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是根據教育部的中等職業學校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教學大綱,同時參考電類專業相關職業資格標準編寫的。本書將理論與實驗和實訓融為一體進行講述,本書內容貼近實際生產,生活,圖書版式生動活潑。適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特點。本書是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是根據教育部于2009年發布的《中等職業學校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教學大綱》,同時參考電類專業相關職業資格標準編寫的。本書將理論、實驗和實訓融為一體,分8章進行講述:第1章為認識實訓室與安全用電,第2章為電路的基本概念,第3章為直流電路分析,第4章為靜電場與電容,第5章為電磁應用技術,第6章為單相正弦交流電路,第7章為三相交流電路,第8章為非正弦周期電量及過渡過程。本書內容貼近實際生產、生活,版式生動活潑,適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特點。
為便于教學,本書配套有電子課件、教學視頻、技能訓練材料包等教學資源,選用本書作為教材的教師可來電(01088379195)索取,或登錄wwwcmpeducom網站,注冊、免費下載。
本書可作為普通中等職業學校電類各專業教材,也可作為維修電工等工種的崗位培訓教材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2009年制定的《中等職業學校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教學大綱》編寫的。該書特色鮮明,理論聯系實際,自出版以來,受到了學校師生的廣泛歡迎。中職教育改革走過了十幾個年頭,根據國家經濟建設對人才的需求,將中職教育定位為培養一線技能型人才。十幾年來,我國的國民經濟也在高速發展,生產、制造領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隨著制造工具、加工設備的日益自動化、現代化,在一線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新技術、新工藝也層出不窮。數控機床的出現,使原來手工操作技能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數控編程和成品的檢驗,在自動生產線上,過去復雜的手工加工工藝,由智能自動化系統取代,繁重、技能要求很高的安裝、調試工作,都是在生產線上自動完成的,現場技術人員只負責控制指令的編制和發送,以及成品的監視和檢驗。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模式也在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而發生變化。職業技術的發展方向是知識含量越來越高,要求工作者有較強的理論知識和知識的應用能力、較強的學習能力,有協調的肢體、靈巧的動手能力。那種占用大量的時間來培養熟練工式的技能的方法不再適用。編者有幾十年的職業生涯,目睹了社會對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演變過程。在這幾十年中,新技術、新工藝層出不窮,所以學生必須打好職業基礎,才能應對職業人生。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是從事和電相關工作的基礎。現在已經進入電氣化、數字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技術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工作者,必須學好該課程。該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學習電工的理論知識,學習理論知識的應用,學習電工操作,訓練動手能力。
基于上述說明,本書在保留了第1版特色的基礎上,做了以下修訂。
1理順知識結構,使本書通俗易懂 有些內容在敘述上做了適當的補充和調整,更適合于教學和學生自學,更適合人的認知規律和對知識的掌握。
2強化理論聯系實際,加強知識的應用 掌握理論知識很重要,掌握理論知識的應用方法更重要。只有掌握了理論知識的應用方法,才能將知識變為工作能力。在工程上,大量的電工技術問題實際上就是怎樣應用電工理論的問題。本次修訂,優化了活學活用板塊,通過應用案例,學習怎樣用所學理論去分析實際問題。
3對于較難理解的問題進行了改寫和補充 電工技術有些內容是比較抽象的,為了便于理解,對部分內容進行了改寫或補充,如有效值的概念補充了插圖,電感電壓與電流相位的分析進行了改寫,更換了插圖等。
4對書中偏難和實用性不強的內容進行了刪除或替換 如第4章刪除了磁路歐姆定律,更換為更加實用的電磁鐵;第6章刪除了實驗二,更換為LC并聯電路實驗。
5知識向工程應用延伸 典型的電器設備,如電動機、變壓器、電磁鐵等設備,社會擁有量大,工作原理典型,用電工理論分析這些設備,既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又幫助學生掌握了常用設備的應用方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認識實訓室與安全用電1
11學習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的
目的1
12實訓室及儀器3
13安全用電5
習題8
第2章電路的基本概念10
21電路的組成10
22電路的物理量12
23電阻17
24歐姆定律22
25電功與電功率27
26認識實驗32
習題39
第3章直流電路分析41
31電阻的串并聯41
32電池50
33電壓源、電流源及其應用54
*34基爾霍夫定律與支路電流法58
實驗一電阻串并聯實驗63
*實驗二基爾霍夫定律驗證64
實訓一電阻電路故障檢查65
實訓二導線的連接70
習題76
第4章靜電場與電容79
*41靜電與靜電場79
42電容器與電容86
實驗電容充放電實驗95
習題97
第5章電磁應用技術98
51電磁場與電磁基本物理量98
*52鐵磁材料的磁化及磁性材料分類106
*53磁路與電磁鐵110
54電磁感應113
55自感應與電感元件119
56互感應123
習題126
第6章單相正弦交流電路129
61正弦交流電及正弦交流電的產生129
62正弦交流電的基本物理量133
63相位與相位差138
64交流電的矢量表示及同頻率正弦量
的加減運算140
65電阻、電感、電容在交流電路中的
特性143
66RL串、并聯電路153
67RLC串聯電路160
*68RLC串聯諧振電路163
69交流電路的電功率167
*610電感器件與電容器并聯電路及其
諧振171
實驗一電阻、電容、電感UI特性
測量176
實驗二LC并聯電路實驗179
實訓熒光燈電路的安裝與功率因數的
測量181
習題186
第7章三相交流電路190
71三相交流電的產生及三相電源的
連接190
72三相負載的連接194
73保護接地與安全用電202
實驗三相負載的星形聯結207
實訓照明電路的安裝208
習題213
*第8章非正弦周期電量及過渡過程215
81諧波的概念215
82過渡過程的概念221
83RC、RL串聯電路的過渡過程222
實驗RC電路的過渡過程228
習題230
附錄綜合實訓電動機正反轉控制
電路的安裝231
參考文獻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