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展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通過參展來達到營銷和品牌宣傳的工作目標,已成為國內外諸多企業和團體的主要手段。目前,既懂營銷、品牌宣傳,又能具體實施參展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緊缺的現狀,以及會展職業教育理論研究的相對滯后,制約了參展商借助展會進行營銷、品牌宣傳的效果。本書以企業參展營銷管理為主線,讓參展商和相關工作人員掌握參展的基本程序和技巧,推動會展職業教育的發展,對提高參展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著極大的輔助作用。
本書參考了其他同類教材的優點,同時突出了自己的特色,在編排上重視技能性和實踐性,結合當前職業教育中先進的案例分析法、任務驅動法、角色訓練法、情景教學法等,借鑒了“工作過程系統化”和“翻轉課堂”理念,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使用“三維度6+6教學法”進行課程設計,即以“工作6步驟”為標準程序,通過設計或虛擬工作任務,將“工作6步驟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進而實現教學過程的完整性,如下圖所示。
▲“三維度6+6教學法”的具體說明如下:
(1)三維度方法能力、專業能力、社會能力。
方法能力(理論知識):具有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學習方法;能根據工作任務、學習活動的要求,制訂、實施工作計劃;能收集、選擇相關信息,運用多種方式整理、歸類各種信息,能展示、應用信息和工作成果。
專業能力(專業技能):具備高級技能人才層次的專業理論和較寬泛的相關知識;掌握會展策劃流程的各環節關鍵知識和技能;能運用會展策劃、會展營銷、參展、招展、展場管理等一系列知識和技能;能用計算機處理工作領域信息和進行技術交流,有信息采集與處理能力;有一定的寫作能力,能撰寫有關會展策劃、申辦和公文等應用性文案與專業技?術論文;具有一定的會展場館管理能力。
社會能力(職業態度):具有較強的公民道德素養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具備一定的審美與藝術修養、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善于與人溝通、合作共事、與人分享成果;具有較強的自我學習、自我管理、完成工作任務的責任心和能力。
(2)工作6要素工作環境、工作對象、工作內容、工作手段、工作組織、工作產品。
(3)工作6步驟信息、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在教學設計中,我們結合營銷類和服務類學科的特點,注重對學生“方法能力”“專業能力”“社會能力”3個空間維度的培養,將教學情景按“工作環境”“工作對象”“工作內容”‘‘工作手段”“工作組織”
“工作產品”6個方面進行設計,同時將工作任務嚴格按照信息、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6個步驟進行操作,從而使學生按照標準化工作過程熟練掌握技能,達到專業崗位對人才綜合素質與技能的要求。
本書在工作任務、工作環境和課程標準等設計方面,主要運用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根據會展工作崗位能力要求,構建課程標準。邀請會展專業專家與教師一起,分析會展工作崗位的能力要求,對完成工作任務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做出詳細的描述,同時對工作任務、職業能力按邏輯關系進行排序,制定滿足崗位能力要求的課程標準。
第二,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要求進行課程開發與設計。按照崗位能力的要求使教學內容模塊化,突出教學的應用性、實踐性。按崗位重組課程,進行課程體系改革。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先導,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的,改革課程體系,構建“基于會展崗位功能與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要求進行課程開發與設計,實施融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模式。
第三,立足地方,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實施“工學結合”與“開放性”的人才培養模式,將“教學方法——平臺建設——情景設計——實習模式——能力考核”的工學結合課程設計思路貫穿教學體系全過程,實現教學的開放性。
本書由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莫志明、唐玉擔任主編,負責全書的統稿、修改和定稿工作。
具體編寫分工如下: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李奕悅編寫第一章;唐玉編寫第二、五、六章;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楊瑞編寫第四章;莫志明編寫第七、八、九、十章;重慶市會展行業協會副會長、重慶領行觀達展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幸、唐玉聯合編寫第三章;湖北美術學院教授王新生,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張紅梅,重慶文理學院周健華,貴州省貿易經濟學校劉丹,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李燕妮,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廖勇,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胡文華,四川瀘州職業技術學院陳光誼,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曾清、聞濤、徐風順、王茂、胡京滟、賈佳瑩、廖英等也參與了教材的部分編寫與配套教學資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在編寫過程中,我們走訪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多家長期參展的大型企業和展會主辦方,從他們那里獲得了豐富的素材,并認真聽取了會展從業人員對本書的編寫建議,對于行業專家們的熱情幫助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作為高職教材的一次創新性探索和嘗試,本書無論在內容還是在體系結構上都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懇請廣大業內專家和讀者不吝賜教。
編 者
《參展商實務教程(第2版)》:
(4)時代與民族標準商品體現著一定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水平。從本質上講,它體現著歷史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因此,作為商品和消費者之間信息媒介的展臺設計,也必然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現代商業展臺設計,具體地講,就是運用人類社會的先進科學技術和現代化的商業管理手段,利用工業化大生產所帶來的物質便利條件,通過各種傳播媒體的展覽,創造出多變的視覺傳達效應,使消費者在展覽形式的感化之下,對商品進行選擇。
實踐汪明,較為成功的設計往往具有高強度的刺激性或標新立異的形式感。缺乏時代感的設計,常常缺乏視覺沖擊力,因而不易吸引人,往往不為人們所注意。
應當指出,在注重展臺設計時代感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其民族風格。因為特定的地理、氣候及其他生活環境因素造就了各民族特有的生活習俗及對于圖形、色彩、自然物、數字等特有的情感反應,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審美定勢。在進行商業展臺設計時,應進行定向分析,以迎合特定消費對象的審美要求和物質需求。
(5)環境意識標準研究表明,色彩運用不當不僅會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還可能降低受害者的勞動生產率。再加上其他雜亂無章的設施干擾,給人帶來的損失可想而知。心理學家認為,環境是一種包含情感的視覺形象,對人的情緒、行為等都有著強烈的控制和調節作用。因此,應充分強調商業展臺設計中的環境觀念。
(6)直覺審美標準實踐表明,人們對商業展覽物的觀賞都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的。來去匆匆的行人對于街面展櫥的展覽、店面裝修,很少駐足觀賞。商店里顧客的目光對琳瑯滿目的商品常常也一瞥而過。這些都向商業展臺設計師提出了尖銳的問題,即如何創造在極短時間內能被迅速認知、明白和理解的最大信息量。由此,“最短的時間和最大的信息量”便成了現代商業展臺設計師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