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投資與評估(第二版)詳細介紹了證券投資與評估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際操作技巧。全書共十章。第一章至第三章系統講述了證券投資的環境及證券投資與評估理論的發展,講述了證券投資工具和證券市場的一般性基礎知識,同時,對我國證券市場和投資領域的最新發展及創新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第四章至第六章系統介紹了證券的組合投資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因素模型、套利定價理論及有效市場理論,講述了行為金融理論及投資策略,闡述了債券的久期理論及投資策略;第七章至第九章系統講述了證券投資的宏觀經濟分析、行業周期分析、公司價值分析及股票價值的估值理論,介紹了證券投資的技術分析的基本理論,結合實際詳細講述了形態分析和指標分析的基本方法;第十章介紹了股票期權投資的基本知識、投資策略,講述了基于期權理論的股票、債券的評估技術與方法。
證券投資與評估(第二版)可作為高等院校財經類各專業及金融學專業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為金融證券從業人員和證券投資者系統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的參考用書。
《證券投資與評估(第2版中國科學院規劃教材)/會計學及財務管理系列》編著者李唯濱、李鐵峰。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財經類各專業及金融學專業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為金融證券從業人員和證券投資者系統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的參考用書。
第二版總序
第一版總序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投資概述
第二節 投資環境
第三節 投資理論的發展與實踐
復習思考題
第二章 投資工具
第一節 貨幣市場投資工具
第二節 固定收益資本市場投資工具
第三節 權益證券投資工具
第四節 衍生金融工具投資工具
第五節 證券投資基金 第二版總序
第一版總序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投資概述
第二節 投資環境
第三節 投資理論的發展與實踐
復習思考題
第二章 投資工具
第一節 貨幣市場投資工具
第二節 固定收益資本市場投資工具
第三節 權益證券投資工具
第四節 衍生金融工具投資工具
第五節 證券投資基金
復習思考題
第三章 證券市場
第一節 證券市場概述
第二節 證券發行市場
第三節 證券交易市場
第四節 證券市場指數
復習思考題
第四章 組合投資理論
第一節 風險偏好與效用
第二節 證券組合投資的收益與風險
第三節 資本配置決策
第四節 最優資產配置與資本市場線
復習思考題
第五章 資本市場均衡理論
第一節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第二節 因素模型與套利定價理論
第三節 市場有效性
第四節 行為金融理論
復習思考題
第六章 債券投資評估
第一節 債券的定價原理
第二節 利率的期限結構
第三節 債券的久期與凸性
第四節 債券的投資策略
復習思考題
第七章 普通股投資評估
第一節 普通股價值評估模型
第二節 公司成長性途徑
第三節 普通股價值評估的其他方法
第四節 基于價值估值模型的公司成長性評估案例
復習思考題
第八章 證券投資的基本分析
第一節 證券投資的宏觀分析
第二節 證券投資的行業分析
第三節 證券投資的公司分析
第四節 基于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投資價值評估案例
復習思考題
第九章 證券投資的技術分析
第一節 證券的技術分析概述
第二節 技術分析的基本理論
第三節 K線理論
第四節 切線理論
第五節 技術形態分析
第六節 技術指標分析
復習思考題
第十章 期權
第一節 期權概述
第二節 期權的基本性質
第三節 期權的定價
第四節 期權的應用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附錄1 股市常用術語
附錄2 當x≤0時N(X)表
附錄3 當x≥0時N(X)表
導 論
本章結合金融資產投資的風險特征,闡述金融資產投資的基本原理,總結投資策略的優化調整過程,說明投資環境變化趨勢及對證券投資活動的影響,講述投資理論的發展及實踐活動,介紹了證券投資與評估課程的主要內容。希望通過本章的學習,能了解金融資產及其市場的投資特性,熟悉我國證券市場發展的基本情況和變化,掌握證券投資與評估課程的研究對象與方法,把握本課程的學習內容和重點。
【重要概念】 投資 資產配置 金融創新 投資工具
第一節 投資概述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迅速發展,證券投資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證券投資是研究投資過程和投資行為的一門應用學科,主要研究證券投資的理論與方法。現階段證券市場已非常發達和成熟,研究證券市場的理論和方法也臻于完善。各種證券投資與評估的理論層出不窮,研究證券投資的方法也趨于多樣化,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證券投資與評估的研究體系。特別是近年來,金融市場的巨大波動,金融衍生市場的興起與迅速發展,使得投資領域變得更加復雜。本書將結合資本市場的最新發展,研究證券投資的基本理論、證券評估的原理與方法以及證券投資的策略與分析方法。
一、投資的概念
投資(investment)本身是一個復雜的概念,也具有深刻的內涵。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夏普教授認為,投資就是為了獲得可能但不確定的未來值而犧牲確定現值的行為。這里,他強調了投資的時間要素和不確定性。這個定義說明了投資本身的兩大特征:一是投資的時間特征,也就是說現在進行的是確定價值的投資,而要獲得的是并不確定的未來的價值,現在的投資到未來的獲得,要經過一定的時間間隔,表現為一種時間特性;二是投資的風險特征,投資者支出的價值是確定的,而未來可能的獲得價值是不確定的,這就是投資的風險特性。
投資行為的經濟特征表現為收益性、風險性以及時間性。投資的收益包括經常收入和資本收益兩部分。投資的風險有不同的表述。現代投資分析理論一般把風險定義為收益的分散性和變異性,也就是收益相對于期望收益的可能偏離。投資者一般都是風險的厭惡者,厭惡投資中帶有風險。但是在投資中,風險又是不可避免的。高風險必須以高收益為基礎,高收益必然帶來高風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要本金絕對安全,收益豐厚且確定,是不可能的。而要使投資者愿意承擔投資風險,必須以一定的收益作為補償。由于投資工具種類繁多,收益與風險的關系各不相同,投資者要取得好的投資收益,面臨的是獲得盡可能高的收益和承擔盡可能低的風險這樣兩個相互沖突的目標。因此,收益和風險的均衡構成投資與評估的中心問題。
投資分為實物資產投資和金融資產投資,本書只探討金融資產的投資和評估。金融資產也稱為金融工具,證券投資與評估的實質就是金融資產投資與評估。從金融資產投資的角度看,投資是指在金融市場中進行各種金融工具交易的活動,是在評估了金融工具的風險收益的狀況后,運用資金進行的以營利或避險為目的的金融活動。可以看出,這里講的投資專指在金融市場上通過買賣各種金融工具來獲取收益、減少或轉移風險,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構建并管理風險資產組合的活動。因此,所有在金融市場上對金融工具的買賣活動都是投資行為。各種不同的金融工具形式千差萬別,風險收益的狀況各不相同,要想獲得成功的投資,必須了解和掌握各種投資工具的風險與收益的特征,正確評估金融資產的價值。買入價值被低估的資產,賣出被高估的資產是投資成功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