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8章,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 7操作系統;文字處理軟件Word 2010;電子表格處理軟件Excel 2010;多媒體技術基礎;計算機網絡與安全技術等。
隨著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計算機的普及,國內高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已經踏上新的臺階,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各專業對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這種新發展,許多學校修訂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大綱,課程內容不斷推陳出新。我們根據教育部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導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和《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編寫了本書。
計算機基礎是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公共必修課程,也是學習其他計算機相關技術課程的前導和基礎課程。編寫本書的宗旨是使讀者較全面、系統地了解計算機基礎知識,具備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并能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應用計算機進行學習與研究。
本書滿足了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加強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等方面基本內容的介紹,使讀者在數據處理和多媒體信息處理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本書共8章,第1章介紹了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計算機的組成和工作原理、信息在計算機中的表示形式和編碼;第2章介紹了操作系統基礎知識以及Windows7操作系統的安裝、配置和使用;第3~5章介紹了辦公自動化基本知識,以及常用辦公自動化軟件Office2010中文字處理軟件、電子表格處理軟件和文稿演示軟件的使用;第6章介紹了多媒體的概念、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第7章介紹了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Internet基礎知識與應用、信息安全技術,計算機病毒的防范等;第8章介紹了計算機常用工具軟件的使用方法。
本書的編者是多年從事一線教學的教師,具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本書在編寫時注重原理與實踐緊密結合,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案例的選取上注意從讀者日常學習和工作的需要出發;文字敘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本書由毛乃川、馬曉峰主編,張作海、徐曉丹任副主編,賈帥、高振華任參編。第1章、第6章和第7章的5、6節由毛乃川編寫,第2章由賈帥編寫,第3章和第7章3、4節由馬曉峰編寫,第4章由徐曉丹編寫,第5章和第7章的1、2節由張作海編寫,第8章由高振華編寫。全書由毛乃川負責統稿,馬曉峰負責審稿。
由于時間倉促及編者水平有限,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前 言
第1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1.1 計算機概述
1.2 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及工作原理
1.3 微型計算機的組成
1.4 計算機的數制和信息表示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2章 Windows 7操作系統
2.1 操作系統簡介
2.2 圖形用戶界面操作
2.3 Windows 7系統的資源管理
2.4 文件和文件夾的基本操作
2.5 操作和設置Windows 7
2.6 設置Windows 7系統的實用附件工具
2.7 中文輸入法的使用
2.8 Windows 7軟件和硬件管理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3章 文字處理軟件Word 2010
3.1 Word 2010中文版概述
3.2 Word 2010的基本操作
3.3 文本的基本操作
3.4 文檔格式設置
3.5 表格操作
3.6 圖文混排
3.7 打印設置與打印
3.8 應用案例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4章 電子表格處理軟件Excel 2010
4.1 Excel 2010中文版概述
4.2 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4.3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4.4 數據的管理和分析
4.5 打印設置與打印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5章 文稿演示軟件PowerPoint 2010
5.1 PowerPoint 2010 中文版概述
5.2 演示文稿的操作
5.3 PowerPoint 2010的幻燈片制作
5.4 幻燈片管理
5.5 PowerPoint 2010的幻燈片靜態效果設置
5.6 PowerPoint 2010的幻燈片動態效果設置
5.7 PowerPoint 2010的幻燈片放映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6章 多媒體技術基礎
6.1 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
6.2 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6.3 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基礎
6.4 多媒體文件格式
6.5 多媒體信息處理與制作工具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7章 計算機網絡與安全技術
7.1 計算機網絡概述
7.2 數據通信基礎
7.3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7.4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和網絡協議
7.5 Internet應用
7.6 計算機網絡安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8章 常用工具軟件的使用
8.1 下載工具
8.2 文件壓縮工具
8.3 網絡交流工具
8.4 多媒體播放工具的使用
8.5 英漢字典及翻譯軟件
8.6 系統安全防護工具
8.7 系統優化工具
本章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