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為什么要學習管理經濟學在過去的40年里,微觀經濟學和產業組織經濟學對企業分析各方面的影響越來越大,從而改變了管理經濟學在商學院課程體系中的地位。經濟學家認識到:現在每一門企業決策以及組織架構方面的課程,都需要吸收微觀經濟學和產業組織理論中關鍵領域的新進展。很多商學院一直都把“戰略”當作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主題,而這個主題往往只體現在一門僅一個學期的“企業戰略”課上。然而,在一門課上,要教給商學院學生管理經濟學并覆蓋所有商業戰略和組織方面的重要知識,是非常困難的,幾乎不可能做到。在任何情況下,要想懂得如何去運用大量微觀經濟學和產業組織理論的重要新進展,就必須有管理經濟學的扎實基礎。
因此,《管理經濟學》的目標是,既教會學生在企業日常決策中,運用微觀經濟學和產業組織理論的基礎知識,實現利潤最大化,同時又可以做出保障企業長遠利潤的戰略決策。我們相信《管理經濟學》能夠幫助商學院學生成為企業戰略的設計師,而不僅僅是探索如何擊敗競爭對手的中層經理人。
教學要點《管理經濟學》第12版延續了本書以前各版本賴以成功的所有特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強調經濟學思維方式《管理經濟學》首要和一貫的目標是教會學生用經濟學的方法思考企業決策和戰略,強調批判性思維技能,并讓學生用邏輯分析的方式處理企業日常管理決策,以及尋求應對競爭對手反應和再反應的長期戰略決策。
易教易學《管理經濟學》一直是一部自成體系的書,學習本書并不要求學生以前受過微觀經濟學的培訓。在保持嚴謹學術風格的前提下,我們把本書設計成最易于講授和學習的管理經濟學教科書之一。本書堅持詳細地闡述并應用對企業決策和戰略規劃最有用的概念,而不是帶著學生快速瀏覽微觀經濟學和產業組織理論中每個有趣或新鮮的話題。
雙套習題大多數學生可能并不知道怎樣靠自己來提高分析和批判思維的能力。為加快這種能力的開發,就像數學教學中采用“計算題”和“應用題”一樣,我們在每章都配置了兩類問題:概念性習題和應用性習題。
概念性習題每章每節都與一道或多道概念性習題相聯系,專門建立和強化獨特的技巧。這些概念性習題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跟上每章的內容,開發自己的分析能力。在每章章末,我們給出了所有概念性習題的答案,這樣,這些概念性習題就可以當作與教材相配合的一本習題集使用。每道概念性習題都有很強的針對性,以達到兩個目的:①使學生可以逐步掌握概念,而不是囫圇吞棗;②使學生能夠準確地指出自己的困惑。這樣,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辦公室,他們與教師的交流都會更有成效。當學生完成求解概念性習題后,他們也就練習了為解決應用性習題所需的所有技巧。
應用性習題在概念性習題后,每章還有一套應用性習題,為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服務,也為培養制定商業決策的能力服務。正像數學課本中的“應用題”一樣,這些問題由典型的商業環境和現實世界真實發生的案例組合而成,案例節選自《商業周刊》《經濟學人》《福布斯》《華爾街日報》和其他商業新聞出版物。商學院學生以后會發覺,關于應用性習題的課堂討論是他們整個工商管理培訓課程中最有價值的環節之一。
清晰的說明配合完整的概念性習題一步一步求解的過程,使學生在課前就可以學會大部分技巧。學生如果確實能在課前掌握這些技巧,教師就能夠在課堂上花更多的時間向學生演示如何把經濟學的思維方法運用到企業決策中去了。
靈活的數學知識要求從基本的代數運算和看圖技巧開始,本書給出了要用到的所有其他分析工具。《學生手冊》中包括解答書中習題所需要的代數知識和看圖技巧的綜述。
雖然本書任何一章都不含有微積分運算,但希望教微積分運算的教師,可以在本書絕大部分章節后的數學附錄中,找到如何運用微積分對本章涵蓋的關鍵題目做數學分析。每個數學附錄都包括一些需要使用微積分解決的數學練習,《教師手冊》中提供了這些練習的答案。《學生手冊》中還包括一份6頁的“導數與最優化問題簡要回顧”,介紹了導數的概念、求導法則、無約束優化以及有約束優化。
自成體系的經驗分析本書第12版在需求、生產和成本函數中繼續使用一套自成體系的統計估計處理方法。雖然本書盡量避免涉及計量經濟學中的高難度領域,只教授給學生用于需求、生產和成本估計的基本統計知識,但是本書還是不可避免地要包含一些枯燥的數學公式和計算。對于不想把經驗分析包含在課程中的教師來說,這些數學部分可以被略去,而無損整本教材的完整性。
廣泛的讀者本書適用于本科生的管理經濟學和企業戰略導論課程。對于MBA或EMBA學生來說,本書也非常適合作為管理經濟學課程中的“新兵集訓營”或“工具包”來使用,同時也可用于企業戰略和組織架構課程的補充讀物。由于在職、在線學習或EMBA學生在課后向教師求教的機會有限,本書自成體系的特點對他們就顯得特別有價值。
補充資源所有補充資源在麥格勞-希爾網站(McGraw-Hill Connect)上提供,以下
作者簡介克里斯托弗R.托馬斯(Christopher R.Thomas)克里斯托弗R.托馬斯,南佛羅里達大學經濟學副教授。在南佛羅里達大學任教33年,于2004~2010年間任可持續企業經濟學講席教授(Exide Professor)。在1982年加入南佛羅里達大學之前,作為能源經濟學家在橡樹嶺(Oak Ridge)國家實驗室工作了兩年。目前他教授管理經濟學課程,對象包括本科生、MBA和EMBA學生。托馬斯教授發表了大量關于政府管制和反壟斷的文章,是《牛津管理經濟學手冊》的編者之一。托馬斯教授與他的妻子和女兒生活在佛羅里達州的Brooksville,工作之余他喜歡攝影、打高爾夫和打網球。
S.查爾斯·莫瑞斯(S.Charles Maurice)莫瑞斯教授是得克薩斯A&M大學榮譽經濟學教授。他在得克薩斯A&M大學的經濟系任教30年,1977~1981年任系主任,1981~1985年享受Rex.B.Grey大學Free Enterprise的榮譽教授稱號。莫瑞斯教授在知名的經濟學雜志上發表了許多論文、文章;此外,他還與人合作撰寫了兩本關于自然資源消耗的學術著作:《世界末日之神話》(The Doomsday Myth)和《礦產采掘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Mineral Extraction)。另外,他先后與Charles Ferguson和Owen Philips合作撰寫了中級微觀經濟學教科書《經濟學分析》(Economics Analysis),該書于1971~1996年在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應用。莫瑞斯教授退休后定居于佛羅里達州的Gainesville,于1999年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