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根據數控技術領域職業崗位群的需求,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打破傳統的學科型課程架構,突破定界思維,結合工學結合來確定課程內容的一體化任務式教材。是根據高職高專數控技術專業課程標準,并參照國家職業標準《數控銑工》、《加工中心》的理論知識要求和技能要求編寫的。主要以華中和FANUC系統為主,講解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的編程和加工的相關知識。主要內容包括數控銑削加工工藝制定、典型零件的數學處理、簡單零件的數控銑削編程與加工、復雜零件的數控銑削編程與加工等八個任務。本書特點是借鑒德國“雙元制”先進職業教育理念,對傳統學科型教材進行整合,淡化學科體系,著重動手能力的培養,達到“教-學-做”一體化。
本書是根據高職高專數控技術專業課程標準,并參照國家職業標準《數控銑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的理論知識要求和技能要求編寫的。
本書是根據數控技術領域職業崗位群的需求,以 “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打破傳統的學科型課程架構,突破定界思維,采用任務驅動模式編寫的一體化工學結合教材。每個任務包括任務描述及目標、任務資訊、任務實施、任務評價與總結提高四個基本部分。
本書借鑒德國“雙元制”先進職業教育理念,對傳統學科型教材進行整合,淡化學科體系,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達到“教、學、做”一體化。在任務選取上,通過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以及評估六步法,選擇企業中普遍應用或較先進的課題,確定適合教學應用的任務內容。本書以實用性、科學性、針對性和趣味性為特色,根據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專業學習領域的要求編寫而成。本書整合數控銑削編程與操作實訓、數控銑削加工工藝、數控刀具等內容,結合企業實際生產,選取企業中真實的零件為實例,通過一體化教學,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會能力。
本書在內容上力求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按照循序漸進的要求,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內容豐富,實用性強。本書內容上包括八個任務:任務1 數控銑削加工工藝的制訂;任務2 典型零件的數學處理;任務3 簡單零件的數控銑削編程;任務4 復雜零件的數控銑削編程;任務5 非圓曲線的變量編程;任務6 簡單零件的數控銑削加工;任務7 復雜零件的數控銑削加工;任務8 配合零件的數控銑削加工。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舉辦的二級職業技術學院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等專業教材,也可作為企業中從事數控銑削加工的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培訓教材,還可供其他相關技術人員參考。
本書由河南職業技術學院肖龍、趙軍華任主編。任務1由河南職業技術學院李志敏、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李智明編寫;任務2由河南職業技術學院肖龍編寫;任務3由河南職業技術學院謝芳、李鵬鵬編寫;任務4由河南職業技術學院趙軍華編寫;任務5、任務8由河南職業技術學院馮金廣、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程改蘭編寫;任務6由河南職業技術學院董延編寫;任務7由河南職業技術學院謝芳編寫。全書由趙軍華統稿。
本書由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李自鵬、胡修池審定。洛陽空空導彈研究院魯宏勛審閱了本書。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了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陽鑫盛機床股份有限公司、鄭州日新精工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深表謝意。同時對有關參考資料、參考文獻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謝。
由于編寫的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前言
任務1數控銑削加工工藝的制訂1
1.1任務描述及目標1
1.2任務資訊1
1.2.1數控銑削的主要加工對象1
1.2.2數控銑削加工選擇定位基準應
遵循的原則2
1.2.3對刀點與換刀點的確定2
1.2.4數控銑削加工的內容3
1.2.5數控銑削加工工藝性的分析3
1.2.6零件結構工藝性的分析及
處理4
1.2.7零件毛坯的工藝性分析5
1.2.8加工工序的劃分5
1.2.9選擇進給路線5
1.2.10數控銑削加工工藝參數的
確定7
1.3任務實施9
1.3.1一般零件的銑削加工工藝分
析與制訂9
1.3.2型腔類零件的銑削加工工藝
分析與制訂12
1.4任務評價與總結提高15
1.4.1任務評價15
1.4.2任務總結15
1.4.3練習與提高16
任務2典型零件的數學處理18
2.1任務描述及目標18
2.2任務資訊18
2.2.1數值計算的內容18
2.2.2基點坐標的計算19
2.2.3非圓曲線節點坐標的計算23
2.2.4列表曲線型值點坐標的計算25
2.2.5數控機床使用假想刀尖點時
的偏置計算25
2.2.6簡單立體型面零件的數值
計算25
2.3任務實施26
2.3.1零件圖上基點的計算26
2.3.2節點的計算29
2.4任務評價與總結提高30
2.4.1任務評價30
2.4.2任務總結30
2.4.3練習與提高30
任務3簡單零件的數控銑削編程32
3.1任務描述及目標32
3.2任務資訊32
3.2.1坐標系32
3.2.2數控加工程序的結構與格式34
3.2.3銑床數控系統的功能和指令
代碼38
3.2.4常用指令功能及應用43
3.3任務實施51
3.4任務評價與總結提高53
3.4.1任務評價53
3.4.2任務總結53
3.4.3練習與提高54
任務4復雜零件的數控銑削編程57
4.1任務描述及目標57
4.2任務資訊57
4.2.1數控銑床高級編程指令及
應用57
4.2.2數控銑床固定循環指令及
應用70
4.2.3加工中心的程序編制78
4.2.4自動編程簡介85
4.3任務實施87
4.3.1槽類零件編程加工87
4.3.2泵體零件編程加工89
4.4任務評價與總結提高97
4.4.1任務評價97
4.4.2任務總結98
4.4.3練習與提高98
ⅤⅥ任務5非圓曲線的變量編程103
5.1任務描述及目標103
5.2任務資訊104
5.2.1宏變量及常量104
5.2.2運算符與表達式105
5.2.3條件判斷語句106
5.2.4循環語句107
5.2.5條件式種類107
5.2.6固定循環宏程序107
5.2.7B類宏程序調用108
5.2.8宏程序編制應用舉例110
5.3任務實施113
5.3.1銑削內半球體113
5.3.2加工過渡曲面114
5.4任務評價與總結提高117
5.4.1任務評價117
5.4.2任務總結117
5.4.3練習與提高117
任務6簡單零件的數控銑削加工120
6.1任務描述及目標120
6.2任務資訊120
6.2.1確定加工路線時應遵守的
原則120
6.2.2影響尺寸精度的因素121
6.2.3影響幾何精度的因素121
6.2.4薄壁零件的銑削121
6.2.5確定刀具切入切出路線122
6.2.6任意角度的倒角和倒圓122
6.2.7切削液及其選用123
6.2.8華中HNC21M數控銑床操作124
6.3任務實施132
6.3.1零件分析132
6.3.2裝夾方式分析133
6.3.3工序分析133
6.3.4刀具及切削用量133
6.3.5工件原點及基點計算134
6.3.6數控加工卡片134
6.3.7華中世紀星參考程序135
6.3.8FANUC 0iMB參考程序139
6.3.9試切加工143
6.3.10注意事項144
6.4任務評價與總結提高144
6.4.1任務評價144
6.4.2任務總結146
6.4.3練習與提高146
任務7復雜零件的數控銑削加工149
7.1任務描述及目標149
7.2任務資訊149
7.2.1數控銑削加工特點149
7.2.2零件幾何尺寸的處理方法150
7.2.3刀具半徑補償修調150
7.2.4橢圓極角的計算151
7.2.5球頭銑刀151
7.2.6合理選用切削液151
7.2.7FANUC 0i數控銑床操作152
7.3任務實施156
7.3.1零件分析156
7.3.2裝夾方式分析157
7.3.3工序分析157
7.3.4刀具及切削用量157
7.3.5工件原點及基點計算158
7.3.6數控加工卡片158
7.3.7華中世紀星參考程序160
7.3.8FANUC 0iMB參考程序165
7.3.9試切加工171
7.3.10注意事項171
7.4任務評價與總結提高172
7.4.1任務評價172
7.4.2任務總結173
7.4.3練習與提高174
任務8配合零件的數控銑削加工177
8.1任務描述及目標177
8.2任務資訊180
8.2.1表面質量對零件使用性能的
影響180
8.2.2進給路線的確定181
8.2.3對刀具的基本要求181
8.2.4工件位置的找正方法181
8.2.5配合加工182
8.2.6配合件精度保證182
8.3任務實施182
8.3.1工藝分析182
8.3.2工藝制訂188
8.3.3華中世紀星HNC21M系統
(加工中心)參考程序190
8.3.4FANUC 0iMB參考程序
(加工中心)206
8.4任務評價與總結提高222
8.4.1任務評價222
8.4.2任務總結224
8.4.3練習與提高224
參考文獻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