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立足于我國三大主糧作物,基于翔實的野外觀測、機理過程模型模擬、機器學習和文獻調研等方法,探討了近40來年氣候變化對我國作物生產系統生長發育過程和最終產量的影響;并針對糧食作物如何適應未來氣候變化這一熱點問題,分別從何時、何地需要更換新品種、未來品種應具備何種優良性狀等農業生產應對氣候變化的科學措施,以及如何實現農業保險產品的智能化設計等方面進行了創新、系統地論證,提出了我國玉米、小麥、水稻糧食作物生產應對氣候變化的對策和措施。
研究深入分析干旱地區抗旱、生態保護、水資源利用的約束性,探究變化環境下干旱評估機制,識別干旱約束下的生態聯動響應關系,分析并總結生態干旱概念,構建生態干旱評估指標體系,提出干旱與生態約束下的多水源多尺度聯調聯供抗旱應急保障技術;研發城市旱災風險評估、應急供水方案和雨水利用方案及城市抗旱應急預案制定關鍵技術;設計城市、生態區抗旱應急混合動機多主體協同治理機制,優化全景式應急流程,建立宏觀-中觀-微觀協同應急研討決策模型,最終提出面向重點生態區與城市抗旱應急保障管理措施及技術,為我國生態干旱概念及評
在全面調查江西外來入侵物種的基礎上,本書根據江西省農業外來入侵植物調查的結果,將野外或者室內拍攝的江西省主要農業外來入侵植物的生境、葉、花、果實等主要照片匯集成冊,制成這本識別圖鑒。本圖鑒照片力求精美、特寫清晰,以期為從事相關植物研究、農林業生產提供更為準確的鑒定依據,并且提高其他讀者的對外來入侵植物的認識。本書共收錄江西省農業外來入侵植物共140種(含種下等級),隸屬37科87屬,其中蕨類植物1種,其它被子植物共139種。描述了植物形態、物候、分布和入侵等級,并提供了精美的植物特寫圖片。
本書歸納總結了最有可能引起流行病和全球災難的微生物特征,回顧了真菌界造成的全球災難性威脅,深入分析了青蒿素耐藥性瘧疾的產生原因,從而提出防止傳染病的暴發演變為災難性級別、利用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阻止疾病傳播,以及低收入國家如何應對災難性風險的思路和方法,并引發生物技術的發展是否帶來災難性風險的思考,進而倡導公私合作以緩解災難性生物風險及其影響。本書從微生物學、流行病學、經濟學以及社會學角度解讀了全球災難性生物風險,為對此感興趣的研究人員提供基于事實的思考框架。
本書介紹了煙草病蟲害的診斷、預測預報技術、綠色防控技術等。內容涵蓋 76種煙草病蟲害發生危害的原因、特點及主要的識別特征,解釋了導致眾多病蟲危害癥狀出現的因果關系,描述了如何確定病蟲侵染危害水平及制定可行的綠色控制技術。本書是編者的研究成果及實踐經驗總結,同時參閱了大量文獻資料,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圖文并茂,反映了歷史及當前煙草生產中煙草病蟲害的真實狀況和研究、防控水平。
加快我國農業全面綠色轉型、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深入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是農業全面綠色轉型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內容。 《我國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集成推廣研究》關注了當前我國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集成推廣的意義,分別從微觀層面和宏觀層面把握技術集成采納與集成擴散的過程及特征,提出目前在農戶群體中實現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擴散的技術路徑和措施以及農戶在實踐化肥農藥減量
本教材共6章,分別介紹了植物保護與生物技術、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在植物保護上的應用、基因工程技術在植物保護上的應用、微生物發酵技術在植物保護上的應用、分子檢測技術在植物保護上的應用及高通量測序技術在植物保護上的應用。
《園林植物病蟲圖譜》由園林植物病蟲概述、園林植物害蟲、園林植物病害、園林農藥應用技術四部分構成,重點對園林植物常見病蟲害的發生類型、為害特點、發生發展規律與綜合治理措施進行系統闡述。《園林植物病蟲圖譜》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收錄了為害園林植物的病蟲害943種,每種病蟲都附有實物拍攝的數碼圖片,并輔以相應的文字描述,內容豐富翔實、形象直觀,易讀、易懂、易用。《園林植物病蟲圖譜》插圖為編者多年積累的資料,文字內容亦為多年教學、科研、一線實戰經驗和成果的總結,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創新性、針對性、實用性。
本書介紹了福建現代農業基本概況及其主要氣象災害,主要特色農業種類氣象災害的定義、危害指標、主要危害、災害個例及防御措施。全書共分8個章節:(1)福建農業的基本概況;(2)福建主要農業氣象災害;(3)糧食作物主要氣象災害及其防御;(4)經濟作物主要氣象災害及其防御;(5)水果主要氣象災害及其防御;(6)中藥材主要氣象災害及其防御;(7)花卉主要氣象災害及其防御;(8)水產主要氣象災害及其防御。 本書提供的福建農業氣象災害及其防御技術,可為從事農業生產管理、農業氣象科研和業務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