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了地熱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的原理和在建筑中的應用,介紹了冷熱電三聯供系統與分布式能源技術、蓄能技術應用、建筑能源的計量方法、建筑能源的評價和管理、建筑能耗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國內外常用能耗分析軟件,詳細介紹了建筑節能的評價方法和建筑能源審計流程,并結合相關技術和方法列舉了相應的工程案例以及能源審計案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能源工業實現了煤炭、電力、石油、天然氣和新能源的全面發展,為保障國民經濟長期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隨著國民經濟持續、穩定、高速地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能源需求越來越大,能源供給的缺口越發突出,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問題更突顯了能源供需的矛盾。
目前,就全國高等工科院校而言,設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原“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的院校越來越多。該專業著重于培養復合型的應用人才,主要學習工業與民用建筑的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系統以及制冷系統等,這些系統均圍繞能源展開,且能源消耗量巨大,大約占建筑能耗的一半。
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節能受到國家相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并且已成為我國目前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隨著節能工作的深入,在建筑的規劃、設計、建造和使用過程中,通過采用新型墻體材料,執行建筑節能標準,加強建筑物用能設備的運行管理,合理設計建筑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提高供暖、制冷、照明、通風、給水排水和通道系統的運行效率,同時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證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能促進構建節約型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消費結構,加快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因此,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學生了解和掌握與之相關的各種能源及其應用顯得非常有必要。
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以及工程應用,整合了與專業應用密切相關的能源資料,編寫了這本教材,以滿足本科教學的需求。本書第1章介紹了世界能源的使用情況和政策法規,具體列舉了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能源使用情況以及這些國家制定的能源政策和法規,尤其詳細介紹了我國的能源使用情況和能源管理職能部門及相關部門制定的政策法規和規范標準。第2~4章介紹了三種能夠在建筑中應用的可再生能源——地熱能、太陽能、生物質能,詳細闡述了這三種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原理及應用,并列舉了工程實例。第5、6章介紹了冷熱電三聯供系統與分布式能源技術和蓄能技術,并對這兩種建筑節能技術的原理、設計方法和工程應用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第7章介紹了建筑能源的計量方法,而且列舉了具體的計量設備,以及這些計量設備的使用方法。第8章介紹了建筑能源的評價和管理,包括我國建筑能源的使用情況、建筑能耗分析的基本方法、國內外常用的能耗分析軟件的介紹、建筑節能的評價方法以及建筑能源審計流程等內容,并且給出了能源審計案例。
本書內容涉及建筑能源的獲取以及建筑能源的高效利用,是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學生專業知識的拓展,可作為該專業“建筑能源應用工程”課程教材,也可作為工科專業了解新能源應用的通識教材。
本書共8章,建議學時為30學時左右,可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調整。建議該課程在學生學習完主要專業課程之后開設,教學效果相對會更好。
本書由天津工業大學李新禹教授擔任主編,負責全書的大綱擬定和統稿。參與編寫的人員有:李新禹、周志華(第4章),王艷、宋佳鈁(第1章、第8章),李莎(第6章),杜曉剛、楊瑞梁(第7章),蘇文(第5章),任悅(第2章),魏晉(第3章)。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借鑒、吸收了諸多專家、學者的論文和專著,參閱了國內外近年來發表的技術文獻以及相關的標準和規范,在此,向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本書由天津大學張歡教授和河北工業大學楊華教授聯合主審,她們為本書的編寫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對兩位專家表示感謝。
由于時間倉促,編者的水平有限,書中肯定存在著錯誤和不妥之處,懇請各位專家、讀者和同仁批評指正。
編者
前言
第1章能源政策及建筑節能
標準法規
1.1世界能源政策及法規
1.2世界典型國家能源政策
1.3我國能源政策
1.4我國建筑節能標準法規
思考題
第2章地熱能
2.1地熱能概述
2.2地熱能的形式
2.3地熱能的利用
2.4地源熱泵系統的設計計算
2.5地熱能利用與環境保護
2.6地熱能在建筑中的應用實例
思考題
第3章太陽能
3.1太陽能輻射原理和特點
3.2太陽能利用技術
3.3太陽能在建筑耗能系統的應用
3.4光電應用
3.5工程實例
思考題
第4章生物質能
4.1生物質能源簡介
4.2生物質能源制備方式
4.3生物質能利用實例
4.4生物質能發電
4.5生物質能源的發展方向
思考題
第5章冷熱電三聯供系統與分布式
能源技術
5.1分布式能源技術簡介
5.2天然氣冷熱電三聯供發展狀況
5.3燃氣冷熱電三聯供系統的優點
5.4燃氣冷熱電三聯供系統的主要缺點
5.5分布式燃氣冷熱電三聯供系統的
應用現狀
5.6分布式燃氣冷熱電三聯供系統的
節能效益
5.7工程實例
思考題
第6章蓄能技術的應用
6.1蓄能技術的類型
6.2蓄能空調發展狀況和適用范圍
6.3冰蓄冷空調技術類型
6.4冰蓄冷空調系統運行模式與設備
6.5水蓄冷空調系統的形式與適用范圍
6.6蓄熱供暖系統的形式與設備
6.7蓄冷空調設計實例
思考題
第7章建筑供熱量和供冷量的計量
7.1建筑能源計量概述
7.2供熱量和供冷量計量的方法
7.3熱計量表
7.4蒸發式熱分配表
7.5熱計量收費
思考題
第8章建筑能源的評價和管理
8.1建筑能源使用的基本情況
8.2建筑能耗分析方法及工具
8.3建筑節能評價方法
8.4建筑能源管理系統
8.5建筑能源審計
思考題
附錄水、質量分數為20%氯化鈣和
質量分數為20%丙烯乙二醇的
密度和黏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