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黨中央、國務院做出了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重大戰略部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臺, 旨在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促使形成定位清晰、結構合理的職業教育層次, 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本套教材內容與制圖課在培養人才中的作用、地位相適應, 教材體系的確立和教學內容的取舍, 與應用型本科、高職高專的工科非機械類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 與畢業生就業崗位的技術應用、知識面較寬的要求相適應。
本套教材可作為應用型本科、高職高專的院校工科非機械類專業及成人高等院校的制圖教材, 也可供各類工程制圖培訓班及工程技術人員使用或參考。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 針對在校生的實際狀況, 適當降低純理論方面的要求, 強化應用性、實用性方面技能的訓練。大幅縮減了傳統的畫法幾何內容, 注重基本知識的介紹, 降低學生完成作業的難度, 突出讀圖能力的訓練。
(2) 將工程制圖和AutoCAD (2012 簡體中文版) 兩部分內容合在一套教材中, 以滿足工程制圖和計算機繪圖的教學需求。任課教師可根據本校的教學條件靈活地選擇教學方式,既可分兩部分單獨教學, 也可將AutoCAD 部分穿插在工程制圖的教學中。
(3) 《技術制圖》和《機械制圖》《建筑制圖》《電氣制圖》國家標準是繪制工程圖樣和制圖教學內容的根本依據。凡在2016 年6 月底之前頒布實施的制圖國家標準和相關標準,全部在教材中予以貫徹, 充分體現了本套教材的先進性。
(4) 教材插圖中的各種符號、字體、箭頭、線型的畫法等, 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繪制(修飾), 以確保圖例規范、清晰。對一些重點、難點或需提示的內容, 進行必要的文字說明, 并采用套紅的方式繪制, 雙色印刷, 既便于教師講課、輔導, 又便于學生自學。
(5) 本套立體化教材配套資源豐富實用, 包括《工程制圖與CAD 教學軟件》(約1.. 47GB); 《習題答案》; 在教材和習題集中設置了大量的二維碼(即掃即得答案); 《電子教案》; “模擬試卷、答案及評分標準” 等。
《工程制圖與AutoCAD 教學軟件》是助教工具, 免費提供給任課教師使用。教學軟件是根據講課思路為任課教師設計的。軟件的內容與教材無縫對接, 完全可以替代教學模型和掛圖, 徹底摒棄黑板、粉筆等傳統的教學模式, 大大提高講課效率和教學效果。教學軟件具備以下主要功能:
1) “死圖” 變“活圖”。將教材中的平面圖形, 按1 ∶ 1 的比例建立精確的三維實體模型。通過eDrawings 公共平臺, 可隨意控制三維實體模型移動、翻轉, 實現不同角度的觀看;六個基本視圖和軸測圖之間的轉換、透明顯示; 三維實體模型的剖切; 三維實體模型和線條圖之間的轉換; 裝配體的爆炸、拆卸、裝配、運動仿真、透明顯示等, 將教材中的“死圖”
變成了可由人工控制的“活圖”。
2) 調用繪圖軟件邊講邊畫, 實現師生互動。對教材中需要講解的例題, 已預先鏈接在教學軟件中, 任課教師可直接調用“CAXA 電子圖板2007” 繪圖軟件, 邊講、邊畫, 進行正確與錯誤的對比分析等, 在課堂上徹底取消板圖, 實現師生互動, 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Ⅲ3) 講解習題。部分習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根據教學的實際需求, 編寫了PDF 格式的教學參考資料《習題答案》(在“教學軟件” 文件夾中), 所有題目全部配有參考答案, 任課教師可單獨(用彩噴) 打印, 以便于備課。同時, 將《習題答案》中的所有習題, 按照不同題型, 處理成單獨結果、包含解題步驟的答案、配置軸測圖、配置動畫演示等多種形式, 以“二維碼答案” 的形式, 分章鏈接在教學軟件中, 任課教師可在課堂上任選某道題進行講解、答疑, 減輕任課教師的教學負擔。
4) 調閱教材附錄。將教材中的附錄按項分解, 分別鏈接在教學軟件的相關部位, 任課教師可直觀地帶領學生查閱教材附錄。
(6) 根據在校生的實際狀況, 對教材中不易理解的一些例題, 配置了120 個三維實體模型, 以二維碼的形式呈現給學生, 有利于學生及時理解課堂上講授的內容。在配套的《工程制圖與AutoCAD 習題集》中, 除了選擇題、判斷題等比較簡單的題目外, 凡是需要學生動手繪圖的題目(占72%) 都配有二維碼。二維碼是助學工具, 學生在完成練習題時,通過掃描二維碼, 即可看到解題步驟或答案。此舉可有效地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7) 提供電子教案。在“教學軟件” 文件夾中, 將《工程制圖與AutoCAD 教學軟件》PDF 格式的全部內容作為電子教案, 供任課教師(用彩噴) 打印, 方便教師備課和教學檢查。
( 8) 在“教學軟件” 文件夾中, 提供3 套Word 格式的“模擬試卷”、“試卷答案” 及“評分標準” 供任課教師參考。任課教師出考題時, 既可以直接使用, 也可以根據本校不同專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