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產品清潔度概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闡述了機械產品清潔度的基本概念,研究了污染物對機械使用性能和工作能力的影響,論述了清洗金屬表面和凈化液體的理論基礎,介紹了機械零件、部件及系統的清洗技術,重點介紹了清潔度的各種檢測方法和清潔度的評定標準。《機械產品清潔度概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注重清潔度理論與工程應用的闡述,選用典型實例來豐富《機械產品清潔度概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內容,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清潔度的概念
1.2 清潔度分類
1.2.1 毛坯清潔度
1.2.2 零件清潔度
1.2.3 解體清潔度
1.2.4 快速不解體清潔度
1.2.5 裝配清潔度
1.3 清潔度衡量指標
1.4 清潔度發展歷史
1.5 我國清潔度現狀和對策
1.6 機械制造業中工業清潔度的標準
第2章 機械產品中污染物的來源、組成和性質
2.1 污染物的種類與其物理性能和化學成分
2.2 機械制造、組裝、試驗和使用時產生的污染物
2.3 油液產生的污染物
2.4 工藝用氣與生產環境產生的污染物
第3章 機械產品的清潔度對其質量、可靠性和壽命的影響
3.1 污染物對機械性能的影響
3.2 污染物對燃油、潤滑油和工作液使用性能的影響
第4章 凈化理論基礎
4.1 清洗材質
4.1.1 紡織纖維
4.1.2 金屬材料
4.1.3 硅和硅酸鹽材料
4.1.4 塑料
4.2 清洗介質
4.2.1 水
4.2.2 非水溶劑
4.2.3 表面活性劑
4.2.4 化學清洗劑
4.2.5 吸附劑
4.3 清洗原理
4.3.1 固體污垢的清洗原理
4.3.2 液體污垢的清洗原理
4.3.3 水介質中污垢的清洗原理
4.3.4 金屬表面清洗的力學分析
4.3.5 液體過濾過程的理論基礎
第5章 清洗工藝和清洗手段
5.1 機械部件的清洗
5.2 零部件清洗工藝和清洗設備
5.2.1 清洗工藝及設備設計的根據與要求
5.2.2 清洗工藝的分類及特點
5.2.3 干洗工藝及設備
5.2.4 熱能在清洗過程中的作用
5.2.5 超聲波清洗
5.2.6 噴射清洗
5.2.7 浸泡清洗
5.2.8 溶劑蒸氣清洗
5.2.9 高壓水射流清洗
5.2.10循環清洗工藝及設備
5.3 典型零部件清洗技術
5.3.1 滾動軸承
5.3.2 液壓件的精密洗凈工藝
5.4 工業清洗技術的發展過程與發展趨勢
5.4.1 工業清洗技術的發展過程與現狀
5.4.2 工業清洗技術的發展趨勢
第6章 清潔度檢測
6.1 清潔度檢測室要求
6.2 檢測工具
6.3 檢測分析的基本操作
6.3.1 器皿的洗滌
6.3.2 稱量
6.3.3 烘干和恒重
6.3.4 磨合
6.3.5 清洗
6.3.6 脫脂
6.3.7 樣液抽取與攪拌
6.3.8 過濾
6.4 抽樣與取樣
6.4.1 抽樣
6.4.2 取樣
6.5 檢測分析方法
6.5.1 測定及分析方法的概要和選擇
6.5.2 攪拌萃取污染物的方法
6.5.3 用壓力沖洗來萃取污染物的方法
6.5.4 用超聲技術來萃取污染物的方法
6.5.5 在功能試驗臺上萃取污染物的方法
6.5.6 質量分析法測定顆粒質量
6.5.7 顯微分析測量顆粒尺寸和計數
6.5.8 顯微分析測定顆粒性質
6.5.9 自動消光顆粒計數器測量顆粒尺寸和計數
6.5.10液壓油的清潔度檢測
6.5.11結果表示
6.5.12其他方法
6.6 檢測誤差與數據處理
6.6.1 測定誤差
6.6.2 誤差產生的原因及消除的方法
6.6.3 數據處理
6.7 典型零部件(軸承)清潔度檢測
6.7.1 清潔度對軸承使用性能的影響
6.7.2 滾動軸承清潔度評定方法
第7章 清潔度保證體系
7.1 保證清潔度的環節
7.2 工業清潔度檢測部門的組織結構及
其職能
附錄
附錄A國內外有關清潔度的標準匯總
附錄B國外清潔度等級標準簡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