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會計》是專為會計類、工商管理類學生設計,并結合高職高專院校教學特點編寫而成的。本書緊扣成本核算方法與高職高專財經類課程標準,詳細介紹了成本會計的基礎理論和方法。全書共七章,包括成本會計總論、工業企業成本會計核算的流程、費用的核算、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產品成本計算方法、成本核算方法、成本報表。本書實踐性強,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高等專科院校、成人高校、民辦高校及本科院校舉辦的二級職業技術學院工程造價等相關專業的教材,并可作為社會從業人士的業務參考書及培訓用書,還可供一般讀者學習參考。
前言企業成本信息不僅與企業損益和資產規模相關,更與企業的計劃、決策、控制和考核相關,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現代成本會計主要包括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成本會計”是從事會計崗位工作的一門必修課程和基礎課程,準確掌握這門課程的內容會為從事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工作打好基礎。
本書在內容和結構上,以工業企業的成本核算為例,讓學生通過對企業各種費用的分類、歸集與分配等一系列操作,初步具備工業企業產品生產成本核算的職業能力。本書主要特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實用性。每個章節圍繞教學內容設計了相應的例題和業務操作題,要求學生把理論知識與技能操練結合起來,實現做學一體化,培養學生掌握各行業企業成本核算崗位業務操作技能。課程內容根據不同企業的成本核算要求,由易而難、由簡而繁、循序漸進地展開,緊緊圍繞滿足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需要,同時又考慮學生對成本核算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融合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對成本核算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素養的要求。本書以就業為導向,在深入企業全面了解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對成本會計涵蓋的崗位群進行任務與職業能力的分析,以成本核算的各個崗位為主線,將要掌握的成本核算內容分解設計成若干個工作任務,按高職高專學生的認知特點,采用平衡與流程相結合的結構來展示教學內容,同時,通過設計情景模擬、實訓等訓練活動,要求學生做學結合,邊學邊做,以培養學生成本核算的操作能力,并為學習掌握其他相關專業核心課程打下基礎。
前言
第一章 成本會計總論 1
第一節成本的經濟實質和作用 2
第二節成本會計的對象 4
第三節成本會計的職能和任務 6
第四節成本會計的基礎工作和組織 8
小結 13
同步測試 13
第二章 工業企業成本會計核算的流程 15
第一節工業企業成本核算的要求和原則 15
第二節工業企業費用要素 19
第三節工業企業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22
小結 26
同步測試 26
第三章 費用的核算 29
第一節要素費用的核算 30
第二節輔助生產費用的核算 48
第三節制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60
第四節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的核算 64
小結 75
同步測試 75
第四章 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和歸集 78
第一節在產品數量的核算 79
第二節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 80
第三節完工產品成本的結轉 87
小結 88
同步測試 89
第五章 產品成本計算方法 92
第一節產品成本計算方法概述 92
第二節品種法 95
第三節分批法 107
第四節分步法 117
成本會計
第五節分類法 135
第六節定額法 139
第七節各種成本計算方法的應用 144
小結 166 同步測試 166
第六章 標準成本法、變動成本法和作業成本法 169
第一節標準成本法 170
第二節變動成本法 180
第三節作業成本法 187
小結 193
同步測試 194
第七章 成本報表 196
第一節成本報表的概述 197
第二節產品成本表 200
第三節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 207
第四節制造費用與期間費用明細表 211
小結 217
同步測試 217
綜合測試 219
參考文獻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