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素質研究》厘清了人口素質及與其相近的若干概念的差別,提出了比較科學的人口素質的概念及其內涵,設計和構建了包括人口思想道德在內的人口素質綜合評價體系,將對人口素質的研究建立在了一個比較科學、客觀、全面的基礎上。通過對人口素質的定量研究和評價,以及對人口素質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和影響的定量研究和分析
《中國人口素質研究》可為政府部門的相關決策、規劃提供客觀的事實依據和科學的理論支撐,亦可為理論工作者和高校師生的研究提供參考。
Contents
第一章人口素質的理論界定及其討論1
第一節對素質與人口素質的解讀1
第二節西方學者對人口素質(人口質量)的理解和研究2
第三節我國學者對人口素質的認識與探討4
第四節人口素質概念的多義性與解讀人口素質的困難性6
第五節與人口素質相關的幾個重要概念7
第六節人口素質的內涵及其規定11
第七節人口素質與中國的現代化13
第二章人口素質指標體系的構造與評價20
第一節人口素質指標體系的建立及其社會意義20
第二節國外對人口素質指標體系的研究24
第三節國內對人口素質指標體系的研究和探索30
第四節中國人口素質指標體系的構造設想47
第五節人口素質綜合指標的設計與評價54
第三章中國人口科學文化素質的分析與評價67
第一節中國人口科學文化素質整體狀況67
第二節我國人口科學文化素質的特點70
第三節中國人口科學文化素質的物質基礎99
第四節全國各類教育設施和人員配備116
第五節勞動力人口的素質和勞動力負擔系數129
第四章中國人口身體素質的分析與評價142
第一節中國人口總體死亡水平及死因構成142
第二節嬰兒死亡水平及死因構成147
第三節嬰幼兒(1~4歲)死亡水平及死因構成151
第四節我國新生兒出生缺陷水平分析154
第五節我國青少年體質狀況動態分析157
第六節殘疾人狀況173
第七節我國居民營養攝入情況174
第八節人口健康狀況的國際比較176
第五章中國人口思想道德素質分析與研究192
第一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口思想道德建設的回顧與評價193
第二節提升我國人口思想道德素質的基本思路和對策研究197
第六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口科學文化素質對經濟增長作用的測量和評價204
第一節中國人力資本的形成與存量205
第二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力資本的形成與存量209
第三節人力資本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分析217
第四節人力資本投入與我國經濟增長:區域間差異240
第五節基本結論243
第七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口健康素質的經濟效益測量與評價245
第一節健康投資的理論基礎及研究評述246
第二節我國經濟增長中的人口健康投資:宏觀分析253
第三節我國經濟增長中的人口健康投資:微觀分析262
第四節人口健康生產函數266
第五節對我國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些啟示290
參考文獻293
附錄A擴展索洛模型的統計檢驗結果299
附錄B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有效勞動模型統計檢驗結果301
附錄C人力資本外部性內生經濟增長模型統計檢驗結果303
第一章人口素質的理論界定及其討論
人口素質,學術界又稱為人口質量,是多學科研究的對象,在不同的學科視野里可能有著不同的界定。又由于人口素質本身的多義性,其內涵和外延等基礎理論問題,成為20 世紀70 年代初我國人口學恢復以來眾多學者關注的一大熱點,爭論多年至今依然見仁見智,難下定論。
第一節 對素質與人口素質的解讀
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在古代漢語中,早已有對“素質”的解釋。作為名詞,在《說文解字》中,素,“白致(緻)繒也”,指未經加工的白色生帛。古樂府詩《上山采蘼蕪》中,有“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作為性質、屬性,“素”多是真實的,未經矯揉造作、裝飾加工的,像平時一樣的。
“素”的另一解釋則為本質,《淮南子 俶真訓》中有“虛無者道之舍、平易者道之素”(虛無是道存在的佳所,平易者是道的本質)。在《論語 八佾》中,“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其中的“素”本意表示繪畫中的白色粉底,引申為人的基本素養。《漢書 李尋傳》記載:“馬不伏厲(櫪),不可以趨道;士不素養,不可以重國。”《漢書 劉表傳》中說:“越(蒯越)有所素養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眾來。”2 中國人口素質研究 對于“質”,《廣雅 釋盲》解釋為“地也”,所謂“地”就是事物的基礎、底子。《論語 衛靈公》中有“君子以義為質”,即以義作為基礎、根本。《荀子 勸學》中有“其質非不美也”,這里的“質”則作“本質”解。
“素質”一詞,最早可見于晉代張茂先的《勵志詩》:“如彼梓材,弗勤丹漆,雖勞樸斫,終負素質。”這首詩的意思是培育的人才,若不勤于修養,終究會影響到已有的良好素質。
《現代漢語詞典》中,對“素質”的解釋是:①事物本來的性質;②指素養;③指心理學上的人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上的先天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