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編寫思路是利用財務會計的固有方法,對現有財務會計未包括的業務或者隨著客觀經濟環境變化而產生的一些特殊業務進行探討和研究,進而闡述各高級財務會計專題的基本原理,然后用典型例題和練習題予以說明,增強對相關會計實務的感性認識,便于學生學以致用。本教材在內容體系上體現了如下特點:1.內容新穎,與會計改革步伐同行。本教材以2006年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和2011年財政部頒布的《小企業會計準則》為指導和依據,在闡述會計基本理論和方法的同時,緊緊圍繞我國財務會計改革現狀,并在總結會計教學實踐經驗及借鑒國內同類教材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編寫而成。2.目的明確,在內容安排上,對特殊的會計問題,注重理論聯系實踐,注重對案例的運用,實用性較強。3.由簡到繁,由淺入深。對內容的論述力求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摒棄以往教材的枯燥、難懂、專業性強的特點,便于使用者理解和掌握。4.使用范圍廣。本書不僅可以作為高職高專財會專業核心課教材,也可作為財政、稅收、金融、審計和企業管理等專業的教學用書,還可作為有關人員的崗位培訓教材或作為社會讀者的自學讀物。在講清基本理論和實務的基礎上,向學生介紹新理論新知識,注重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書在定位于學生綜合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上,強調會計理論知識的理解、運用和實踐。按照會計職業崗位的知識和能力要求,對于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和重點難點,設計了大量的實務案例進行講解分析,并在每章后附上了豐富的習題,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
本書在內容體系上體現了如下特點:
(1)內容新穎,與會計改革步伐同行。本書以2014年財政部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和2011年財政部頒布的《小企業會計準則》為指導和依據,在闡述會計基本理論和方法的同時,緊緊圍繞我國財務會計改革現狀,并在總結會計教學實踐經驗及借鑒國內同類教材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編寫而成。
(2)目的明確。在內容安排上,對常見的會計問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對案例的運用,實用性.較強。
(3)由簡到繁,由淺入深。對內容的論述力求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摒棄以往教材的枯燥、難懂、專業性強的特點,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4)使用范圍廣。本書既可作為高職高專財務會計類專業核心課教材,也可作為財政、稅收、金融、審計和企業管理等專業的教學用書,還可作為有關人員的崗位培訓教材或自學讀物。
本書由許昌職業技術學院王琪擔任主編,負責擬定大綱,并對全書進行了統一修改、總纂和定稿。
本書編寫的人員有: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劉志紅(第一、二、三、十章);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彭艷(第四、六、七章);許昌職業技術學院董俊芳(第五、十四章):許昌職業技術學院王琪(第八章);商丘工學院張娜(第九、十一章);商丘工學院丁潔(第十二、十三章)。
為方便教學,本書配備電子課件等教學資源。凡選用本書作為教材的教師均可索取,請登錄注冊為會員即可下載。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借鑒了其他出版社同類圖書的諸多優點,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由于時間倉促,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忽和錯誤之處,懇請讀者不吝賜教,以便再版時修改。如讀者在使用本書過程中有其他意見或建議,懇請向編者提出寶貴意見。
編者
前言
第一章總論
第一節財務會計概述
第二節會計基本假設
第三節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第四節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
第五節財務報告
習題
第二章 貨幣資金
第一節庫存現金
第二節銀行存款
第三節其他貨幣資金
習題
第三章 應收及預付款項
第一節應收票據
第二節應收賬款
第三節預付賬款
第四節其他應收款
第五節應收款項的減值
習題
第四章存貨
第一節存貨概述
第二節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第三節 原材料
第四節周轉材料
第五節委托加工物資
第六節庫存商品
第七節存貨的期末計量
第八節存貨的清查
習題
第五章 固定資產
第一節固定資產概述
第二節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第三節 固定資產的折舊
第四節 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
第五節固定資產處置及期末計量
習題
第六章投資性房地產
第一節投資性房地產概述
第二節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第三節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
第四節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和處置
習題
第七章 無形資產
第一節無形資產概述
第二節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第三節 內部研究開發支出的確認和計量
第四節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
第五節無形資產的處置和報廢
習題
第八章交易性金融資產,
第一節交易性金融資產概述
第二節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核算
習題
第九章長期股權投資
第一節長期股權投資概述
第二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第三節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
習題
第十章流動負債
第一節短期借款
第二節應付票據
第三節應付及預收款項
第四節應付職工薪酬
第十一章非流動負債
第十二章所有權者權益
第十三章收入、費用和利潤
第十四章財務報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