226
第二節 讀第三角畫法視圖的基本方法 228
第三節 讀第三角畫法剖面圖的方法和
步驟 230
∗第十章 展開圖 232
第一節 求線段實長 232
第二節 棱柱管和圓柱管的展開 234
第三節 棱錐管和圓錐管的展開 236
第四節 上圓下方過渡接頭的展開 238
第五節 不可展曲面的展開 238
第六節 繪畫鈑金件展開圖的注意點 240
∗第十一章 焊接圖 242
第一節 焊縫圖示法和焊接符號 242
第二節 讀焊接圖 246
∗第十二章 建筑圖 248
第一節 建筑圖基本知識 248
第二節 房屋建筑圖 250
附錄 259
附表1 普通螺紋直徑與螺距、公稱尺寸(GB/ T 193—2003 和GB/ T196—2003) 259
附表2 梯形螺紋直徑與螺距系列、公稱尺寸(GB/ T 5796. 2—2005、GB/ T 5796. 3—2005、 GB/ T 5796. 4—2005) 259
附表 3 管螺紋尺寸代號及公稱尺寸 260
附表 4 六角頭螺栓 260
附表 5 雙頭螺柱 261
附表6、裥土锹菽(GB/ T 6170—2015) 262
附表7 平墊圈—A 級(GB/ T 97. 1—2002)、平墊圈倒角型—A 級(GB/ T 97. 2—2002) 263
附表8 標準型彈簧墊圈(GB/ T 93—1987)、輕型彈簧墊圈(GB/ T 859—1987) 263
附表9 開槽圓柱頭螺釘(GB/ T 65—2016)、開槽沉頭螺釘(GB/ T 68—2016)、開槽盤頭螺釘 (GB/ T 67—2016) 264
附表 10 緊定螺釘 265
附表11 圓柱銷(不淬硬鋼和奧氏體不銹鋼)(GB/ T 119. 1—2000)、圓柱銷(淬硬鋼和馬氏體不銹鋼)(GB/ T 119. 2—2000) 265
附表 12 圓錐銷 (GB/ T 117—2000) 266
附表 13 普通平鍵 266
附表 14 軸承 267
附表15 倒角和倒圓(GB/ T 6403. 4—2008) 268
附表16 砂輪越程槽(GB/ T 6403. 5—2008) 269
附表17 普通螺紋退刀槽和倒角(GB/ T 3—1997) 269
附表18 優先配合中孔的極限偏差(GB/ T 1800. 2—2009) 269
附表19 優先配合中軸的極限偏差(GB/ T 1800. 2—2009) 271
附表20 公稱尺寸至500mm 基孔制常用、優先配合(GB/ T 1800. 2—2009) 272
附表21 公稱尺寸至500mm 基軸制常用、優先配合(GB/ T 1800. 2—2009) 272
附表22 常用熱處理和表面處理(GB/ T7232—2012 和JB/ T 8555—2008) 273
附表 23 鐵和鋼 274
附表 24 非鐵金屬及其合金 275
附錄 25 課堂演練答案 275
參考文獻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