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新教材,是編者根據教育部制定的“高職高專工程制圖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機械類專業)》”,并結合多年教學改革實踐經驗編寫而成的。本書主要面向汽車制造類專業的學生,以汽車典型零部件作為教學案例,具有針對性。本書以“夠用、適用、兼顧學生后續發展”為原則,以軸套類、盤蓋類、箱體類、叉架類零件作為四大項目分別選取汽車典型零部件作為教學案例進行分析講解。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 未來十年將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關鍵時期, 汽車產業需要大批高端技能型人才。對汽車制造企業進行的大量調研顯示, 機械制圖的知識及技能是企業對人才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求。本書是編者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教材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 針對職業教育重在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目標, 根據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教學委員會制定的“機械制圖” 課程基本要求, 并結合多年來教學改革實踐經驗編寫的。
本書主要面向汽車制造類專業的學生, 內容上以汽車典型零部件的實體為載體, 將徒手繪圖、儀器繪圖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確保投影理論、構型設計、表達方法、繪圖能力、制圖規范等基礎內容的教學。在講解制圖、識圖知識的基礎上, 對汽車典型零部件的性能也有所介紹。本書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導向, 促進課程內容模塊化, 突出專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
本書主要有以下特點。
1) 針對性強。采用汽車典型零部件作為案例進行知識講解, 讓企業產品進入課堂, 實現理論教學與企業需求無縫對接。
2) 按照軸套類、盤蓋類、箱體類、叉架類四大類分別選取汽車零部件作為教學任務進行分析、講解。
3) 貫徹新國標,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特別注意國家標準的更新, 全面貫徹與本課程有關的最新國家標準。
4) 內容交匯。編寫過程中將制圖的基礎知識融匯到各個案例中, 做到學以致用。
5) 合理選取教學任務。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和成人高等學校汽車制造類專業的教材, 也可供其他相近專業使用或參考。
參加本書編寫工作的有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田耘、王京、甄雯、趙海軍、梁時光、夏廣輝、王劉菲、馮淑元。本書由田耘、王京任主編并統稿。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 編寫時間倉促, 書中缺點、錯誤、遺漏在所難免, 懇請廣大讀者和選用本書的老師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以便及時調整、補充。
編 者
前 言
第一部分 知識準備
模塊一 基礎知識 2
1. 1 機械圖樣概述 3
1. 2 繪圖儀器及工具的使用 18
1. 3 平面圖形的繪制 22
模塊二 視圖的形成 33
2. 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33
2. 2 三視圖的形成及投影規律 35
2. 3 零件測繪的方法和步驟 78
2. 4 讀組合體視圖的方法 82
2. 5 組合體視圖的尺寸標注 88
第二部分 綜合應用
模塊三 典型零部件的剖析 96
3. 1 軸套類零件的繪制與識讀 96
3. 2 盤蓋類零件圖的測繪與識讀 137
3 3 箱體類零件圖的繪制與識讀 148
3. 4 叉架類零件圖的繪制與識讀 157
3. 5 標準件及常用件結構要素的表示方法 165
模塊四 綜合能力應用 200
4. 1 調壓閥裝配圖的繪制 200
4. 2 柱塞泵裝配圖的識讀 221
參考文獻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