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如軍、路遠、安寧等編著的《Linux應用基礎教程(高等教育規劃教材)》以CentOS6.5為藍本,分三部分介紹了Linux操作系統的配置和使用。內容包括Linux的基礎知識、Linux系統的安裝、 Shell和字符操作界面的使用、賬戶管理、權限管理、進程管理、Linux網絡配置、包管理與系統更新、基礎架構服務、服務器安全基礎等;Apache、 Nginx及LAMP/LNMP/ Tomcat動態網站環境部署等;性能監控、性能優化、本地存儲管理、備份與同步、故障排查的一般方法以及單用戶模式和系統援救環境的使用等。
本書內容詳盡、結構清晰、通俗易懂,使用了大量的圖表對內容進行表述和歸納,并對重點內容給出了詳盡的操作步驟,便于讀者理解及查閱,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
本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Linux短期培訓班的教材,也可供廣大Linux愛好者自學使用。
本書配套授課電子課件,需要的教師可登錄WWW 。cmpedu。com免費注冊,審核通過后下載,或聯系編輯索取(QQ:2966938356,電話:010-88379739 )。
前言第1章 Linux簡介與安裝 1.1 Linux簡介 1.1.1 自由軟件與Linux 1.1.2 Linux系統的特點和組成 1.1.3 Linux的內核版本與發行版本 1.1.4 Red Hat L 前言第1章 Linux簡介與安裝 1.1 Linux簡介 1.1.1 自由軟件與Linux 1.1.2 Linux系統的特點和組成 1.1.3 Linux的內核版本與發行版本 1.1.4 Red Hat Linux及其相關產品 1.2 安裝Linux 1.2.1 準備安裝Linux 1.2.2 最小化安裝CentOS 6 1.3 初入Linux 1.3.1 虛擬控制臺和本地登錄 1.3.2 遠程登錄Linux系統 1.3.3 安裝后的基本配置 1.3.4 系統運行級別與關機 1.4 思考與實驗第2章 Linux操作基礎 2.1 Shell和命令基礎 2.1.1 Shell簡介 2.1.2 命令格式和通配符 2.1.3 文件及Linux目錄結構 2.1.4 獲得命令幫助 2.2 Linux常用操作命令 2.2.1 文件目錄操作命令 2.2.2 打包和壓縮命令 2.2.3 文本文件操作命令 2.2.4 信息顯示命令 2.2.5 文本編輯器Vi 2.3 使用Shell 2.3.1 Shell變量和Shell環境 2.3.2 幾種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2.3.3 進一步使用Shell 2.4 思考與實驗第3章 多用戶多任務管理 3.1 賬戶管理 3.1.1 賬戶管理概述 3.1.2 使用命令行工具管理賬戶 3.1.3 口令管理和口令時效 3.1.4 用戶和組狀態 3.2 權限管理 3.2.1 操作權限概述 3.2.2 更改操作權限 3.2.3 更改屬主和同組人 3.2.4 設置文件和目錄的生成掩碼 3.2.5 特殊權限設置 3.2.6 使用ACL權限 3.2.7 權限設置舉例 3.3 進程管理 3.3.1 進程概述 3.3.2 查看進程 3.3.3 殺死進程 3.3.4 作業控制 3.4 思考與實驗第4章 網絡配置與包管理 4.1 Linux網絡配置 4.1.1 Linux網絡基礎 4.1.2 臨時性網絡配置 4.1.3 永久性網絡配置 4.2 Linux網絡工具 4.2.1 網絡測試工具 4.2.2 Inter網絡客戶 4.2.3 OpenSSH客戶 4.3 RPM包管理 4.3.1 RPM概述 4.3.2 RPM命令的使用 4.4 YUM更新系統 4.4.1 YUM概述 4.4.2 使用yum命令 4.4.3 YUM配置文件 4.4.4 配置YUM倉庫 4.4.5 配置非官方YUM倉庫 4.5 思考與實驗第5章 基礎架構服務 5.1 守護進程 5.1.1 守護進程的概念 5.1.2 守護進程管理工具 5.2 計劃任務服務(crond) 5.2.1 計劃任務簡介 5.2.2 安排計劃任務 5.3 系統日志服務(rsyslogd) 5.3.1 日志系統 5.3.2 查看日志文件 5.3.3 日志工具 5.4 緩存與代理服務 5.4.1 DNS緩存服務(Dnsmasq) 5.4.2 緩存服務(Polipo) 5.5 思考與實驗第6章 服務器安全基礎 6.1 系統安全 6.1.1 基本的系統安全 6.1.2 禁止root賬號登錄 6.1.3 口令策略與口令安全 6.2 OpenSSH 6.2.1 SSH與OpenSSH 6.2.2 配置OpenSSH服務 6.2.3 OpenSSH的主機密鑰管理 6.2.4 OpenSSH的用戶密鑰管理 6.3 OpenSSL 6.3.1 SSL/TLS 6.3.2 OpenSSL項目 6.3.3 密鑰和證書管理 6.4 TCP Wrappers與防火墻 6.4.1 TCP Wrappers 6.4.2 防火墻 6.5 思考與實驗第7章 Apache基礎 7.1 與Apache 7.1.1 和Web服務 7.1.2 Apache簡介 7.1.3 CentOS下的Apache 7.2 Apache配置基礎 7.2.1 Apache的配置文件 7.2.2 Apache的模塊 7.2.3 Apache的基本配置指令 7.2.4 Apache的配置容器和指令作用域 7.3 Apache的基本配置 7.3.1 主機訪問控制和別名機制 7.3.2 認證授權 7.4 Apache的虛擬主機 7.4.1 虛擬主機簡介 7.4.2 配置基于IP的虛擬主機 7.4.3 配置基于域名的虛擬主機 7.5 Apache的安全配置 7.5.1 基于SSL的Apache 7.5.2 Apache的安全模塊 7.6 思考與實驗第8章 Nginx基礎 8.1 選用Nginx 8.1.1 Nginx簡介 8.1.2 CentOS下的Nginx 8.2 Nginx配置基礎 8.2.1 Nginx的配置文件 8.2.2 Nginx的模塊 8.3 Nginx的基本配置 8.3.1 Nginx的全局配置 8.3.2 Nginx的配置 8.3.3 Nginx的虛擬主機配置 8.3.4 Nginx的虛擬主機配置舉例 8.3.5 URI匹配配置 8.3.6 Nginx配置舉例 8.4 Nginx的安全配置 8.4.1 基于SSL的Nginx 8.4.2 Nginx的連接限制 8.5 思考與實驗第9章 Apache進階 9.1 Web編程語言與數據庫 9.1.1 Web編程語言簡介 9.1.2 關系數據庫系統 9.1.3 鍵值緩存系統 9.2 Apache與CGI 9.2.1 CGI技術 9.2.2 Apache的CGI配置 9.2.3 訪問日志分析統計 9.3 LAMP配置及應用 9.3.1 Apache與LAMP環境 9.3.2 安裝配置LAMP環境 9.3.3 LAMP的應用舉例 9.4 思考與實驗第10章 Nginx進階 10.1 Nginx與FastCGI 10.1.1 FastCGI技術 10.1.2 PHP-FPM 10.1.3 Nginx的FastCGI配置 10.1.4 Nginx的FastCGI緩存 10.2 Nginx與反向代理 10.2.1 反向代理技術 10.2.2 Tomcat服務 10.2.3 Nginx的反向代理配置 10.3 Nginx與負載均衡 10.3.1 負載均衡技術 10.3.2 配置Nginx的負載均衡 10.4 思考與實驗第11章 性能監控與優化 11.1 監視系統性能 11.1.1 系統監視概述 11.1.2 top命令 11.1.3 mpstat命令 11.1.4 vmstat命令 11.1.5 iostat命令 11.1.6 性能分析標準的經驗準則 11.2 性能優化 11.2.1 管理Linux內核 11.2.2 性能調優 11.2.3 使用tmpfs文件系統 11.3 思考與實驗第12章 服務器日常維護 12.1 本地存儲管理 12.1.1 本地存儲管理簡介 12.1.2 LVM相關概念 12.1.3 管理LVM 12.2 備份與同步 12.2.1 備份 12.2.2 實時同步 12.3 故障排查 12.3.1 故障排查概述 12.3.2 系統修復運行級別 12.3.3 系統援救環境 12.4 思考與實驗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