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講述如何使用AutoCAD2016的基礎教程。全書共15章,內容包括基本操作、二維繪圖命令、圖層和對象特性、精確繪圖與設置環境、圖形編輯、顯示控制、創建文字、圖案填充和編輯、塊及其屬性的使用、尺寸標注、圖形數據的查詢與共享、使用設計中心、三維實體造型基礎、三維實體造型與編輯、輸出圖形。本書按照命令的功能、激活命令的方法、候選命令選項的說明、操作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以及給出具體實例的結構模式,對各個知識點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具有格式統一、條理清楚和便于讀者學習等特點。
AutoCAD是由美國Autodesk公司于1982年為微型計算機上應用CAD技術而開發的交互式通用微型計算機繪圖軟件包。由于其具有功能強大、操作方便、體系結構開放、二次開發方便、價格合理、能適應各種軟硬件平臺等優點,所以受到各國工程技術人員的歡迎,成為當今世界上最為流行的二維計算機繪圖軟件之一。
AutoCAD具有良好的用戶界面,直觀易學、實踐性強,通過交互菜單或命令行方式便可以進行各種操作。讀者很快就可以入門。它的多文檔設計環境讓非計算機專業人員也能很快地學會使用,并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它的各種應用和開發技巧,從而不斷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它也給讀者留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建議讀者:在掌握命令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創造力,用活命令,增強技巧,提升能力;充分利用AutoCAD強大的圖形編輯、修改功能,通過復制、插入等操作快速修改已有的圖形和構建新的圖形,提高繪圖效率。在動手繪圖以前,讀者應該分析所繪圖形的特點,以結構化的方式組織圖形,盡量避免簡單的圖線堆積;建立和積累與專業圖形有關的圖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讀者如果能掌握計算機圖形學的基礎知識,將有助于加深對AutoCAD的理解。AutoCAD提供了默認的用戶環境設置,專業用戶則可結合本行業的相關規定和自己的使用習慣,適當進行定制,這樣使用起來將更加得心應手。
AutoCAD自推出以后,經歷了初級階段、發展階段、高級發展階段、完善階段和進一步完善階段五個階段,版本也有二十余次的更新。最新的版本AutoCAD 2016于2015年推出,在界面和操作風格方面的變化較大:從概念設計到草圖和局部詳圖,提供了創建、展示、記錄和共享構想所需的所有功能;將慣用的 AutoCAD 命令和熟悉的用戶界面與更新的設計環境結合起來,從而提高了繪圖效率。
本書主要針對AutoCAD 2016編寫,共15章,全面系統地講解了AutoCAD 2016軟件在繪圖環境的設置、繪圖工具的使用、圖形的繪制、編輯和修改、尺寸和文字標注等方面的具體應用、使用方法、操作技巧。
本書在內容的編排上,與許多傳統的講解CAD軟件的書籍不同之處在于:不是集中介紹軟件的菜單選項和相應命令,而是采用基于任務的方式著重講解完成某一特定任務所要遵循的過程和步驟,從而使讀者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學會了如何使用軟件的菜單選項和軟件命令,還掌握了零件建模、裝配、工程圖創建……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本書由孫海波(編寫第1、2、5章)和姚新港(編寫第7、8、10章)擔任主編,譚超(編寫第13、14章)和洪從華(編寫第3、4、11章)擔任副主編,莊宗元主審。參加編寫的還有張洪偉(編寫第9章)、張燕杰(編寫第15章)、黃孝龍(編寫第6章)和陰妍(編寫第12章)。
因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會有不足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前言
第1章 基本操作 1
1.1 AutoCAD 2016的新功能 1
1.2 AutoCAD 2016用戶界面 3
1.3 命令的用法 12
1.4 功能鍵定義 14
1.5 數據的輸入 15
1.6 圖形屏幕的重畫與重新生成 16
1.7 圖形文件的管理 17
1.8 AutoCAD 2016中使用的主要
文件類型 24
1.9 使用幫助文件(HELP命令) 24
1.10 使用系統變量 26
第2章 二維繪圖命令 27
2.1 點的繪制(POINT命令) 28
2.2 繪制直線(LINE命令) 29
2.3 繪制射線(RAY命令) 30
2.4 繪制構造線(XLINE命令) 30
2.5 繪制圓(CIRCLE命令) 31
2.6 繪制圓環(DONUT命令) 33
2.7 繪制正多邊形(POLYGON
命令) 34
2.8 繪制矩形(RECTANG命令) 35
2.9 繪制圓弧(ARC命令) 36
2.10 繪制橢圓和橢圓弧(ELLIPSE
命令) 39
2.11 繪制二維多段線(PLINE
命令) 40
2.12 繪制樣條曲線(SPLINE
命令) 44
2.13 繪制多線(MLINE命令) 46
2.14 定義多線樣式(MLSTYLE
命令) 47
2.15 繪制修訂云線(REVCLOUD
命令) 50
2.16 創建面域(REGION命令) 52
2.17 插入表格(TABLE命令) 53
2.18 繪制區域覆蓋(WIPEOUT
命令) 55
第3章 圖層和對象特性 56
3.1 圖層的概述 57
3.2 使用圖層(LAYER命令) 58
3.3 對象的顏色(COLOR命令) 63
3.4 對象的線型(LINETYPE
命令) 65
3.5 線型比例(LTSCALE命令) 67
3.6 設置線寬(LWEIGHT命令) 67
3.7 觀察和修改對象特性 69
3.8 對象的特性匹配(MATCHPROP
命令) 72
第4章 精確繪圖與環境設置 74
4.1 輔助工具 75
4.2 對象捕捉(OSNAP命令) 77
4.3 自動追蹤(AUTOTRACK
命令) 85
4.4 使用動態輸入 88
4.5 設置繪圖單位(UNITS
命令) 90
4.6 設置圖幅界限(LIMITS
命令) 91
4.7 設置繪圖環境(OPTIONS
命令) 92
4.8 圖形樣板文件的創建與使用 95
4.9 CAD標準的應用 96
第5章 圖形編輯 99
5.1 選擇對象 100
5.2 對象的刪除和恢復 104
5.3 對象的打斷(BREAK命令) 105
5.4 對象的修剪和延伸 107
5.5 對象的倒角和倒圓角 111
5.6 對象的復制操作 116
5.7 對象的平移(MOVE命令) 131
5.8 對象的旋轉(ROTATE命令) 132
5.9 對象的拉伸(STRETCH
命令) 133
5.10 對象的比例變換(SCALE
命令) 134
5.11 利用夾點編輯和多功能夾點 135
5.12 多段線編輯(PEDIT命令) 138
5.13 對象的隨層特性設置
(SETBYLAYER命令) 142
5.14 對齊對象(ALIGN命令) 143
5.15 合并對象(JOIN命令) 143
5.16 分解對象(EXPLODE命令) 144
5.17 編輯多線(MLEDIT命令) 145
5.18 編輯樣條曲線(SPLINEDIT
命令) 147
5.19 為幾何圖形添加約束 150
5.20 對象的反轉(REVERSE
命令) 154
5.21 更改重疊對象的繪圖次序 154
第6章 顯示控制 157
6.1 圖形的縮放顯示(ZOOM
命令) 158
6.2 圖形的平移顯示(PAN命令) 160
6.3 管理視圖(VIEW命令) 162
第7章 創建文字 165
7.1 創建單行文字(TEXT命令) 166
7.2 創建多行文字(MTEXT
命令) 169
7.3 定義文字樣式(STYLE
命令) 172
7.4 編輯文字對象 175
7.5 文字的查找和替換(FIND
命令) 177
第8章 圖案填充和編輯 179
8.1 圖案填充 179
8.2 編輯填充圖案(HATCHEDIT
命令) 187
第9章 塊及其屬性的使用 189
9.1 塊的使用 189
9.2 屬性的使用 200
第10章 尺寸標注 215
10.1 設置尺寸樣式 216
10.2 尺寸標注方式 227
10.3 標注指引線 240
10.4 編輯尺寸 247
第11章 圖形數據的查詢與共享 252
11.1 圖形數據的查詢 253
11.2 使用Windows剪切、復制和
粘貼功能 262
11.3 圖形文件格式的轉換 262
11.4 鏈接與嵌入數據 263
第12章 設計中心 267
12.1 AutoCAD設計中心概述 267
12.2 觀察內容 269
12.3 使用設計中心打開圖形 271
12.4 使用設計中心查找內容 272
12.5 向圖形文件添加內容 274
12.6 使用Autodesk收藏夾 276
第13章 三維實體造型基礎 278
13.1 AutoCAD三維造型界面 278
13.2 坐標系 281
13.3 用戶坐標系命令 282
13.4 創建與編輯視口 289
13.5 三維圖形觀察 292
13.6 軸測圖和透視圖 303
13.7 繪制三維點、線及多邊形 306
第14章 三維實體造型與編輯 308
14.1 創建基本的實體模型 309
14.2 創建復雜的實體模型 317
14.3 三維實體對象的編輯 326
14.4 組合體實體造型實例 343
14.5 渲染對象 344
第15章 輸出圖形 351
15.1 使用繪圖儀打印輸出 351
15.2 模型空間、圖紙空間和布局 355
15.3 設置布局中的視口 358
15.4 在布局中創建三維模型的多面
正投影圖和軸測圖 364
參考文獻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