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頓財務培訓等單位2014年聯合發布了《中國企業財務轉型大型調研報告》,報告指出“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正在成為財務管理的必然趨勢和業內共識”。在參與調研的CFO中,80%的CFO認為,財務轉型的首要目標是財務管理要為戰略、經營決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使財務管理成為公司價值的發現者、推動者和創造者。
財務管理轉型不僅是時代賦予CFO的角色變化,也是CFO職業生涯的重造。完成這次變革的前提之一就是擴展CFO的戰略視野和提高其綜合素質。這種提高一方面來自于實踐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來自于不斷學習與新知識積累。本書是一本將財務理論帶出課堂的教科書,旨在通過財務知識的介紹、傳播,幫助讀者將財務概念用于解決現實問題,為現在的財務人員和未來的財務人員提供一種新的、簡單而實用的理財技術。
CFO作為戰略合作伙伴,是公司價值管理的中樞,主要是通過投資決策和融資決策為公司創造價值:一方面通過資源的流動和重組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價值增值,為公司的未來創造價值;另一方面通過金融工具的創新和資本結構的調整實現資本的擴張和增值,為投資者創造價值。本書正是根據價值創造與價值管理這一技術路線,根據教學要求設計各章內容,本著“一切以使用和實用”為原則,從實戰出發,將理論與真實案例相結合,幫助讀者理解公司理財的理論與技術。本書的編寫遵循以下三項原則。
價值管理導向原則。本書以公司財務目標為導向,以風險與收益為決策變量,沿著證券估價→投資項目估價→公司估價→價值創造與管理的技術路線設置各篇章的內容。全書共分四篇12章:第一篇為財務估價基礎,以公司財務理論為背景,系統介紹證券價值評估模型、風險與收益模型;第二篇為全書的主體篇,根據資產負債表框架設置投資、融資和營運資本管理,先后介紹了資本成本、資本預算、長期融資與資本結構、股利政策、營運資本管理等;第三篇和第四篇是全書的應用篇,分別闡述了財務評價、財務預測、價值評估與價值創造、期權估價與公司財務、衍生工具與風險管理、并購重組與資產剝離等基本理論與實用技術。書中內容設置積木化,各篇既相互聯系又獨立成篇,便于根據實際需要組織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
真實案例模擬原則。本書力求突破財務管理教材的傳統模式與寫作方法,將求“實”與求“新”、求“深”相結合;將現代財務管理模式與中國公司理財現實情況相結合,盡量為學生提供一種理財的思路或導向。書中許多章節以中國上市公司的真實財務數據為基礎,通過大量的案例將各章的前后概念和財務術語聯系起來,運用價值估價模型將公司投資決策、資本結構設置、營運資本管理和風險管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反復討論和提示給讀者更多的啟發,這不僅幫助讀者理解書中內容,而且還使公司財務的理論與實際操作有機地融為一體。
財務技能演練原則。與一般教材不同的是,本書不僅將財務學研究的最新成果融入內容之中,使讀者通過本書得到完整的財務知識,而且提供了按Excel財務函數解決一般財務問題的具體操作過程,通過模擬增加了讀者對財務模型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學會利用Excel工具進行財務建模、財務決策和價值評估。讀者在學習相關的財務理論后,只需具備Excel的基礎知識,根據各種財務變量關系導入真實數據,即可進行實際演練。
本書在相關章節中設計了“走進大家”等欄目,在各章之后設置了本章小結、案例分析等。其中,案例分析適合小組作業和現場報告,可由5~7名學生組成小組,在主講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按特定題目各抒己見,然后展開討論,互相切磋,這樣就為學生提供了在課堂中難以得到的自我表現機會。案例分析提供了詳細的分步驟解析過程,有利于學生自己動手、下載數據、查閱文獻、設計方案、分析論證、撰寫報告。隨著課程的進度進行相關的案例分析,使案例分析成為課堂教學和自我測試的一個必要環節。本書各章所選案例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注意各章知識的融合和貫通,易于學生把握財務知識的總體框架。學生在完成各章基本訓練后,能夠以價值為主線將各章聯系起來,完成公司價值評估報告。
本書學習的網絡資源http://classroom.dufe.edu.cn/jpkc/cwgl/zcr-1.htm或國家精品課程資源共享系統http://www.jpkcnet.com,提供了一整套網絡教學整合資源包,主要有:教學資源包,如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案、綜合練習題、模擬試題、參考文獻;多媒體教學資源包,如教學課件、網絡輔助教學軟件、網絡視頻教學課件;實踐教學資源包,如學生上機實驗和實驗數據庫。這些教學資源對于讀者學習與自我測試并盡快掌握理財技術是一個非常好的輔助資源。
本書的章節順序可作為本課程的一般授課順序,也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變更次序或根據需要作某些增刪。由于教學課時限制,不可能講授教材所有內容,需要根據教學對象選擇最重要的章節在課堂講授。本書的第一篇為基礎篇,第二篇為本書的核心篇,第三篇和第四篇為應用篇。對于一般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主要講授前三篇內容;對于財務管理專業、會計專業、金融專業的本科生以及其他專業的研究生,可更加關注后三篇的內容。從教學重點看,在前三篇的基礎上,對財務管理、金融專業的學生,應注重講授價值評估與價值創造、期權估價、風險管理、并購與重組;對于會計專業的本科生,應關注營運資本管理。對于MBA方向的學生,主要講授前三篇內容和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即使這些核心內容,也可以有選擇的施教。
需要說明的是,本書假設學生已經學習了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概率論與統計學,這些先修課程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本書內容的理解。但是先修課程并非至關重要,為學習方便,本書對前續課程中的有關概念做了必要的鋪墊性說明。書中許多內容曾作為高等院校許多專業的主要教材,并在使用過程中不斷進行修訂和補充。這次出版既可作為財務管理、會計、金融等專業本科高年級教材,也可為從事相關方面研究與教學的人員提供案頭參考,為從事財務管理的實際工作者帶來啟發或裨益。
全書由劉淑蓮教授主編,各章具體分工如下:第1~5章、第8章、第9章由劉淑蓮教授撰寫,第6章由宋淑琴講師撰寫,第7章由施繼坤講師撰寫,第10~12章由張廣寶副教授撰寫,最后由劉淑蓮教授對全書進行修改和總纂。
任何一本教材的架構和寫作不僅源于作者的知識積累和創造,更來自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貢獻。在寫作過程中,本書參閱了國內外許多財務專家、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的思想和觀點對本書的完成極為重要。為了反映這些專家和學者貢獻,對書中引用的觀點或案例盡可能標注了相應的出處。對于這些專家和學者,我們再次表示誠摯的謝意!此外,胡燕鴻、李井林、吳世飛、李濟含、閔雪、李強、王勇杰、姜楠、李仕權等對全書進行了仔細的校對,并提供了部分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由于他們的工作,本書得以順利完成,在此一并表示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