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包括: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國際貿易合同的磋商與條款等。
PREFACE第2版前言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以開放促改革。要放寬投資準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內陸沿邊開放。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正式確立了“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發展戰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26個,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全球的63%和29%,貨物和服務出口占世界總量的239%。亞洲目前已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已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中堅力量;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有助于加強區域經濟合作,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形成中國經濟走向世界的戰略走廊,形成全新的國際經濟合作新思維,確立符合世界經濟發展多樣性的合作新范式。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志強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準確判斷國際形勢新變化、深刻把握國內改革發展新要求,以更加積極有為的行動,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的主動、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的客觀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積極運籌對外關系、實現對外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我們要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發揮自由貿易區對貿易投資的促進作用,更好地幫助我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爭取全球經濟治理制度性權利的重要平臺,我們不能當旁觀者、跟隨者,而是要做參與者、引領者,善于通過自由貿易區建設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發出更多中國聲音、注入更多中國元素,維護和拓展我國發展利益。
在國內經濟貿易良好的發展勢頭之下,本書對國際環境的重大改變也進行跟蹤,如我們注意到由美國主導12個國家參與的TPP協議來勢洶洶,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形成了無法忽視的挑戰,也對我國下一輪深度開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教融合、教書育人。國際貿易日新月異,國際貿易教材更需要與時俱進。這里由衷感謝湖南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福州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遼寧對外經貿學院等50余所高校的主講教師關注本書的內容建設,專家同行的意見為修訂工作指出了努力方向以及修改細節。
在本次修訂中,主要針對之前的反饋工作進行修訂和補充;對統計數據進行了全面更新;對過去4年來發生的國際經濟與貿易領域的重大事件進行了凝練,如補充了“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擴容”“TPP以及對中國的影響”等內容。同時,根據專家同行的意見,對國際貿易實務部分的內容進行了適度縮減,使國際貿易理論與國際貿易實務兩大部分得到合理的平衡。
在本書第2版即將付梓之際,感謝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的鼎力支持,是你們的專業、專注,感染著編寫團隊,大家始終保持著高質量、高投入的工作態勢,始終深懷敬畏地面對讀者,面對老師和同學。歡迎更多專家同行提出寶貴的批評意見。
作者指導的國際貿易學碩士研究生鄭江、艾寶林、郭曉鶴、韓曄、楊知猛、王寬,博士研究生李毅、翟瑞瑞、高潔等同學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向全國的老師和同學奉敬好用、好學的國際貿易樣板教材一直是作者以及編寫團隊的追求,此次修訂工作不僅在教材內容方面做了些許調整補充,而且在教學PPT、課后習題、教學案例庫建設以及互動訓練等方面繼續跟進。
由于我們能力有限,書中紕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專家同行、讀者同人批評指正!
陳巖2016年4月18日于北京文慧園PREFACE第1版前言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經過10余年的不懈努力與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歷了2007年美國金融風暴造成的全球經濟動蕩之后,世界各國更加重視宏觀經濟穩定對長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經濟復蘇與結構調整逐漸成為各國經濟政策的主導方向。2011年是中國“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世界更加重視中國力量的影響。在這個新的歷史起點,中國“十二五”發展規劃指明,我國對外開放的方向是,為了“適應我國對外開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資為主轉向進口和出口、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并重的新形勢,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不斷拓展新的開放領域和空間,擴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完善更加適應發展開放型經濟要求的體制機制,有效防范風險,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
本書就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完成的,在傳播基礎知識、培養基礎技能、形成核心專業能力的同時,注重總結中國入世10年來取得的成功經驗,探討國際貿易環境、政策與實務的發展趨勢,分析中國外貿創新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國際貿易的知識體系可以分為理論和實務兩大范疇,即國際貿易理論以及國際貿易實務。兩者關系密切,在實踐中相互融合。但從教學和研究的視角,可以清晰地將其分開,兩者大的不同是:國際貿易理論多以宏觀經濟、區域經濟為出發點;國際貿易實務多以微觀經濟、企業經濟為出發點。因此,國際貿易理論往往是為實現國際經濟、國家經濟和區域經濟的福利大化,反映均衡、詮釋理性、昭示方向,而國際貿易實務往往作為企業獲得利益大化的贏利過程和步驟,充滿謀略、充滿爭奪、布滿規則。
將國際貿易理論以及國際貿易實務納入一個完整統一的框架之內,是編者的大挑戰之一,本書并非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貿易實務的簡單相加,而是編者多年實務實踐以及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本書以外向型企業的國際貿易內在邏輯為主線,在結構上力求做到清晰簡潔,在內容上力求做到去粗取精。由于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內容龐雜、受課程設置以及學時安排所限,編者不可能一一列出全部內容,本書主要涵蓋了國際貿易理論、政策、規則、慣例、合同磋商、合同條款、合同履行、貿易方式等內容,分為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國際貿易合同的磋商與條款、國際貿易合同的履行以及貿易方式五篇。
本書是編者在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生編寫的講義基礎上修訂而成,經過近10屆本科生的使用后,結合當前世界經濟的新變化,以及中國入世10余年來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參考大量教學與科研的新研究成果編寫而成。
在本書編寫與修訂過程中,本人參加了多次國內外學術會議,許多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亦使本人受益匪淺,這里尤其要感謝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林桂軍教授,資深國際貿易專家黎孝先教授以及王健教授、冷柏軍教授、盧進勇教授、姚新超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的趙春明教授,中央財經大學的唐宜紅教授,東華大學的高長春教授,韓國江南大學的宋龍鎬教授,商務部培訓中心的李左東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的盧國學副研究員等。
感謝中國民生銀行的劉玲高級經濟師,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的康明博士,中國五金礦產集團公司的程偉博士,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鄭春風博士,中保控股國際部的呂晨總經理,中國天津外輪代理公司的王樹祥先生,建元律師事務所的辛英民律師,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流媒體事業部的張國新總裁、孫毅開先生,國際商報社的副社長劉德標先生、王強主任等各界朋友,他們在貿易實務領域給予了本人有力的支持。
在本書寫作過程中,所參閱的文獻除了在參考文獻中列出的一部分外,還有大量國際商會的出版物、近年的大量相關報刊文章以及網絡資料、相關文獻數百篇之多,無法將它們一一列出,在此,謹向所有使本人獲益的同行致以真誠的謝意。
本人指導的國際貿易學碩士研究生王磊、楊桓、陶吉、李哲、張晨霞、羅森林、董煒煒、翟瑞瑞、李冬潔等同學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本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國際金融等經濟管理類本科專業的基礎課教材,同時可以作為財政學、會計學等本科專業選修課教材,也適用于外銷員、商務師、報關員考試輔導以及國際貿易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人員的參考書。
本書的電子網絡配套資源還包括PPT講義課件、課堂討論題答案、復習思考題答案、教學案例庫(教師版)等。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書中淺薄紕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同行專家、學者及讀者批評指正。
陳巖2012年5月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教學建議
緒論
教學目的
關鍵詞
0.1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
0.2國際貿易的分類
思考題
第一篇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第1章國際貿易理論
教學目的
關鍵詞
1.1傳統國際貿易理論
1.2現代國際貿易理論
1.3國際貿易新理論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2章國際貿易政策
教學目的
關鍵詞
章首案例21歐盟出臺貿易新戰略
章首案例22與新興市場雙邊貿易增勢強勁,我國已成為貿易伙伴的主要出口市場
2.1國際貿易政策概述
2.2保護貿易政策
2.3自由貿易政策
2.4中國對外貿易政策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3章國際貿易措施
教學目的
關鍵詞
章首案例31中俄貿易中的灰色清關
3.1關稅措施
3.2非關稅措施
3.3鼓勵出口措施
3.4鼓勵進口措施
3.5中國自由貿易區建設
3.6中國“一帶一路”建設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4章公平貿易救濟措施
教學目的
關鍵詞
章首案例41國際貿易中的反傾銷案
4.1傾銷與反傾銷
4.2補貼與反補貼
4.3特保措施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二篇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
第5章GATT與WTO
教學目的
關鍵詞
章首案例51我國入世以來,有哪些成績
5.1GATT概述
5.2WTO概述
5.3多哈回合
5.4TPP對中國的影響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6章國際貿易術語
教學目的
關鍵詞
章首案例61國際貿易術語的重要性
6.1國際貿易法律、規則與慣例概述
6.2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貿易慣例
6.3INCOTERMS 2010對主要貿易術語的解釋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三篇國際貿易合同的磋商與條款
第7章國際貿易合同的簽訂
教學目的
關鍵詞
章首案例71逾期接受導致合同失效
7.1國際貿易的交易磋商
7.2國際貿易合同的簽訂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8章商品的品名、品質、數量和包裝
教學目的
關鍵詞
章首案例81更改合同品質條款導致賠償
8.1商品的品名
8.2商品的品質
8.3商品的數量
8.4商品的包裝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9章國際貨物運輸
教學目的
關鍵詞
章首案例91分批裝運延期導致銀行拒付
9.1國際貨物運輸方式
9.2貨物運輸單據
9.3合同中的裝運條款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10章國際貨物運輸保險
教學目的
關鍵詞
章首案例101國際海洋運輸保險貨物定損的標準
10.1保險的基本原則
10.2海洋運輸貨物保險條款
10.3我國海洋運輸貨物保險條款
10.4倫敦保險協會海洋運輸貨物保險條款
10.5海運貨物保險投保實務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11章進出口商品的價格
教學目的
關鍵詞
章首案例111根據貿易術語確定商品價格
11.1進出口商品作價的基本方法
11.2合同中的價格條款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12章國際貨款的收付
教學目的
關鍵詞
章首案例121信用證修改引發的爭議
12.1票據
12.2匯付和托收
12.3信用證
12.4各種支付方式的選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13章商品檢驗、索賠、不可抗力和仲裁
教學目的
關鍵詞
章首案例131索賠逾期導致無法退貨
13.1商品的檢驗
13.2索賠
13.3不可抗力
13.4仲裁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四篇國際貿易合同的履行
第14章出口合同的履行
教學目的
關鍵詞
章首案例141信用證結匯的注意事項
14.1備貨和落實信用證
14.2報驗和申報出口
14.3托運、投保和報關
14.4交單、結匯、核銷和退稅
14.5出口結匯的主要單據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15章進口合同的履行
教學目的
關鍵詞
15.1申領進口許可證
15.2開立信用證
15.3運輸與投保
15.4審單和付款
15.5提貨、報關和納稅
15.6商品檢驗
15.7進口索賠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五篇貿易方式
第16章國際貿易方式
教學目的
關鍵詞
章首案例161跨境電子商務
16.1經銷與代理
16.2寄售與展銷
16.3招標、投標與拍賣
16.4期貨交易
16.5對銷貿易
16.6加工貿易
16.7國際電子商務
本章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