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砌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加快模具行業人才的培養,滿足模具行業發展及對一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全面保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本書根據職業教育模具行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教學方案,針對職業教育特色和教學模式的需要,以及職業院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編寫而成。本書以簡明實用為編寫宗旨,適合工學交替的現場工作過程和系統化的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特點:(1)貫砌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注重講練結合。建議根據本課程的性質、任務和要求,營造真實的工作氛圍,盡量以實際操作帶動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實際操作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以具體模具的裝配調試與維修技能為主線,工藝理論圍繞技能需要編排,注重歸納總結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3)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4)加強了直觀性和實踐性教學力度,充分利用實物、教具、模型、多媒體仿真技術和工廠車間進行演示和操作,力求使學生對模具裝配調試知識建立清晰、全面的認識。
(5)注重對每一單元課題學習效果的評估,力求完善各單元的評估體系和方式。
(6)注重操作規程的執行情況,要求學生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完成實訓,并從各個方面強調安全生產,使學生樹立“以人為中心、安全為重”的觀念。
(7)本著“直觀易懂,學以致用”的原則,采用了大量實物照片和三維造型圖,分步解析裝配工藝過程,使學生易于認清模具結構、零件構造和裝配調試過程。
(8)在工學交替培養模式下,依據職業崗位標準或生產實際,校企共同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本書重組、整合了教學內容,體現了當前最新的模具裝配技術。按照模具裝配調試崗位工作過程要求,以綜合崗位行動任務為導向,現場工作任務實施方法、內容和過程為主線,學習相關設備的基礎知識和使用與維護方法、過程,實現教學過程中“思維”和“行動”的統一。通過工廠現場工作任務的實施,為學生提供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鏈接,通過模具裝配調試內容的載體,認識知識與工作過程的聯系,獲得綜合職業能力,遵循知識、行動、目標及目標成果反饋的認知過程,培養模具裝配、調試、維修崗位的實用技術人才。
本書建議總學時為100~200學時,按校內和現場教學1∶(1~2)的學時比例分兩次交替實施,具體見下表。
Ⅳ序號單元學時數校內教學現場教學備注1單元一認識模具和模具裝配常用的工量具4 42單元二模具的拆裝與測繪6 63單元三沖模的拆裝15 154單元四沖模的安裝調試與維修10 105單元五注射模的裝配3 66單元六注射模的安裝、調試與維護6 87項目七仿真軟件在模具裝配中的應用10 16現場教學可分兩次與校內教學做交替安排本書由湖北黃岡中等職業學校張闖任主編,北京技師學院李寶玲、廣東南海職業技術學院李召、湖北黃岡中等職業學校余婭梅、武漢紡織大學張爾薇任副主編,鹽城職業技術學院朱學明參加編寫。全書共分七個單元,單元一、四由張闖編寫,單元二由余婭梅編寫,單元三、七由李寶玲、張爾薇編寫,單元五、六由李召、朱學明編寫。山東輕工學校王桂蓮老師對本書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在此表示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