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是《話說世界》第17卷。記錄了二戰是人類的浩劫,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戰,幾乎全 世界的國家都參與其中。 附:《話說世界》全套書20卷,每卷約25萬字,并配450幅左右精美圖片,時間跨度從史前至2017年(出書前截止)的世界歷史。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制度、思想、文史、藝術、宗教、科學、社會日常生活等。詳實充沛地介紹世界歷史的方方面面,全景展示世界歷史的曲折發展軌跡,并以豐富精美的圖片再現歷史現場。 全套書以歷史史實為準繩,客觀中性地用故事來敘述歷史,以史家通識為依據。
2020年12月7日,為了紀念太平洋戰爭爆發79周年,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現代史研究室召開了名為上海所見的亞洲太平洋戰爭的學術工作坊。本書即為當時與會論文的匯編,內容以遠東最大的都市上海為基點,考察涉及了戰時生活、細菌戰、日偽清鄉、戰犯審判等諸領域,可謂卓有特色,亦代表了目前國內抗日戰爭史研究的學術取向和較高水平。為了更加切題,我們決定將書名確定為《上海所見的抗日戰爭》,希望本書能在202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到達專業人士和二戰史愛好者手中,接受大家
《當總統撒謊:官方欺騙及其后果的歷史》基于大量原始資料詳細研究了四位重要總統所說的謊言:富蘭克林·羅斯福與雅爾塔協定、約翰·肯尼迪與古巴導彈危機、林登·約翰遜與第二次東京灣事件、羅納德·里根與1980年代的中美洲。阿爾特曼從實用性的角度來探討政府謊言,通過研究同期政府文件和媒體報道,展示了官方謊言如何反過來困擾說謊者本身及其繼任者,又如何最終破壞他們最初通過說謊來支持的政策。本著作研究扎實、資料豐富,學術性較高,同時也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二戰期間,上百萬的法國、比利時等盟軍戰俘被德國扣留。無軍銜的普通戰俘必須工作,地點可能在農場、工廠或企業。由于維希政府的合作態度,對法國或比利時戰俘的看守非常松懈,這使他們逐漸融入了德國普通民眾的生活。困在德國腹地的戰俘似乎生活在一種另類現實中。他們被迫與家庭和過往生活切斷聯系,卻成為德國后方的重要勞力。德國婦女很難見到前線的丈夫或父親,卻得撐起后方經濟。在勞動中,有些戰俘與德國婦女互相愛慕,漸生情愫。德國政府嚴厲懲罰這種隱密關系。然而愛不分國界和種族,人類天性保有其天然的權利
《世界近現代史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點基地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年刊,面向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為促進和推動國內世界近現代史研究而提供的一個學術交流的園地,辟有史學理論研究、全球史研究、國際關系史、地區國別史、博士生論壇、爭鳴、書評、史學資料、研究綜述等欄目,對于推動中國的世界近現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1944年9月17日,諾曼底登陸后的第11個星期日。
為了在圣誕節到來之前結束歐洲戰場,志得意滿的盟軍指揮高層,決心對德軍發動一場大膽攻勢,代號“市場—花園”行動。這次行動由空降部隊和地面裝甲部隊協同作戰,戰斗地點選在荷蘭境內的阿納姆市,那里有一座橫跨萊茵河的大橋。奪下該據點,盟軍就能跨越德國邊境最后的天然屏障,直插德國腹地。
17日上午10點整,盟軍近5000架戰斗機、轟炸機與2596架滑翔機,組成兩個巨大的空中隊列,以縱深150公里、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大的戰爭,無論是戰火波及的區域、直接或間接參與的國家、生命財產的損失等,沒有其他的戰爭堪與比擬。其所造成的沖擊與影響,更是全面而深遠,值得我們加以關注、省思。 在汗牛充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的著作中,李德哈特的這本書無疑是其中具通盤關照的專業作品之一。作者憑藉著個人的軍事經歷、豐富的資料文件、當事人的訪談記錄,集22年之功才完成這部巨著。本書對歷時6年的二戰中大小戰役均有翔實的敘述,鋪陳詳盡。此外,作者更對此段歷史作冷靜、客觀的分析與思考。人們