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第2 版于2011 年出版。 部分內容已經不能適應需要。 因此我們對內容和結構進行了修訂。 補充了近年來學科研究與實踐中的前沿成果。 以更方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首先要明確的是。 我們所研究的物流。 是與經濟活動密切相關的物流: 企業內部的物流。企業與企業間的物流。 某個地理或者經濟區域內的物流。 整個國民經濟的物流。 乃至國家(地區) 之間的國際物流。對于這些物流活動的管理。 從內容、形式、方法到目的。 顯然都不完全一樣。 管理比較通用的定義是: “指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 以人為中心。 對組織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有效的計劃、組織、領導、控制。 以便達成既定組織目標的過程。” 這里的“組織”。 在物流管理里面。 可能是政府。也可能是企業。 它們各自的管理方式也有可能分別偏重于計劃、組織、協調等不同的角度。但就目前的研究水平而言。 針對微觀方面即企業物流管理的研究是比較成熟的。 而對于城市物流、區域物流、國際物流等宏觀方面物流管理的研究還不成熟。 因此。 本書也不可避免地將立足于微觀角度的物流管理放在重要位置。 但這并不代表宏觀物流管理不重要。本書是物流管理系列教材之中的第一本。 因此具有概論性質。 有關具體的管理內容。 請參閱本系列其他教材。
本書的編寫體例參考國際教材流行格式。 重視經典資料和案例的作用。 每一章以引例開始。 理論論述簡要明了。 然后是與本章知識相關的經典資料、相關案例、習題與思考題等。另外。 需要重點指出的是本書的學習方法。 編者認為。 現階段。 對于物流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的看法“百家爭鳴”。 沒有絕對的正確與錯誤之分。 讀者在學習時。 也應抱著探索與創新的態度。 不應拘泥于某一種看法。 還是應以實踐效果最好為準。 具體而言。 學習方法包括三種:理論學習、案例研討和實地調研。 這三種學習方法相輔相成。 只有綜合運用。 才能滿足學習的要求。 這也是本書精選大量的經典資料和案例、而相對精簡理論知識介紹的原因。 大量的工作需要學習者根據知識脈絡在課外完成。本書由北京交通大學田源主編。 北京交通大學汝宜紅教授給予了全面指導。 臺灣成功大學林正章教授編寫第六章。 北京交通大學鄭凱博士編寫第三章。 北京印刷學院劉碩老師和費秀紅老師編寫第四章。 其余內容由田源編寫。 第七章原始資料由于妍、李聰、全豫提供。 田源改編。 經典資料、案例、習題、思考題等由田源統一編寫。 感謝汝宜紅教授的大力支持與栽培。感謝李振教授認真地審閱了稿件。 感謝以上各位編寫人員于百忙之中提供高質量的稿件。
限于編者水平。 本書不當之處敬請批評賜教。 由于條件限制未能注明出處的文獻資料敬請作者海涵并告知本書主編。本書編者制作了配套PPT 課件和部分習題答案。 使用本書作為教材授課的教師可以聯系本書編輯索取。
編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